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芳
【摘 要】仿寫是培養學生寫作的一種方法,如何進行有效的趣味的仿寫?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本文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趣味;仿寫;移花接木;求同存異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角度出發,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實踐、創新。而有效的趣味的仿寫應該算是一種簡而易行的方法。
三年級是中年級的起始階段,習作也是從三年級剛開始起步的,學生從一、二年級“寫自己想說的話”過渡到三、四年級“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必須歷經一個從句到段到短篇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習作實踐過程,所以,在這個階段作為老師如何讓學生輕松的過渡,如何抓好這個過渡至關重要,仿寫就是在這個階段指導學生寫作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如何讓學生接受這個方法從而喜歡上呢?下面是自己的一點粗淺的體會。
一、移花接木式
這個方法主要是利用求同思維解決學生無內容可寫的困難。剛開始接觸作文,學生的語言總是干巴巴的,更別提生動形象了,這個時候可以由教師先出示一些好的句子讓學生模仿寫,由易到難先從句子的訓練開始,就是把例句的連接性或者是陳述性的詞語移植到另一個句子中,再把一些關鍵字詞調換成你需要的或者是另外的一種說法,這樣把關鍵的語句寫好了,就能夠給整篇文章增色許多。
例如:春風吹綠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這句話寫出了春天來時大自然發生的變化,從柳梢、小草、河水和花苞幾個方面寫具體了。出示這句話通過讓學生讀句子,品句子,討論交流,然后再自己思考創作,學生寫的句子如下:
1.春風吹綠了大地,吹來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吹紅了桃花。
2.春風吹黃了迎春花,吹紅了桃花,吹白了梨花,吹醒了正在冬眠的小青蛙。
我對學生的仿寫還是比較滿意的,學生不但領悟了仿寫的意義,而且寫得還很有詩意,條理清楚,用詞準確,只需要調換其中的一些詞語,就可以寫出一句很優美甚至是帶點詩意的話來,學生對這樣的練習樂此不疲,教師也應該多找些這樣的語句進行訓練。作為老師真為同學們的創作而高興。有了這樣的創作,下次在寫有關春天的作文時,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把這樣帶有詩意的語句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會為自己的習作增添不少的色彩。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楊振寧也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對于這樣的練習學生很喜歡,也比較感興趣。這樣的練習平時可以多做一些,對積累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很有幫助,讓學生覺得自己也可以做詩人,也可以寫出富有詩意的句子來。漸漸的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組織語言的水平也見長,從而對寫作也不害怕了。
二、首尾嵌入式
句子寫好了,下面就要進行整篇文章的仿寫了,一篇文章的布局謀篇很重要,怎樣組織語言,怎樣合理安排文章的結構,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好我們的課本,我們的課文課本中都是精選的優秀名篇,課文是學生最好的模板,每一篇都有它獨到之處,所以語文老師,特別是農村的語文老師,更應該立足文本,從手頭的范文著手,去指導學生仿寫訓練。應該從易到難,從段到篇,逐步訓練。學習模仿課文中的寫作方法。寫作初期最起碼要具備這樣的格式“龍頭,豬肚,豹尾”。也就是說文章的開頭要精彩,能夠吸引住讀者,抓住讀者的心,中間部分要寫得具體生動詳細,結尾要收的簡潔有力,像豹尾一樣短小有力。作為小學生特別是中年級剛開始接觸寫作的學生來說,這種寫作方式十分重要,例如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十四課《東方之珠》就是比較鮮明的例子,文章的開頭寫到“香港是我國通向世界的南大門,那里有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就這樣簡明扼要的一句話寫出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和本文的主要內容。緊接著作者詳細的具體的介紹了沙灘的迷人、公園的聞名和街市的繁華,使我們沒有去過香港的人對它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結尾處也是一句話“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明珠。”簡潔有力的點明了主旨,發出感嘆。教學時讓學生品讀每一句話,仔細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這種寫作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寫作中去模仿。可以用在寫人的文章中,也可以用在寫事的文章中。
三、求同存異式
仿寫最忌諱的是雷同,如果雷同太多就難免有抄襲的嫌疑,如何能讓學生既掌握了這種仿寫的方法?又能夠避免抄襲呢?這就是要求老師們鼓勵學生能夠同中求異,有所創新,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仿寫方法后,能夠寫出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語言文字,能夠在文章中有自己的發現和主張,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既仿寫了名篇的語句、構思,又有了自己創作的新意,在同中求異,那么這樣的文章一定是一篇文質優美、構思巧妙、獨一無二的美文。就如《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中所說“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說教,而在于訓練。只有反復訓練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貫的、穩定的動力定型,這是由人的生理機制決定的。”寫作也是一樣,只有反復訓練才能讓學生熟能生巧,才能夠對寫作不陌生不恐懼,才能夠熱愛我們的漢字,熱愛文學。
四、循序漸進式
我們知道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個過程,寫作也一樣,這是一個循序漸進,慢慢深入的過程。教師可以先從句子開始,然后到片段,再逐步過渡到布局謀篇,這樣逐層深入,層層遞進,特別在小學三四年級寫作的初始階段,教師不能急躁。比如拿到一篇優美的文章,鼓勵學生從中找出優美的句子或者段落進行摘抄積累,然后再進行仿寫訓練。在班級中也可以開展美文鑒賞活動,讓學生說出文章的妙處,用詞的準確優美,讀完之后的心情等,這些都為寫作積累了素材,打下了基礎,總結了方法,潛移默化中就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方法,教會了學生如何用詞,如何構思,常期下去學生的寫作水平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開始時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在學生的寫作中要允許有雷同,甚至于允許有部分的引用都可以,只要學生運用的恰到好處,得當,那又何嘗不可呢?我們寫論文也允許有引用啊,只是一個比例的問題,對孩子可以放寬要求,在鼓勵引用的仿寫的同時,鼓勵大膽的創新,對于文章中創新的語句教師應當大力的表揚鼓勵。學生嘗到了甜頭,就會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會對語文這門學科更加熱愛。作為老師就應該成為這樣一位引路人,引導學生愛上寫作,也就愛上了我們的語言文字,愛上我們的語文學科。
總之,寫作是學習語文的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也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更是檢測學生在語文知識方面的綜合水平,而仿寫更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老師常抓不懈,更需要老師不斷創新,讓學生在有趣的訓練中提高,在新奇的仿寫中進步。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