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國堯
摘 要:評價是教學的一部分,好的教學需要好的評價,在提倡素質教育和人們愈加關注體育的背景下,如何設計出科學、完善、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是擺在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通過構建“三位一體”的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將常規體育課和體質健康測試以及陽光體育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獲得良好的應用效果,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體育;“三位一體”;教學評價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學生體質健康抽查報告結果顯示,目前,青少年體質健康下滑的趨勢已經得到初步遏制,但是在校學生身體健康素質依然在下滑。這一方面是由于學校體育課和體育鍛煉減少,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當前的體育教學中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教學評價過于注重結果、技術,而忽略了過程、興趣,使得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不高。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基本環節,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及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體育教學評價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體育教學在教學評價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體育教學整體水平地提高。尤其是隨著我國體育教學體制地不斷改革,對體育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一、體育教學評價現狀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才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而在具體的人才競爭過程中,涉及許多方面,除了傳統的智力競爭之外,在心理和體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體現出了十分激烈地競爭。人才的競爭過程中,整體素質和能力成為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所在。如何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成為當今教育事業的重要目標。
體育教學作為整個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通過有效地體育教學,不僅能夠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維持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身體,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均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其中,教學評價是整個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做好教學評價工作,對提高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至關重要。
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受到人們認識偏差等因素的影響,在進行具體的教學評價過程中,人們大多忽視了體育本質功能的重要性和意義,而側重于對各項運動成績以及技能的評價,導致教學評價出現了不合理現象。但是,新課程標準在教學評價方面明確指出,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需要全面考慮學生學習態度和情感表現以及知識、技能、合作精神等諸多方面。并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地吸納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評價的全過程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三位一體”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1.對“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的基本認識
目前,體育教學過程中,包含了三個相互獨立的體育實踐活動,即常規的體育課成績和陽光體育活動(每天鍛煉一小時)成績以及體質測驗成績。以往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大多采用分別評價的方式,但效果不佳。因此,必須改革體育教學評價,樹立以學生的整體發展為目標的教學評價觀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將體質健康、運動技能和健全人格納入到教學評價體系中,把常規體育課、陽光體育活動和體質測驗三個相互獨立的活動結合在一起,形成“三位一體”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進行綜合性地評價,并將最終的評價結果統稱為“體育成績”,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三位一體”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學生最終的體育成績一共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整個學習過程(即過程評價),二是最終的考試成績(即結果評價)兩部分。總體來看,“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是以學生的健康和終身體育意識以及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為目標,以促進體育教學的進步為最終目的。
2.“三位一體”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設計
“三位一體”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涉及到常規的體育課和陽光體育活動以及體質測驗三個重要方面,其中,常規的體育課擁有固定的上課時間,學生定時參與到集體學習活動中。而體質健康測試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測試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每年一次。但是次數十分有限,因此對體育教學的指導意義不大。
鑒于此種情況,在新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對體質健康測試予以了一定地調整。其中規定,新生入校之后的第1 個月,在軍訓以外,還需要接受體質健康測試,并將最終的測試結果及時地反饋給所有學生。然后,按照實際的測試結果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課,盡可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來進行學習。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除了常規的體育課之外,還需要將體質健康測試和將陽光體育活動積極地納入整個評價體系,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并養成積極主動參與各種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因此,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角度出發,以誘導為主,以強制為輔,可以構建起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將體育課程的總分設為100分,并包含常規體育課和陽光體育活動以及體質健康測試三部分,并按照6∶1∶3的比例對分值進行分配。
在具體的教學評價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積極地將學生的最終成績和學校的各種評優評先等活動結合起來。
3.“三位一體”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應用
以某校某班級100名學生為例,分析“三位一體”評價體系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首先,建立相關的體育課程成績評價實施細則,除常規的體育課之外,規定學生每天至少參加一小時的體育鍛煉,然后進行詳細的記錄,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課外活動或者社團活動等。
其次,按照“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相關指標,制定出具體的評分細則。其中一共包含三個部分:①體育課成績。教師按照學生在上課期間的態度和各種體育技能的學習情況,給出具體的成績,并占最終成績的占60%;②陽光體育活動成績。按照每個學生的活動記錄相關數據,結合學生參加各種課外體育活動的情況,給出最終的分數,占總成績的10%;③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期末,組織所有學生參加體育健康測試,按照相關測試標準今評分,占總分的占30%。最終計算總成績的時候,按照以下方式進行計算:
總分=體育課分數+陽關體育活動分數+體質健康測試分數
其中,總分不合格或者其中任何一個單項不合格均視為成績不合格。
然后,將100名學生的最終合格率與大一期間的體育成績進行比較。通過統計和比較發現,實施“三位一體”教學評價之后,學生的合格率高達96.0%,較之上一學年的75%,得到了顯著地提高。
三、構建“三位一體”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意義
1.滿足學生身心發展需求
隨著時代地發展和變遷,受到歷史時期、社會環境、教育內容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當代青少年表現出與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同的心理面貌和心理問題,而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興趣愛好廣泛,渴望接觸新事物。體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活動,通過實施趣味性的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青少年的興趣愛好,而構建“三位一體”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能夠極大地提高體育活動的趣味性。體育鍛煉不僅能夠強健體魄,也是一種緩解學生日常學習壓力的重要手段,同時作為一種群體活動,也能使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更多地了解體育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2.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發展的靈魂,不僅體現學校的形象、文明程度,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也有著深遠的影響。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體育行為意識,在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方面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過程中,學生作為學校的主體,其對體育價值的認同、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等直接影響著校園體育文化的形成。構建“三位一體”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提高學生參與校園內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使學校形成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使校園內充滿活力。
3.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體育的關注度空前高漲,對于體育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政府提出了“終身體育”的理念,各學校也紛紛提倡并努力實踐這一理念,但當前多數的青少年學生并沒有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及終身體育的意義。
4.符合體育教學創新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和社會的發展,人和社會的發展又是在不斷地創新中進行和實現的。體育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其教學創新也十分重要。隨著體育教育改革地不斷深入,“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逐漸得到廣泛地接受和認可,而構建“三位一體”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能夠為“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提供評價標準,使這一創新的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對教學效果進行檢驗,診斷教學中的問題,并為教學明確方向。同時將常規體育課、陽光體育活動和體質測試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評價體系下教師必須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這對于促進體育教學的不斷創新將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四、結束語
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說,體育鍛煉在強健體魄、塑造人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均有著重要而深遠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努力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十分重要。長期以來,教學評價一直都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教學活動的基礎環節之一,從此種意義上來看,體育教學評價與體育教學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但在以往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在教學評價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缺陷,不利于體育教學整體水平地提高。而積極的構建“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可以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評價的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推動體育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方 程.青少年“三位一體”體育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基于西安市的調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39(5):37—43.
[2]馬 勇,李紅軍,邱海紅,周健生.高校陽光體育“三位一體”發展模式的理論構建[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3,35(4):569—571.
[3]毛冬梅.淺談終身體育的實施[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23):129.
[4]李育剛.“陽光體育運動”三位一體運行模式的構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2):147—149.
(作者單位:杭州市蕭山區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