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雍華
【摘要】目的對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空腹血糖水平(FBG)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研究。方法12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將其中78例FBG正常者設為對照組, 43例FBG升高者設為觀察組, 回顧分析其臨床資料。結果觀察組8例(18.6%)接受胰島素治療明顯多于對照組5例(6.4%)(P<0.05);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總計44.2%明顯高于對照組16.3%(P<0.05), 觀察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窒息及巨大兒的發病率明顯增加,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會增加圍生兒危險性, 加強監測對改善母嬰結局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空腹血糖;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
Correlation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TANG Yong-hu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ongguan Gaobu Hospital, Dongguan 52327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correlation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GDM)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FBG) and pregnancy outcome. Methods Divided 121 cas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75 g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78 cases of normal FBG as control group, 43 cases of elevated FBG as observation group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ir clinical data. Results There were 8 patients(18.6%) treated with insulin in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more than control group 5 cases(6.4%),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otal maternal morbid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44.2%,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16.3%(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idence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neonatal asphyxia and great childre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elevating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perinatal,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Key words】Fasting glucose;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regnancy outcomes
妊娠合并糖尿病有兩種情況, 一種為原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基礎上合并妊娠, 又稱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種為妊娠前糖代謝正常, 妊娠期才出現的糖尿病, 稱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 diabetes mellitus, GDM)[1]。糖尿病孕婦中90%以上為GDM。近年來,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糖尿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妊娠期糖代謝變化復雜, 對母嬰結局具有重要影響, 妊娠期血糖升高是導致圍生兒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本文以12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妊娠期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水平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研究。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本院接診的121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GDM診斷參考標準。患者年齡23~38歲, 平均年齡(29.1±1.8)歲, 孕周21~40周, 平均孕周(37.9±2.1)周, 排除孕前糖尿病病史者、合并心肝腎等內科疾病者。按FBG將患者分為兩組, 43例(35.5%)FBG升高者設為觀察組, 78例(64.5%)FBG正常者設為對照組, 觀察組患者FBG>5.1 mmol/L, 患者平均FBG(6.8±1.5)mmol/L, 對照組患者FBG≤5.1 mmol/L, 患者平均FBG(4.5±0.6)mmol/L, 兩組患者在年齡以及孕周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簽署本次實驗知情同意書, 自愿參加本組實驗。
1. 2方法分別于孕24~28周對所有孕婦進行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OGTT前1 d晚餐后至少禁食8 h至次日晨(最遲不超過09:00), OGTT實驗前連續3 d正常體力活動、正常飲食, 即每日進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 g, 檢查期間靜坐、禁煙。檢查時, 5 min內口服含75 g葡萄糖的液體300 ml, 分別抽取服糖前、服糖后1 h、2 h的靜脈血(從開始飲用葡萄糖水計算時間), 放入含有氟化鈉的試管中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漿葡萄糖水平。
1. 3診斷標準①空腹5.1 mmol/L;②服葡萄糖后1 h 10.0 mmol/L;③服葡萄糖后2 h 8.5 mmol/L;任何一點血糖達到或超過上述標準即診斷為GDM。對確診者先予以飲食指導和適當運動治療,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患者血糖值, 對血糖控制仍不滿意者予以胰島素治療。妊娠期血糖控制滿意標準:孕婦無明顯饑餓感, 空腹:3.3~5.3 mmol/L;餐前30 min:3.3~5.3 mmol/L;餐后2 h:4.4~6.7 mmol/L;夜間:4.4~6.7 mmol/L。
