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到2020年,北京市農業用水將從2013年7億方左右減少到5億方,為了實現減少2億方水的總體目標,農業部門將啟動“2463”專項行動,即實現2億方節水目標,落實4大高效節水工程,推廣6種節水模式,實施31項節水技術。
農業節水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需要各個領域協同配合。現代植保是實現農業節水的重要環節,實施植保綠色防控是實現農業節水的重要抓手。北京市植保站站長周春江說,一方面實施植保綠色防控可以直接減少用水;另一方面,綠控技術的實施在減少用水量的同時可有效降低并控制病蟲害,尤其是可明顯減輕設施內病害的發生程度,實現良性循環,從而帶動并提高節水設備和節水技術的實際應用比重。
據周春江介紹,北京植保在節水方面注重技術和管理兩手并重。技術環節,堅持節約用水與水體保護并重原則,一方面探索節水型植保技術在病蟲害管理過程中的全覆蓋,另一方面大力研發化學農藥替代技術,減少農藥對水體的污染,增加安全水源供應。管理環節,持續抓好“檢打聯動”,通過保障綠控技術推廣落地,全面推進農業節水工作。
植保部門將全力做好三項重點工作促進農業節水。一是深入開展節水植保技術研發,包括新型植保藥劑和藥械的引進篩選與開發、水藥一體化、農機農藝融合;二是大力推廣綠控技術應用,包括抗(耐)病品種、溫濕度調控防病、節水型藥械高效使用、生物天敵應用、高效農藥助劑應用、物理阻隔、理化誘控和科學用藥8項技術;三是強化檢打聯動,建立倒逼機制,加大植物檢疫、農藥和農殘監管,加大對綠色防控基地的節水指標考核。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推進綠色防控技術和農業節水技術措施的到位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