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裴佩
四川歷經前5輪改革后,近日出臺《關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發展的意見》掀起新一輪改革浪潮。在深入推進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少專家學者表示,由于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實際操作等方面的制約因素,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隨著改革向深水區日益挺進,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省國資委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專家給予了深度解答。
記者:國企作為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在2013年取得哪些主要成效?2014年的目標是什么?
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2013年,33戶省國有重要骨干企業資產總額10300億元、所有者權益297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2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10%、9%;27戶省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6000億元、所有者權益183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54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6%、11%。2014年主要業務目標是:省屬監管企業資產總額增長20%以上、營業收入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15%以上。
記者:新一輪的國資國企改革大幕已經開啟。此次改革有很多亮點,討論最多的是混合所有制,請您做個解讀。
盛毅:這次改革的新亮點很多。比如對國企的分類,分為功能型和競爭型,這次我覺得提得更明確。還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也就是說在國企參與的重點領域,或者說是國有經濟控股的重點領域,我們可以引入民營資本。其實不是所有領域的國有經濟都要獨資甚至控股。既然有不同領域,就應該有不同的國有經濟比重。這是國企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還提出職工持股的問題,雖然過去搞過類似的探索,但總的來講不是特別成功。今后肯定要有新的突破,如果沒有新突破、新形式,就很難跳出現在的框架。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吸納非國有資本,職工的入股也是非國有資本的組成部分,這也是國資國企改革的一個亮點。我們也明確提出建立資本運營的平臺,這有利于國有資本的調整,有利于推進混合所有制的建立。
記者:其實“混合所有制”并不是一個新概念。這么多年過去了,國企改革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進展上好像不是特別明顯。
盛毅:的確。前面提到的混合所有制,要進入操作層面還是很難。有多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自身的觀念,一旦提到混合所有制,就會想到國有經濟的比重要下降,國有資本的控制要減弱,又會回到一些基本的爭論。在具體的操作上,也會遇到更多的障礙。比如說,如果把好的項目拿出來搞混合所有制,既然這個資產是質量好的,那為什么要拿這個來搞混合所有制,如果拿差的資產搞混合所有制,那么誰又愿意來參與這個“混合”?所以推動和發展混合所有制,關鍵還是國資要定好位。首先要回答哪些可以搞哪些不能搞的問題,要有明確范圍,國資和民資不要都講要控股,都要占主要比重,而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民間資本也有多種多樣的形式,關鍵是我們怎么把它用好。還要敢于去創新。國外在這方面有很好的經驗,但這些經驗都必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操作,我們應該去借鑒。
記者:這一輪改革中,積極探索發展混合制經濟會采取哪些舉措?
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大力支持各種非公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和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產權多元化。同時,研究探索在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實行企業員工持股的相關政策措施。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效解決國有資本“一股獨大”、活力不強、效益不好等普遍性問題,推進國有資本和非公資本相互融合、攜手共進。
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效解決國有資本“一股獨大”、活力不強、效益不好等普遍性問題,推進國有資本和非公資本相互融合、攜手共進。
記者:您剛才提到了國資的定位,我們注意到,針對國有資產的管理體制,十八屆三中全會用治理的方式進行了再設計,即從管“資產”到管“資本”。提出對資本的監管體現了怎樣的改革思路?
盛毅: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是本次國資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對國有資本進行有效監管,也體現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國有資本的法人治理結構我們已經建立了,但還不完全適合國企的特點,所以國企的法人治理結構還需完善甚至還需探索一些新的形式,是否都要建立董事會、監事會等,對經營者的考核、選拔、培養是否都要完全市場化才能夠解決問題。現在我們更多的是停留在完善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制度這個層面上,實際上國企不完全是這個問題,國企有和一般企業相同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組織形式,但國企一定也有它不同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組織形式。比如功能型國企,它不是競爭型組織,是不是就一定需要按照市場化來培植經營者,是不是一定要按照一般企業來建立法人治理結構,這些都還需要探索。
記者:當前我省將采取哪些辦法來不斷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機制?
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一是探索改組或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此為切入點,推動國資監管由管資產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創新監管體制和方式。二是該管的堅決管好,不該管的堅決不管,該放的堅決放開,真正做到不缺位、管得住、不干預。三是對企業進行科學分類,建立實施分類監管的相關制度和機制,不斷提高國資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記者:我省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盛毅:四川國企未來的發展重點依然是如何實現資本優化與合理布局,如何讓國有資本資源向需要集中的領域集中。只有國有企業真正搞活了,國有資本的配置得到優化,才能更好地履行國有經濟的職責。我們要認真學習和理解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我想只有把這些把握準了,我們才能在一些大的問題上轉變觀念,才會敢于大膽探索?,F在各地的國資國企改革一個很大的想法就是要做大做強,我覺得這個是片面的。國企不是把規模做大,但肯定是要做強。做強做大不是要在一切領域里做強做大,而是在特定的領域里做強做大,這個必須要很好地把握。
記者:今年我省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是什么?
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我們出臺了《關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發展的意見》,繪制好我省國資國企改革的總藍圖。同時,研究制定《實施意見》。各市(州)也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出臺深化改革的方案;針對企業在股權結構、行業領域、功能定位、發展階段等方面的不同特點,對國有企業進行科學分類,逐步實施分類考核、分類監管;鼓勵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和產權市場,通過交叉持股、收購兼并等方式,實行開放性重組,加快培育大企業大集團;鼓勵企業加快上市和整體上市步伐;抓好規范董事會制度和運行機制建設,依法落實董事會在重大決策、薪酬考核、選人用人等方面的職權;積極推動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建立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機制。在競爭類國有企業積極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扎實抓好首批省國有重要骨干企業高層次專業管理人才和專業后備管理人才市場化選聘工作。探索試行企業領導人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明確責任、權利和義務,嚴格任期考核;探索實施與企業管理人員分類管理相適應、選任方式相匹配的差異化薪酬分配制度。在試點企業探索采取股票期權、超額利潤分享等激勵方式,建立完善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健全與長效激勵相配套的業績掛鉤、財務審計、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約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