1. 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兩組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情況比較本組121例患者中共13例接受胰島素治療, 其中觀察組8例(18.6%), 對照組5例(6.4%),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44.2%明顯高于對照組16.3%(P<0.05)。見表1。
2. 3兩組新生兒結局的對比兩組新生兒體重分別為(3112± 398)g和(3426±423)g,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新生兒窒息、巨大兒及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本組2例先天性畸形圍生兒均為心血管畸形, 出現在觀察組, 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妊娠期孕產婦體內胰島素抵抗因素不斷增加, 而胰島素受體相應減少, 因而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致使孕產婦胰島素分泌不足, 血糖升高。由于胎兒從母體攝取了大量葡萄糖, 增加了葡萄糖消耗量, 因而多數孕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正常或達到正常上限。妊娠早期高血糖對胚胎發育具有抑制作用, 合并微血管病變將減少胎兒宮內血流供應, 給胎兒發育帶來嚴重影響, 母體血糖增高時, 胎兒因處于高血糖狀態, 其胰島素分泌增加, 因而促進蛋白、脂肪合成, 導致形成巨大兒。妊娠早期高血糖有抑制胚胎發育的作用, 導致早期胚胎發育落后,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變者, 胎盤血管異常, 影響胎兒發育, 導致胎兒生長受限(FGR)。孕早期易發生流產, 合并羊水過多易發生早產, 胎兒畸形發生率高于非糖尿病孕婦, 所以及早發現并積極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現象對改善母嬰結局具有重要意義。
多項研究證實[2-4],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則圍生兒并發癥增高。本組實驗中, 共有43例FBG升高者, 13例接受胰島素治療, 其中觀察組8例(18.6%), 明顯高于對照組5例(6.4%), 多數空腹血糖正常的GDM孕婦通過合理限制飲食則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 但FBG升高者接受胰島素治療率較高, 從表1、2可以看出, FBG正常者母嬰并發癥情況明顯優于FBG升高者, 與尹玉竹等[5]研究結論相符。本組實驗中, 觀察組出現9例巨大兒(20.9%), 觀察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都明顯增加, 2例先天性畸形圍生兒均為心血管畸形, 出現在觀察組。
綜上所述, GDM孕婦FBG升高者母嬰結局風險性較高, 孕前及孕早期對高危孕婦行OGTT檢查, 對異常者采取干預措施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車榮華, 黃亞絹.妊娠6~24周空腹血糖預測妊娠期糖尿病的意義.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13, 33(4):471-472.
[2] 趙丹青, 楊慧霞, 魏玉梅, 等.妊娠早期空腹血漿血糖與妊娠期糖尿病診斷的相關性.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2011, 14(4):210-214.
[3] 方莉, 諶小衛, 沈慧敏, 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空腹血糖與妊娠結局相關性分析.中山大學學報, 2013, 29(5):358-359.
[4] 李明, 黃亞娟.糖篩查異常而糖耐量正常孕婦血糖變化與妊娠結局關系研究.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2, 23(9):538-540.
[5] 尹玉竹, 諶小衛, 侯紅英, 等.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對母兒的影響.中山醫科大學學報, 2012, 23(4):280-281, 290.
[收稿日期:2014-03-25]
2結果
2. 1兩組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情況比較本組121例患者中共13例接受胰島素治療, 其中觀察組8例(18.6%), 對照組5例(6.4%),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44.2%明顯高于對照組16.3%(P<0.05)。見表1。
2. 3兩組新生兒結局的對比兩組新生兒體重分別為(3112± 398)g和(3426±423)g,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新生兒窒息、巨大兒及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本組2例先天性畸形圍生兒均為心血管畸形, 出現在觀察組, 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妊娠期孕產婦體內胰島素抵抗因素不斷增加, 而胰島素受體相應減少, 因而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致使孕產婦胰島素分泌不足, 血糖升高。由于胎兒從母體攝取了大量葡萄糖, 增加了葡萄糖消耗量, 因而多數孕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正常或達到正常上限。妊娠早期高血糖對胚胎發育具有抑制作用, 合并微血管病變將減少胎兒宮內血流供應, 給胎兒發育帶來嚴重影響, 母體血糖增高時, 胎兒因處于高血糖狀態, 其胰島素分泌增加, 因而促進蛋白、脂肪合成, 導致形成巨大兒。妊娠早期高血糖有抑制胚胎發育的作用, 導致早期胚胎發育落后,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變者, 胎盤血管異常, 影響胎兒發育, 導致胎兒生長受限(FGR)。孕早期易發生流產, 合并羊水過多易發生早產, 胎兒畸形發生率高于非糖尿病孕婦, 所以及早發現并積極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現象對改善母嬰結局具有重要意義。
多項研究證實[2-4],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則圍生兒并發癥增高。本組實驗中, 共有43例FBG升高者, 13例接受胰島素治療, 其中觀察組8例(18.6%), 明顯高于對照組5例(6.4%), 多數空腹血糖正常的GDM孕婦通過合理限制飲食則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 但FBG升高者接受胰島素治療率較高, 從表1、2可以看出, FBG正常者母嬰并發癥情況明顯優于FBG升高者, 與尹玉竹等[5]研究結論相符。本組實驗中, 觀察組出現9例巨大兒(20.9%), 觀察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都明顯增加, 2例先天性畸形圍生兒均為心血管畸形, 出現在觀察組。
綜上所述, GDM孕婦FBG升高者母嬰結局風險性較高, 孕前及孕早期對高危孕婦行OGTT檢查, 對異常者采取干預措施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車榮華, 黃亞絹.妊娠6~24周空腹血糖預測妊娠期糖尿病的意義.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13, 33(4):471-472.
