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中
今年以來,四川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各項措施,全省經濟盡管整體上延續去年以來的下行趨勢,但繼一季度增長8.1%以來,二季度工業、投資、消費、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逐步回升,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呈現出緩中趨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緩中趨穩
隨著全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的平穩增長階段以來,四川經濟正處于這一輪經濟增長周期中的下行期,但今年前兩個季度,全省經濟由減緩轉向回升。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GDP實現12697.4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26.6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7088.2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4282.6億元,增長8.5%。三次產業呈全面回升態勢,且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國前8個經濟大省中仍然名列前茅。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全國高0.8個百分點,在前8位經濟大省中居第4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與全國持平,在前8個投資大省中居第2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全國高0.9個百分點,在前8位經濟大省中位居第1位。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征:
三次產業全面回升:農業生產穩定;工業增速回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增幅比一季度回升0.4個百分點;服務業發展加快,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由一季度的7.4%提高到8.5%。
投資消費增勢穩定: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全省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51.3億元,同比增長13.0%;消費品市場增幅回升,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17.2億元,同比增長13.0%,增速比一季度回升0.3個百分點。
物價、金融平穩運行: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9%,漲幅比去年同期低0.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低0.2個百分點,比全國低0.4個百分點。6月末,全社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2442.8億元,同比增長15.9%。
穩中有進
經濟結構繼續改善。上半年,三次產業結構由去年同期的11.1:55.6:33.3調整為10.5:55.8:33.7,二、三產業比重提高0.6個百分點。在工業內部,汽車、計算機、電力等優勢產業增長較快,高技術行業比重持續提高,高耗能行業比重下降。其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9.8%,計算機通信設備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9.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1%,三個行業增加值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個百分點,占全省規上工業比重達到18.6%,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高耗能工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降低1.7個百分點,傳統資源型產業比重降低1.3個百分點。
重點行業增幅回升。上半年41個行業大類中有33個行業增加值增長,比一季度增加3個,19個行業增加值增幅比一季度回升。其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最大的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占8.3%)同比增長7.5%,增速比一季度回升5.8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增加值6.8%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8.4%,增速比一季度回升0.9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增加值3.7%的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8.6%轉為增長1.2%;占規上工業增加值3.9%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4.0%轉為增長5.2%。同時,停產企業減少,截止6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停產企業675戶,比去年同期減少539戶。
民生持續改善。一是就業形勢穩定,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6.8萬人,同比增長5.8%,已完成全年就業目標的71%。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4.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7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31.1萬人,6月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二是居民收入增長較快,受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勞動力薪酬價格提高等因素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在經濟增幅減緩的條件下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增幅高于去年同期。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2842元,同比增長9.7%,增幅高于去年同期0.3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411.3元,增長12.3%,增幅高于去年同期0.2個百分點。三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由于農民增收幅度高于城鎮居民,城鄉收入差距有所縮小,按照半年兩個收入之比,城鄉收入差距同比縮小0.06個百分點。
節能降耗形勢較好。初步測算,上半年全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9%左右,單位GDP能耗下降3%以上,下降幅度均大幅度超過年初預期。
主要問題
市場需求尚未明顯好轉。自2012年5月以來,我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已經連續26個月下跌,受傳統資源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占比較高的影響,市場需求不足導致產能過剩的現象將更加明顯。
工業效益明顯下滑。今年以來,物流、融資、用工等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明顯上升,生產經營受市場和成本雙向擠壓,經濟效益明顯下滑。1-5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虧損面擴大到11.9%,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15.7%,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僅增長3.4%,增速同比回落10.5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4個百分點,全省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20個行業利潤下降,其中占全省工業利潤比重最大的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11.8%)利潤同比下降27.8%,333戶白酒制造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1.8%。
工業投資持續回落。工業投資自去年7月份回落至個位數增長以來,今年增速繼續放緩,上半年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3%,增速比全社會投資低10.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從去年同期的34.3%回落至31.0%,工業投資中大項目支撐不足,上半年新開工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僅10個,投資規模僅相當于去年全年的34.7%。
發展趨勢
下半年,在世界經濟持續復蘇、國內經濟“微刺激”效應逐步顯現的宏觀環境下,我省“穩增長”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效果將進一步顯現,全省經濟有望保持進一步回升態勢。
世界經濟持續復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預測全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6%,比去年提高0.6個百分點。7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表示,盡管全球經濟復蘇勢頭遜于預期,但全球經濟活動今年下半年有望加強,并于明年加快復蘇。
國內經濟呈現企穩回升趨勢。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自3月份以來已連續4個月回升,6月份為51.0%,比4月、5月分別提高0.6和0.2個百分點。
我省穩增長措施力度進一步加大。繼6月初在全國率先出臺促進經濟穩增長的“十六條措施”以來,最近又細化出臺了落實稅收優惠、減輕企業負擔等“十項財稅政策”和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十二條措施”以及財政支持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意見等。
產業支撐將有所增強。農業方面穩定增長的形勢較好,工業在保持回升勢頭的基礎上,受去年煤炭行業停產整頓以及“7·9”洪災影響工業增幅減緩、基數降低等因素影響,下半年增幅將有所提高。但受工業用電量、工業利潤、工業增值稅等增幅較低和工業新增產能后勁不足等影響,穩定工業增長的困難較多、難度較大,發展前景尚不容盲目樂觀。
投資消費增勢穩定。根據上半年投資進度及新開工項目情況,全年有望完成2.37萬億元的投資目標。消費品市場在一系列促銷活動的推動作用下,全年可望保持13%左右的平穩增長。
綜合以上因素判斷,下半年全省經濟將持續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經濟增速將有所提高,全年呈現“前低后高”的基本走勢。但受建筑業、服務業回升基礎尚不穩定的影響,全年經濟增長實現預期目標的難度較大。(作者系省統計局總經濟師)(責編:張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