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建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聯系點是堅持領導帶頭的具體實踐,是以點帶面、示范帶動、統籌推進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的重要舉措。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達州市建立各級領導聯系點2772個,形成了市、縣、鄉三級聯動、協同推進的生動局面。
把聯系點建成“解決問題的示范點”
各聯系點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邊查邊改,努力在查擺問題、解決問題上作出示范。市委常委班子帶頭在大竹縣廟壩鎮長樂村召開“壩壩會”,學習基層先進經驗、聽取村民意見建議、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各級黨委大力推行“一線常委會(黨委會)工作法”,由黨組織書記帶隊深入聯系點廣泛開展“百姓聽音、基層問癥”活動,通過召開群眾院壩會、田埂會、民意懇談會了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創造性地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被動聽音”為“主動問癥”。部分聯系點大膽創新,委托國家統計局達州調查隊開展第三方民意調查,確保收到真問題、真意見。各級聯系點先行先試,在邊查邊改、即知即改上發揮表率作用,將收集到的問題進行分類梳理,能夠解決的馬上解決,建好問題臺賬,作出整改承諾。
把聯系點建成“改進作風的先行點”
各聯系點始終把“焦點”對準“四風”問題,教育與監督并舉,防控與懲處并重。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引導黨員干部學習革命先輩的高尚情操、艱苦奮斗作風和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不斷深化“遠學焦裕祿,近學李林森”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黨員干部,進一步筑牢思想道德“底線”。緊扣中央“八項規定”剛性要求,架設作風建設“高壓線”。派出20個督導組、6個暗訪組開展暗訪督查,重點督查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奢侈浪費、公車私用和黨員干部出入“會所”、參與賭博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目前共查出問題109個。結合“正風肅紀”在服務群眾“第一線”的聯系點,先行先試開展“諾在陽光下”活動,由群眾當評委,給干部作風“打分”。
把聯系點建成“服務群眾的輻射點”
各聯系點著力服務群眾,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努力成為服務群眾的“輻射源”。針對達州市地處秦巴山區、農村群眾居住分散以及老人孩子留守較多的實際,在偏遠鄉鎮農民聚居地試點推行“黨員中心戶”制度,由黨員中心戶為群眾代辦事務、反映訴求、解決難題。目前,450余戶黨員中心戶為群眾解決難題5200余個。各聯系點扎實抓好“萬名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和“知民情、集民意、化民怨、順民心”工作,幫助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在實踐中探索形成承諾、亮諾、踐諾、評諾的“四諾工作法”和“現場督辦、掛牌督辦、白黃紅三色預警督辦”的督辦制度。目前,全市各級黨員干部提交幫扶承諾1.5萬余條,幫助群眾解決難題、化解矛盾1萬余個。
把聯系點建成“推動發展的引領點”
各聯系點強化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教育,樹立正確發展觀。全市通過召開黨委會、中心組學習會、黨員大會、干部職工會、群眾院壩會和各方代表座談會“六個會議”集中討論1500余場次,參與討論的黨員干部和群眾3.9萬余人,在全市形成了聲勢、形成了影響。結合問題查擺,在鄉鎮、村(社區)聯系點廣泛開展“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三問于民意見建議公開征集活動,通過領導干部大調研、黨員干部大走訪廣泛征集群眾對發展的意見建議,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響應。同時,市委教育實踐活動督導組將基層存在的亂上項目、滿目鋪攤子,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現象,列為督查重點,使地方發展更加符合科學規律和群眾意愿,提升群眾滿意率,凝聚“幸福達州”民意正能量。(作者系達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責編:賀貴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