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在西方國家中,德國可稱得上是休假的“冠軍”。據統計,德國人每三天中就有一天休息。學生的假期就更多,一般來說,德國學生每年享受的各類假日加起來約有一百五十天。
中國中學生聯盟網:來看看世界各國的學生們怎么安排暑假生活:
俄羅斯學生與家長共同商議假期安排
相比大學生而言,俄羅斯中小學生通常需要和家長共同商議如何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暑假。每年夏季,在俄羅斯風景宜人的度假村或療養院都會舉辦名目繁多的夏令營,如外語、音樂、戲劇、體育、文學等夏令營,甚至還有教授孩子們理財、做生意、管理國家的夏令營。對于那些有相當經濟條件的家長,給孩子報名參加出國的夏令營也是不錯的選擇。
那么俄羅斯的家長會不會在孩子放暑假的時候安排家庭旅游?如果不能和孩子一起度過,又會怎樣安排孩子們的暑假生活呢?在俄羅斯很多家長會把自己的年休假安排在孩子的暑假期間,以便全家外出度假。家長們會注意到孩子們的需求,挑選那些提供適合各種年齡層娛樂活動的度假村或酒店,同時還方便帶孩子們游覽當地的歷史文化古跡。另外還有一些家庭前往郊區自己的鄉間別墅度假。俄羅斯普通人的別墅不是很豪華,但是充滿了自然情趣。家長們會讓孩子在這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兒,比如種菜、收獲水果、照顧小動物、給小鳥安裝過冬的小木屋、修理籬笆和蓄水池等等。
韓國小學生吃苦大學生修學
在韓國,小學生假期通常會由學校組織參加一些活動,離開家去一些旅游地或野外爬山、游泳,以培養團隊精神,通過吃苦鍛煉“韌”的民族氣質。活動費用通常由學校和個人各出一部分。在宗教發達地區,有時教會會出錢資助。小學生們也會被安排去廟宇,接受一些儒家思想教育。
大學生的假期生活則要豐富得多。許多大學生在假期結伴去一些國內的旅游地,如濟州島、江源道等,主要是去游玩、爬山,冬季則選擇一些滑雪勝地。通常這些地方沒有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優惠,賓館也沒有為大學生旅游提供的打折房間,學生們大多是幾個人合起來租一間當地的民居,既便宜又方便。
大學生出游的費用基本靠自己打工賺得。他們可以去餐館刷碗,給中小學生補習英文、中文,或替一些公司贈送免費試用的商品,還有的學生靠送報紙賺錢出去玩。
美國學生熱衷做義工
美國學校的暑假相當長,因地域差別為一個半月至三個月不等,大部分暑假沒有作業或只有很少的作業。美國學生的假期生活通常不是純粹的休息和玩樂,大部分人會安排相當一部分時間來學習、工作,或是從事社區服務。
除了做義工之外,打工掙錢可以算是學生們最傳統也最實際的暑期活動了。中學生去麥當勞做漢堡、送比薩餅、賣報等等,大學生更多做的是與學業有關或者是與興趣相關的公司工作。學生們利用暑假接觸社會,學習掌握求生技能,掙錢攢學費或買車,這些都是美國家長鼓勵、學生們也愿意選擇的。
澳大利亞學生打工、上學、旅行 假期豐富多彩
根據澳大利亞中小學的學制,澳大利亞中小學生一年中能享受到4個假期。不過每個州的假期長短都不太相同。一般來說,圣誕節期間的暑假假期是最長的,大約有五個星期的時間。而春季假期、秋季假期和寒假就比較短,大約各有兩個星期的時間。
與中國的父母一樣,如何安排孩子們在假期的生活,是澳大利亞家長們感到頭痛的事情。在澳大利亞有一些全職媽媽,到了假期就要負責安排孩子們在假期的生活。如果父母都要工作,那么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也會幫助照看孩子。實在不行,社會上還有不少專門為放假學生準備的興趣班。孩子們可以在興趣班里學習游泳、橄欖球、澳式足球、網球、繪畫、唱歌、樂器,甚至學習做菜做家務。當然,在孩子們的假期,家長們也會盡量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家長們會帶著孩子們出門旅游、去海灘游泳沖浪、去博物館參觀,或者帶著孩子們去郊外野營。
法國參加工業游學做葡萄酒
法國中小學生的假期很多,學校和學生家長都十分重視學生假期中的生活和玩耍,旅游是學生暑假生活的一個重要項目。
出國度假這個概念在法國并不突出,法國人往往是選擇哪個地方更適合自己度假的口味,而不是國別。當然,如果是去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旅游,那就需要作長期計劃了。
學校和家長組織孩子們旅游度假十分注重教育目的,而不是僅僅考慮消遣和玩耍。最近,法國各地興起了工業旅游的熱潮,即各地方的工廠企業經過一些技術準備,每年假期時接待來自各地的參觀者,其目的是擴大企業自身影響。參觀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學生。比如,法國葡萄酒十分有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因此不少中小學校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法國西部或南部的葡萄酒產地進行工業旅游,對法蘭西民族的歷史和傳統進行具體和形象的了解。
德國到牧場農莊去親近自然
在西方國家中,德國可稱得上是休假的“冠軍”。據統計,德國人每三天中就有一天休息。學生的假期就更多,一般來說,德國學生每年享受的各類假日加起來約有一百五十天。
旅游是德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百談不厭的話題,幾乎成了全社會的愛好。據統計,1994年,年齡在14歲以上的德國人將近60%進行了至少5天的旅行。所以,德國大學生們假期的主要活動就是到國外去旅行。但德國大學生外出旅行很多是自己解決經費,靠平時打工攢錢,因此他們外出旅行大都十分節儉,對食宿要求不高,行李常常也只是一個背囊。
德國大學生中利用假期到英國、美國等國家做學習旅游的也很多。這種旅游主要以學習語言為目的。他們住在當地人家,為了少花錢,大都承擔起為主人家做家務的工作。德國各級政府的教育部門及很多大學,甚至一些旅行社也都提供有關的咨詢服務,協助學生與其他國家的有關機構聯系。
德國的中小學生就沒有大學生那么幸運了,他們不能自由外出打工或進行“學習旅游”,而是主要在家閑玩。這其中有經濟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管理與安全問題。根據德國的有關法律,組織未成年者活動,組織者必須承擔一切責任,包括相關保險,未成年者沒有監護就外出旅行是不允許的。即使家長同意,法律也通不過,會有人告你虐待未成年者。由于組織工作繁雜,很少有機構愿意承擔組織這類活動的責任,一般學校也不愿自找麻煩。因此,德國的孩子盡管旅行愿望強烈,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在跟隨父母度假時,才能使自己的這一愿望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