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
領導人的收入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他們的財富來路各不相同,對待財富的態度也大相徑庭
富豪領導人之王室型
各國現任領導人中累世豪富的不在少數。其中,最多的莫過于各國王室了。
世界上最富裕的王室是哪一家?有人說是泰國,也有人說是英國。但這兩個國家都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只是“虛君”,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領導人。
福布斯財富榜上的富豪“實君”,包括文萊蘇丹博爾吉亞(財富一度高達400億美元,如今也有200億美元),阿布扎比酋長阿勒納哈揚(168億美元),沙特國王阿卜杜拉(161億美元),卡塔爾埃米爾謝赫·塔米姆·阿勒薩尼(25.6億美元),科威特埃米爾謝赫·薩巴赫(約6億美元),斯威士蘭國王姆斯瓦蒂(約0.96億美元)等等。
這些人大多是世襲君主,其財富積累已歷幾代人,因此遠勝民選領導人。他們大多是靠石油和天然氣等發財,不過其中一些已開始嘗試“多種經營”。例如,卡塔爾和阿布扎比都開始運用主權基金進行金融、不動產和期貨投資。
而斯威士蘭國王則是例外。這個彈丸小國資源匱乏,國王是靠直接把國庫資金劃歸己用來發家致富的:他設立了一個國家基金,總資本100億美元。這個基金只有一個托管人,也就是姆斯瓦蒂本人。
他們之中最另類的,是科威特埃米爾。由于曾遭伊拉克吞并洗劫,累世財富損失慘重,一貧如洗的埃米爾為盡快讓自己“扭虧為盈”,2006年剛繼位,就推動立法,將原本2500萬的埃米爾年薪調升至1.88億美元。
富豪領導人之家族財富型
卡梅倫家族有王室血統,世代從事金融業。他本人畢業后僅3年就被提拔到首相府工作,他的妻子薩曼莎同樣是王室后裔,擁有121公頃的大型莊園。
英國《每日郵報》2010年統計,卡梅倫夫婦僅兩處不動產價值之和,就高達580萬美元。加上兩個家族的財產,其身家超過5000萬美元。
西班牙首相馬里亞諾·拉霍伊也是世家子弟,其祖父恩里克、父親老馬里亞諾都是法律界大名鼎鼎的人物。2011年,當時還是首相候選人的拉霍伊進行財產申報。盡管他宣稱名下銀行資產僅60萬歐元,但本人名下房產就多達4套(和他人聯名的還有一套),被公認是當時最富裕的首相候選人。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所在的阿基諾家族,是菲律賓最大的“地主”,僅路易西塔一座莊園,占地面積就多達6400公頃。在所謂“土改”中,阿基諾家族曾索要1億美元的補償金。此外,這個家族還涉足食品、地產、農業等多個領域,財富總量至今仍是個謎。
富豪領導人之權錢交易型
這類領導人中最出名的,是現任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
這位總統的財富主要并非在其總統任上,而是1990年之前,其妻子貝娜齊爾·布托出任總理時所聚斂。他當時插手幾乎所有的巴基斯坦官方采購,并一律抽頭10%,因此獲得“百分之十先生”的“美名”。布托下臺后,他兩度因貪污等罪名被指控,在監獄里呆了11年之久。2007年底,布托在選舉集會中遇刺身亡,“百分之十先生”頂著“難屬”光環,居然當選總統。輪到自己當政,他倒是“規矩”了不少,至少不再有類似丑聞傳出了。
穆沙拉夫時代,扎爾達里被指控擁有多達16.8億美元財富。
赤道幾內亞總統特奧多羅·奧比昂·恩圭馬·姆巴索戈,是國家元首中著名的“資深富豪”。這位1979年就當總統、如今還在當總統的總統,總資產據《福布斯》估算達到64億美元。他聚斂財富的辦法很簡單——反腐。每次反腐,都會有大筆“貪腐贓款”落入他自己的囊中。或許覺得這樣不過癮,2003年他發動了“全國性反腐”,并借此一次性向家族賬戶劃撥了5億美元的“反腐基金”。
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的發家之路和姆巴索戈大同小異。
南非總統祖瑪也是個頗富爭議的人物,在他當副總統期間,政敵指責他涉及50億美元軍火受賄案;在擔任納塔爾省長期間,他又被指控貪腐、收受回扣,身為政府官員竟擁有11間私人公司。
富豪領導人之工資致富型
有些現任領導人是靠高工資致富的。例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011年的年薪高達218萬美元,愛爾蘭總理埃亨為43.4萬美元,肯尼亞總理奧廷加為43萬美元,奧巴馬為40萬美元等。
不難看出,如果僅僅靠“工資致富”,大多數國家領導人的財富不會膨脹得太過驚人。但許多政治家當選前就生財有道,家庭總資產并不低。按公布的資料推算,奧巴馬家庭總資產少說也有180萬美元,最多可能高達近千萬美元。
他們中比較另類的是李顯龍。
李顯龍的父親是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這位至今健在的新加坡資政,是總資本1000億美元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管理者;李顯龍的妻子何晶,則是總資本630億美元的淡馬錫公司管理者。何晶本人是福布斯全球權威女性排行榜TOP5的常客。
盡管家族有的是錢,但李顯龍并未像卡梅倫那樣推辭高薪,反倒一次給自己加薪22%。為平息非議,他宣布將會把增加的薪水用來捐贈慈善事業。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