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龍
摘 要:中職生英語厭學現象普遍而嚴重,影響了中職學校的教育的發展。本文依照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借鑒學界的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探索目前中職學生英語厭學現象的原因,為緩解學生厭學情緒和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事實依據,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英語 厭學 對策 建議
中職生英語厭學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中職生英語厭學心理的產生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單靠一方面的努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即學生自身、學校、家庭、社會的互相配合,齊抓共管,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職生英語厭學的現象。筆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探索緩解中職生英語厭學問題的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學生的學習動機是促使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一個學習動機強烈的學生絕對不會產生厭學情緒。學校要通過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和成功教育,讓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職業意識,實現自我價值的決心。信心可以促進成功,我們要讓中職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從而轉變學生的厭學情緒。學校可通過舉行各種各樣的比賽,在比賽中產生學習的內驅力,激發學生的成功欲望,提高學生成就動機。同時要樹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應是由近及遠的目標,由低到高,讓中職生獲得成就感并樹立自信心,早日擺脫厭學情緒。
二、建設良好家庭環境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老師,家庭環境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家長都有過英語學習的經歷,他們對學生的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英語學習。家長要改變家庭傳統觀念,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引導學生健康的成長。要積極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關愛和照顧。很多家長上學時英語不好,對學生又沒有正確的引導,致使學生的英語成績也很差。而有些家長盡管上學時英語差,但對英語有正確的認識,能積極引導學生學好英語,學生的英語成績就會好。同時針對學生的英語厭學情緒,家長要鼓勵學生,相信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要耐心講解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一種交流工具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語言工具,才能更好地去和別人進行溝通交流,才能順利地在畢業后謀取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作為家長要利用自身的感染力穩定學生的學習情緒,正確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有效地消除厭學情緒,成為積極向上的好學生。
三、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
學校要認真研究和分析學生英語厭學的原因及心理因素,探究解決中職生英語厭學的相應建議對策,加強和諧的校園文化建設,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活學習。學校通過廣播以及校園網,播放經典的英文歌曲,使學生感受英語語言的美。通過校園網,經常播放一些英文原版的影像資料,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聽力水平。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開發隱形課程,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英語角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積極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課,培養中職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磨練他們的意志,鍛煉他們積極、樂觀、進取的情感,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進而產生創造、開拓進取的行為,并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投入學習和生活。
四、創設良好課堂學習英語環境
創設平等、和諧的英語教學環境是擺脫中職生英語厭學的途徑之一。中職生的英語基礎一般比較差,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基礎較好的學生由于得到教師的肯定和鼓勵,激發了英語自信心,在課堂上更主動、更活躍。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由于心理自卑缺乏自信心,課堂上不善于表現自己,課堂氣氛沉悶。教師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應該注重發展他們的個性和開發他們的潛力,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長足發展,從而使整個課堂都活躍起來,創建和諧的課堂環境,提升教學效果。學習英語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因此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反彈,特別是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或者是習得卻又得不到展示的時候。因此教師要注重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充分利用班上的黑板報、英語角,讓學生去自由發揮,充分展示自己,補充課外知識;同時組織學生在課外時間收看英語節目,感受英語的魅力,讓他們有意識地用英語去思考問題;不定期舉辦一些主題演講,從最簡單話題開始,用英語介紹自己,讓他們多說、多練,發展自己的興趣。這一系列的活動都給中職生創設了學習英語的良好環境。
五、克服教師職業倦怠情緒
緊張的教學職業壓力,造成了教師職業倦怠,這在中職教師中普遍存在,而且有逐漸加深的趨勢,問題較為嚴重。教師職業倦怠不僅嚴重損害教師本人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和諧的師生關系,危害到學生學業。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應該努力克服職業倦怠,保持積極的工作熱情。首先要多讀書,讀好書,通過學習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修養,提升自己的理念,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其次在工作中,要永葆激情,克服倦怠,善于自我激勵,保持對工作的熱情。最后在教育教學中,要厚愛厭學學生,克服情感障礙,注意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挖掘他們的潛能。
(作者單位:鄒城高級職業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