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森
在當今社會,人際溝通和交往日益頻繁,口語交際應用越來越廣泛。小學生雖然還沒有踏入社會,但他們同樣有著自己的交往。學習口語交際,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人際溝通和交往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他們踏入社會后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訓練。
一、實現互動,雙向交流
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是雙方的互動行為,是一個互聽互說的雙向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語文課程標準》把“口語交際”升華為一種“與人相處”的價值。這就要求我們在口語交際訓練中,讓學生學會文明的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有一定的說服力。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安排聽故事,講故事,續編故事,聽童話,演童話之類的教學內容。如:上完《狼和鹿的故事》后,讓學生續編故事;上完《只有一個地球》后,讓學生上臺演說如何保護地球,如何保護生態環境,也可以讓學生扮演各種動植物,呼吁人類保護它們。
二、激活課堂,變換形式
1.依據教材,上好口語交際課。現在的教材都安排有口語交際訓練,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每次口語交際都配有圖畫,還精心設計提示和問題,體現了每次口語交際的主題,明確提出了訓練的內容及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優勢,用好、用活教材。要緊扣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圖畫,只有觀察有序,講述才會有條有理,清楚明白。在口語交際課上,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看說結合,聽話結合,演說結合,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主動性。
2.設計教學問題善于讀說結合,利于口語交際。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口語交際內容,采用靈活多樣、喜聞樂見的訓練方式,自由開放地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引導學生把書本上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意見或作為證明自己觀點的依據表達出來,為學生創造足夠的口語交際訓練機會。例如一下這些訓練形式:
模擬表演。對于故事情節比較曲折,人物對話比較多,人物個性比較鮮明的課文,可以利用小學生表現欲望比較強的特點,在理解課文內容之后,讓學生表演課文戲。如:在教學《將相和》一文時,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分組扮演“劇中人”,模擬課文內容表演。通過表演,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還訓練了學生多方面的交際能力。
續編、續演課文故事。有的課文故事情節比較曲折,課文結束后還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窮人》、《跳水》等課文。對于這類課文,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展開豐富想象,續編故事情節或續演故事。上完《跳水》一課,可創設這么一個情境:小孩被救上來后,他會怎么說?怎么做?水手們、船長又怎么說?怎么做?這樣的表演,不但訓練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而且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巧設辯論。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可組織學生辯論“假設將來地球上的資源全部枯竭,人類是否可以移居到別的星球去住”這個問題。把學生分成兩組,在搜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展開激烈辯論。正方說需要移居,反方說不需要移居,雙方都能從課文內容出發,結合自己查閱的資料,融進自己的理解,滔滔不絕,唇槍舌劍,互不相讓。辯論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辯論這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生敢于據理力爭,發表自己的見解,敢于對他人的見解進行反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爭論的過程也是語言運用的過程,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過程。
學做導游。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游記、寫景的課文。在進行此類課文的教學時,我們可讓學生扮演“小導游”這一角色,根據課文內容,向“游客”介紹時,“游客”如有不明之處,可隨時向“導游”詢問,要求“導游”要有耐心、有禮貌地回答游客提出的問題。學生為了能準確介紹景物特點,就會想方設法把課文中一些詞句記下來。通過這種情境,不僅讓學生對課文加深印象,積累好詞好句,而且訓練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3.作文教學,先“說”后“寫”,說寫結合。在作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積累語言,搜集素材的習慣。教師可選擇學生特別熟悉、容易思考和組織的題材,學生構思好了,列出提綱,打好腹稿,先讓學生說一說,接著大家評議,互相啟發,取長補短。這是培養學生在公共場所即席說話能力的好辦法,也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在文章寫完以后的講評環節,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讓學生聽、評別人的文章,聽別人的意見,說自己的想法觀點。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聽說能力都會得到發展。
三、創設情境,重視實踐
要關注日常生活,創設交際情境。生活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廣闊天地,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口語交際是日常生活的交際,是現代生活必備的生活技能。所以口語交際訓練要經常化。應設計多種多樣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積累,使學生說得具體,說得真實,說得有趣。可設計禮貌用語、日常用語、日常會話、打電話、問路、購物,采訪等多種多樣的生活情境。如“購物”可以具體設計去“市場買菜”、去“商店買文具”的情境等。學生在這些生活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不僅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而且學會了交易和適應市場經濟的生活技能,還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迎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