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妿+廖祿海+譚偉雄
摘 要:在新一輪技工學校一體化教學改革中,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方針決定了我們必須培養與企業實際工作無縫對接的技術工人,這對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建設學習工作站已成為機械制圖教學的必然選擇。本文就機械制圖學習工作站的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機械制圖 學習工作站 建設
一、一體化課改的內涵
職業教育課程的本質特征: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即工學結合,這也是一體化課改的主要內涵。在工學結合的原則下,通過項目教學法,創設真實的工作情景,按明確任務、獲取信息、制訂計劃、做出決定、實施計劃、檢查控制、評定反饋這幾個步驟來組織教學與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二、機械制圖學習工作站建設的必要性
1.社會、企業對技工學校畢業生的要求
當前的職業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重理論、輕實踐,學生看似經過了系統的培訓,實際上畢業后到企業不能立即上崗,還要進行崗前培訓,不能實現學習與工作的無縫對接。這種現狀不能滿足企業用工的要求,制約了社會的發展。企業要求學生能看懂圖樣,能按圖樣要求加工工件。
2.行動導向教學的要求
傳統的機械制圖教學往往只注重理論教學,而忽略了實踐環節。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出的人才已不能適應企業的需求。在人社部推動一體化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本課程已由傳統的教學方法轉變為行動導向教學,“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是適應現階段社會發展需求的教學方法。而傳統的理論課教室不能滿足行動導向教學方法的要求,因此依靠機械制圖工作站才能解決此問題。
三、機械制圖學習工作站布局、設備配置及可實現項目
1.機械制圖工作站布局
制圖工作站分為基本體、組合體區,典型零部件、標準件區,資料查閱區、企業圖樣區,學生作業展示區,教學、繪圖區。每張制圖實訓桌有六個工位,每六個學生為一組,圍坐在桌旁,以方便討論、合作,如下圖所示。
圖
2.機械制圖工作室可實現的項目
工作站配置有往屆學生優秀設計、作業展示、企業真實圖樣、配套掛圖、基本體模型、組合體模型、典型零部件、標準件以及典型機械裝配體的真實零件、模型,還有計算機、網絡、投影儀等多媒體教學設備。在工作站中可進行如下實訓:制圖基本原理及基本作圖方法的學習、典型零部件的三視圖繪制、零件的表達方式、標準件的繪制、機械裝配體的拆裝和繪制及拆裝和測繪工具的使用。制圖工作室作為機械制圖課程的實訓基地,制圖課程的技能訓練部分都要在此進行。首先學生可以進行基本體及組合體的繪制,然后再進行零部件的測繪,對零件進行分類,繪制三維圖和平面圖,并進行作業和訓練;其次,教師還要配置一些裝配體,讓學生進行拆裝和測繪。
四、機械制圖工作室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工程概念與動手操作能力
學生剛進校時,全無工程概念。在制圖工作站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觀看企業實際生產圖樣、親自動手拆裝典型零部件、親自設計加工零件以建立工程概念。教師充分利用模型、實物、視頻,通過分析、拆裝形體以增進學生的直觀感,同時,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拆裝、測繪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制圖工作室,學生可以分組自己動手操作、繪制圖形,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加深對課程的理解,提高對課程內容的實踐應用。
2.善用制圖軟件,培養學生CAD電腦繪圖能力和綜合設計能力
在制圖工作室中配備先進的多媒體網絡設備,并有多種電子教案和教學課件。零件圖的教學在沒有這些先進的教學設備、手段之前,以往一直是教學重點、難點。現在,教師可以通過三維建模、動畫演示幫助學生理解零件的結構、裝配關系、技術要求,使抽象變具體、模糊變清晰,易學易懂。
3.培養學生實訓操作技能
制圖工作室可以安排零件測繪實訓。通過測繪訓練,學生可以掌握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公差知識,掌握不同零件的測繪及掌握測量數據的采集和處理方法。開設理實一體化課程,有效地加強實訓環節,使學生在校即能學到工作所需的知識,實現“工學結合”。
五、機械制圖工作室實訓課程建設
原有的理論課教材并不適用于制圖工作室教學,需根據實訓教學要求,編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學結合”新教材——工作頁,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一體化,教、學、練一體化。課程內容分為以下幾部分:一是基礎實訓教學,即基本體與組合體的三視圖繪制,將投影原理與平面繪制圖形實訓相結合,在實踐中掌握繪圖的國標要求、繪制技巧和制圖工具、儀器的使用方法。二是利用任務驅動法進行綜合實訓教學,要求學生在零部件展示區選擇不同的零件完成其測繪任務。要求學生應用所學的測量知識、繪圖知識等分組合作完成任務。學生按照實訓指導書自行完成收集實訓相關知識資料、擬定實訓方案步驟、測量零件數據、繪制零件投影圖形、撰寫實訓報告等工作。教師的角色則由主導變為指導和從旁協助,按完成時間或設計環節進行設置,檢查節點,及時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提出解決方案。
六、機械制圖工作站師資配置
“雙師型”教師是制圖工作室成功運作的關鍵所在。制圖工作室從硬件上保證了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的實施,要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就一定要有“雙師型”教師隊伍。與以往傳統的教學相比,制圖工作室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理論知識與實訓一體化教學,要求一個教師同時承擔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指導,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較好的指導能力、熟練的技能,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學習操作技能。為提升教師的“雙師”水平,教師應每年到企業實踐,學習設備操作、工藝設計、零件加工、產品設計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以滿足教學需要。
總之,機械制圖工作室作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個載體,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解決了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之間的關系,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茂名市第二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