[2] 趙丹青, 楊慧霞, 魏玉梅, 等.妊娠早期空腹血漿血糖與妊娠期糖尿病診斷的相關性.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2011, 14(4):210-214.
[3] 方莉, 諶小衛, 沈慧敏, 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空腹血糖與妊娠結局相關性分析.中山大學學報, 2013, 29(5):358-359.
[4] 李明, 黃亞娟.糖篩查異常而糖耐量正常孕婦血糖變化與妊娠結局關系研究.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2, 23(9):538-540.
[5] 尹玉竹, 諶小衛, 侯紅英, 等.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對母兒的影響.中山醫科大學學報, 2012, 23(4):280-281, 290.
[收稿日期:2014-03-25]
2結果
2. 1兩組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情況比較本組121例患者中共13例接受胰島素治療, 其中觀察組8例(18.6%), 對照組5例(6.4%),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44.2%明顯高于對照組16.3%(P<0.05)。見表1。
2. 3兩組新生兒結局的對比兩組新生兒體重分別為(3112± 398)g和(3426±423)g,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新生兒窒息、巨大兒及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本組2例先天性畸形圍生兒均為心血管畸形, 出現在觀察組, 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妊娠期孕產婦體內胰島素抵抗因素不斷增加, 而胰島素受體相應減少, 因而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致使孕產婦胰島素分泌不足, 血糖升高。由于胎兒從母體攝取了大量葡萄糖, 增加了葡萄糖消耗量, 因而多數孕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正常或達到正常上限。妊娠早期高血糖對胚胎發育具有抑制作用, 合并微血管病變將減少胎兒宮內血流供應, 給胎兒發育帶來嚴重影響, 母體血糖增高時, 胎兒因處于高血糖狀態, 其胰島素分泌增加, 因而促進蛋白、脂肪合成, 導致形成巨大兒。妊娠早期高血糖有抑制胚胎發育的作用, 導致早期胚胎發育落后,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變者, 胎盤血管異常, 影響胎兒發育, 導致胎兒生長受限(FGR)。孕早期易發生流產, 合并羊水過多易發生早產, 胎兒畸形發生率高于非糖尿病孕婦, 所以及早發現并積極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現象對改善母嬰結局具有重要意義。
多項研究證實[2-4],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則圍生兒并發癥增高。本組實驗中, 共有43例FBG升高者, 13例接受胰島素治療, 其中觀察組8例(18.6%), 明顯高于對照組5例(6.4%), 多數空腹血糖正常的GDM孕婦通過合理限制飲食則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 但FBG升高者接受胰島素治療率較高, 從表1、2可以看出, FBG正常者母嬰并發癥情況明顯優于FBG升高者, 與尹玉竹等[5]研究結論相符。本組實驗中, 觀察組出現9例巨大兒(20.9%), 觀察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都明顯增加, 2例先天性畸形圍生兒均為心血管畸形, 出現在觀察組。
綜上所述, GDM孕婦FBG升高者母嬰結局風險性較高, 孕前及孕早期對高危孕婦行OGTT檢查, 對異常者采取干預措施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車榮華, 黃亞絹.妊娠6~24周空腹血糖預測妊娠期糖尿病的意義.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13, 33(4):471-472.
[2] 趙丹青, 楊慧霞, 魏玉梅, 等.妊娠早期空腹血漿血糖與妊娠期糖尿病診斷的相關性.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2011, 14(4):210-214.
[3] 方莉, 諶小衛, 沈慧敏, 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空腹血糖與妊娠結局相關性分析.中山大學學報, 2013, 29(5):358-359.
[4] 李明, 黃亞娟.糖篩查異常而糖耐量正常孕婦血糖變化與妊娠結局關系研究.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2, 23(9):538-540.
[5] 尹玉竹, 諶小衛, 侯紅英, 等.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對母兒的影響.中山醫科大學學報, 2012, 23(4):280-281, 290.
[收稿日期: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