陳琤琤
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師講解化學知識,優等生一聽便懂。中等生經過反復的思考,也能學會。反倒是后進生,不論怎樣都聽不懂,時間一長就會對化學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對這一現狀給予思考,筆者發現,主要是受到授課方法的影響,無法很好地兼顧每一位學生,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效果差強人意。在這個背景下實施分層教學,不僅可以讓教學方法受用與每一階層的學生,同時還能喚醒他們的探究熱情與自信心,從而讓課堂教學變得精彩紛呈,充滿競爭氣氛。那么究竟該如何讓分層教學成為高中化學學習的點金石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學習主體分層,讓課堂教學全面兼顧
在實施分層教學之初,首先要對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和統計,充分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與性格特點,然后進行小組分層。比如,將學習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優等生劃分為C組;將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強,具有一定思維能力的中等生劃分為B組;將學習能力弱,基礎知識掌握偏差的后進生劃分為A組。當小組劃分完畢之后,我們可以針對三組具體學情的不同而為他們制定符合自身能力的學習目標。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實現課堂教學上的減負,一方面還能降低高中生的壓迫感,從而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知識。
比如在學習《硫和氮的氧化物》時,我給三組學生定下了這樣的學習目標:A組后進生學習能力偏差,基礎知識掌握薄弱,在位該組布置任務的時候,主要以基礎知識的掌握為總目標,目的在于提高他們對化學知識的認知,讓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有據可依;B組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扎實,但是對相關習題的解答能力偏弱,所以在保留A組學生任務的同時,適當地為B組學生布置一定量的練習題,繼而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C組學生不僅基礎知識掌握強,而且常規練習題較之也無太大的難度。這時,我們可以適當地為他們布置一些發散性強,其具有探究性價值的調查題,以便讓他們所學知識反饋到生活當中。
二、課堂提問分層,讓探究活動全民開展
問題永遠都是學習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存在,提問的價值在于喚醒學生探究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更多的知識,繼而充實自身,讓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以《物質的分類》為例,當初步講完課程之后,學生尚缺乏一定的思維框架,只是模糊地了解某些知識,還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時,假如缺乏合理的引導和鞏固,那么學生將很容易忘記所學,或者模糊自己的認知。而在這個背景下,課堂提問的價值變呈現出來了。
同樣以上述案例為例,在講解完畢之后,為了幫助學生構建全面的知識結構,我是這樣對提問進行分層規劃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初步了解了《物質的分類》的知識,請三組同學分別回答以下問題。A組的學生思考一下,物質都分為哪兩大類?我們生活中的食用鹽和白糖屬于純凈物,還是混合物呢?請B組的學生思考一下,如何對單質和化合物進行區分?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鐵門,或者是礦泉水,它們屬于哪種物質呢?請C組的同學思考一下,為何不同的液體使用不同的物質會出現不同的變化?比如農藥波爾多液不能用鐵或鋁儲存,這是為什么呢?”這樣,不僅會讓課堂提問變得具有梯度性,同時還能確保每一層面學生都能投入到思考探究中,從而讓課堂學習變得百花齊放。
三、課后作業分層,讓習題訓練鞏固知識
作業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大多數都遵從“題海戰術”的規則,布置的作業不僅量大,而且難度失衡。這樣不僅讓學生覺得厭惡,同時還會打消他們的積極性。久而久之,便開始有學生“談化學而色變”。那么是不是作業量大、多才是好的呢?其實不然。如果作業量很大,卻無法激發學生的熱情,無法深化他們的理解,那么只能讓學習變得事倍功半。所以,規劃作業不僅要注意學生個體情況,還要把握度,讓有限的作業發揮最大的價值。
比如在學完《開發利用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時,我是這樣分層規劃作業的:A組學生基礎環節薄弱,在習題演練中存在短板。所以在為他們布置習題的時候不能過難,要以基礎知識的解答為主。如,從海水中提取金屬鎂的生產步驟有哪些?冶煉金屬的常用方法有幾種等。這樣一來,不會因為習題過難而對A組學生帶來困難感,還能間接提升他們化學思維,喚醒他們的自信心;B組學生較之A組,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把握相對牢固,這時假如給他們布置基礎性習題,反而無法起到鍛煉的效果。所以,我們可以適當地為他們布置一些計算性,或者難度偏高的習題,目的在于培養他們的解題技巧,為他們日后考試打下良好鋪墊;C組學生綜合能力強,在布置習題的時候,除了延續A組和B組問題的同時,我們還可以進行延伸提問。以A組學生的問題為例,我們可以C學生又紙面習題延伸到對生活問題的探究,從而加深他們的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當然,我們可以適當地選取一些奧林匹克競賽習題讓他們進行解答,一方面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二來還能提高他們的解題技巧。
結束語
總而言之,由于化學具有著嚴謹的概念性和抽象性,使得學習起來相對困難。這時,假如無法尋出有效的教學手段,那么不僅會讓課堂教學陷入到被動局面,學生學習起來更是會無比的吃力。時間一久,難免會讓許多學生認為自己注定無法學好化學、不適合學化學,從而放棄化學。而通過分層教學對學習主體、課堂問題、課后作業的分層布置,不僅可以讓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學到知識,還能充分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繼而讓化學變得不再枯燥乏味。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