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占江
“陳科長,我是雙榆鄉的畢老八。我家的奶牛站不起來了,快來幫我看看吧!”
前不久,和平牧場畜牧科科長陳彥民接到一個奶牛養殖戶打來的求助電話后,立即聯系科里的獸醫、青年黨員服務隊隊員董智慧,一起驅車趕往雙榆鄉。經過仔細詢問近日奶牛的飼養情況、現場觀察奶牛的發病癥狀,他們確診為奶牛產后低血鈣導致的癱瘓。董智慧對癥下藥,立即為病牛輸液。用上藥后,眼看著病牛站了起來、能正常食草了,老畢如釋重負:“這頭牛產后7天每天能出奶50多斤。要是治不好,一下子就得損失兩萬多元。哎呀,多虧了服務隊啊!”
在和平牧場,和老畢一樣有著感激心情的養殖戶可不是一家兩家。
隨著奶牛存欄數量的增多,養殖戶老康家原有的牛舍不夠用了。但要建一棟新牛舍可不是件容易事兒,尤其是正趕上秋收時節,連個瓦工都找不到。牧場青年黨員服務隊得知老康家的情況后,主動上門幫忙。清晨,他們深入各養殖戶家中對畜禽進行秋季防疫;白天,養殖戶下田秋收去了,他們就到老康家幫著建牛舍。忙了近一個月,老康家的奶牛終于趕在入冬前搬進了“新居”。
這支服務隊成立于2005年,是由當時和平牧場畜牧科青年黨員陳彥民牽頭組建的,八年來吸引了獸醫師、畜牧師等各方面技術人員30多人。服務隊奔波在和平牧場和周邊200公里的農村區域內,宣傳畜牧科技知識,發放《動物疫病預防》宣傳單1000余份、《人畜共患疾病》宣傳手冊300余份;開展義診1000余次,診治奶牛疾病1.7萬多頭次,累計義診行程5萬余公里。此外,他們還義務為養殖戶聯系銷售公牛犢、淘汰牛;秋收時節,義務為養殖戶聯系飼草收割機、打包機、運草機;與牧場內外的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每年捐贈的藥物價值2萬余元,免收服務費5萬余元。在他們的無私幫助下,700多戶低收入群眾脫貧致富。
服務理念的強化,服務觸角的延伸,讓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有了更實際的載體,也給黨支部建設提供了有益啟示。
(作者系農墾和平牧場畜牧科黨支部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