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丙宇
城市如人,有著自己的生命與靈氣。一個強壯健康、充滿朝氣的城市,棲養其間的子民必定是滋潤而幸福的。
“以前,每天來來去去幾乎要從坑坑洼洼的路上走。由于排水不暢,一到下雨天,道路就變得泥濘不堪,出個門真是難。街道兩邊亂停亂放,垃圾亂倒,臭氣熏天?!闭f起背街小巷的變化,家住長垣縣觀前街的退休教師范宏軍頗有感觸,他站在路邊對記者說:“你看現在這條路多干凈、多平整,小孩滑輪滑,大人騎車出門,都很方便?!?/p>
順著范老師手指的方向望去,在長約500米的路上,嶄新的行道磚,樸素的仿古墻面,讓老街道煥發了新生機,頗有一種老城古韻。
下午6點多,正是人流高峰,不少居民也已經吃過飯出來遛彎。從大家的歡聲笑談中不難看出,如今居住在小街巷里的長垣人,不再為門前道路坑洼不平、環境不好而抱怨,相反卻多了幾分自豪感。
這一切,都發生在長垣“省管縣”之后;這一切,應得益于長垣縣大力實施的背街小巷改造工程。
7月初,河南省政府出臺的《河南省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勾畫出了全省未來的城市布局形態——形成以中原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放射狀、網絡化城鎮空間格局:以鄭州為龍頭的大鄭州都市地區,以洛陽、開封等中原城市群主體城市為節點,10個直管縣將被建成區域副中心城市,25萬人以上的縣城壯大為新興中等城市,10萬人左右的縣城打造成宜居小城,培育60個特色小城鎮。
照此部署,作為河南10個“省管縣”之一的長垣縣,將責無旁貸地擔起建設區域副中心城市的重任。而長垣縣的城建現狀,顯然難以承載起來這個美好的愿望。
長垣縣委、縣政府下決心開展背街小巷改造工作,既是對百姓的負責之舉,也是一項讓城市“舊貌換新顏”、完善基礎設施的惠民工程,還是一項挖掘歷史文化積淀的人文工程,更是為建設區域副中心城市發起的沖鋒號角。
如果說主干道是一座城市的骨架和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則是一個城市的血脈。長垣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該縣城區主干道改造建設拉大了城市的骨架。相比之下,城區里的背街小巷顯得黯然失色,盡管功能不如主干道重要,但它們是居民群眾生產、生活必經之地。
同時,該縣縣城中也出現不少街巷路面破損,下水道堵塞,路幅狹窄,加上店外經營、亂掛招牌、占道搭建等現象,致使消防、醫療等急救車也難以通行,這些問題都成了長垣老百姓最頭痛卻一直未能解決的難題。
長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城區的大街小巷,調查了解民情,察看城市建設管理情況,聽取居民群眾的意見和意愿。去年10月份,該縣背街小巷改造大幕正式拉開。
背街小巷緊臨市民房前屋后,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兩壟廟街是一條典型的背街小巷,改造這條路會涉及占道民房拆除、雨水污水管網的鋪設、路面拓寬等,工作量非常巨大,而且牽一發而動全身,開展任何一項工作都可能要涉及很多相關瑣碎事務。
記者采訪時,兩壟廟街居民張廷棟正在給工程隊幫忙接水接電,因為施工需要水電,他自告奮勇無償為工程施工提供水電。他說:“政府給掏錢修路,咱們街里的住戶都心存感念,作這點小貢獻是應該的?!?/p>
“街道居民得知政府要改造道路,都非常歡迎,紛紛自發行動支持改造工作,很多居民都把自家的門前院后種的東西和堆放的雜物及時清理干凈,方便施工,甚至以前棘手的占道建筑也都能順利拆除?!痹摽h南街村黨支部書記劉法勇告訴記者:“住建、規劃、城管等職能部門隨叫隨到,充分考慮居民的利益,為工程順利推進提供優質服務,工人們冒著酷暑加班加點,為的就是盡快完工驗收通行?!?/p>
看著門前嶄新的水泥路,蒲東街道王井街的李大哥笑得合不攏嘴:“可得好好感謝政府,為我們修好了這條坑洼不平的老路,以后老人和小孩都可以放心大膽地走啦!”
“頭一天晚上,樓下還是亂糟糟的,一覺睡到天亮,推窗一看,路沿砌好了,道磚鋪好了,墻面也進行了美化,路邊還有休閑長凳,簡直像換了一個地方,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呢!”家住蒲西街道紫荊街的居民周女士激動地說。
另外,長垣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也搶抓睛好天氣,全力組織專業坑槽修補隊伍,確保城區道路平整暢通,搶時間、抓質量,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推行質量責任制,施工技術人員全過程現場管理和控制,堅決杜絕前修后壞現象的發生。對所挖坑槽底部的碎渣徹底清理,同時對在施工中不符合技術要求的堅決予以返工,以此來規范、完善養護施工的管理。截至目前,該局已完成修補面積4400平方米。
城市的歷史文化在背街小巷中延續,市民的生活在街巷“梳妝打扮”后變得日新月異。記者每到一處采訪,許多居民都圍過來,訴說心中的喜悅與感激。環境改造好了,居民的生活習慣也在悄悄改變。
“以前有些住戶習慣出門就倒垃圾,把雜物堆放在街道上,你看現在大家都把門前屋后打掃得干干凈凈,生怕把這來之不易的好環境破壞了?!睎|街村黨支部書記馮平剛說,“以前街道墻上、電線桿上到處貼的是小廣告,現在咱們設立了公益廣告欄,有效地治理了這些城市‘牛皮癬?!?/p>
面對記者的采訪,家住府后街的王大媽說出自己的新愿望:路修好了,環境變美了,希望政府把老街道這些凌亂的電線和破舊的電表箱更新規整一下,同時能不能考慮盡快把老城區天然氣管道也接通。
據悉,該縣城市供水、供氣、污水處理等重大公益性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健全,城區供水管網工程三年來已累計投資2647萬元,新建、改造供水管網91.5公里,新增用水戶14920戶;城市管道燃氣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鋪設供氣管網13.5公里,完成新安裝燃氣用戶11700戶。投資1000多萬元啟動建設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和清水入城黃河源水配套工程,投資1.49億元啟動長垣縣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目前城區污水處理率達85%。
小巷雖小,卻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長垣縣委、縣政府將背街小巷改造提升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在背街小巷改造中延伸文化內涵,打造精品仿古特色街區,使老街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從去年開始,長垣縣委、縣政府將逐年、分批實施背街小巷升級改造工程,進一步改善城市基礎設施,為群眾營造良好生活環境。
目前,蒲東街道和蒲西街道共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對轄區內蒲東府后街、觀前街,蒲西安仁街、愛國路4條背街小巷進行路面、人行道、沿街墻體的升級改造。其中新開工的12條道路將在今年10月份全部完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