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用生命呈上的扶貧答卷

2014-08-27 16:27:45王曉霞
中國扶貧 2014年12期

王曉霞

他愛跑:為向上級爭取發展項目,能三天兩次往返省城太原。雙休日常常放棄休息,拉上同事下鄉入戶。但他不愛“跑官”:領導安排他到更重要的位置上,他不去,卻在一個科級崗位上干了15年,直到生命終止。

他“有”錢:經手過眾多的扶貧項目,有的項目資金達幾千萬。卻很摳門:在外出差,一碗十塊錢不到的刀削面就能讓他精力充沛;病重檢查,醫生讓做CT,他嫌貴,改做B超。

他常對別人說“沒問題”: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進度有了難題,龍頭企業的發展遇到瓶頸,窮孩子考上大學愁學費,他都和氣地說句“沒問題”。但問題在他的心里:他總在想辦法,總在積極協調,而他想出的方案,總是那么縝密、可操作。這個總說“沒問題”的人,自己的健康卻成了大問題。發現時,已經太晚,太晚。

2013年10月21日,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扶貧辦主任柳本星英年早逝,年僅51歲的他,未能給雙親送終,未能替兒子操辦婚事,就撒手人寰。

他走了,但他的故事卻在三晉大地傳播,很多人為他灑下了熱淚。

6萬畝撬動20萬畝

1982年,畢業于運城農校的柳本星被分配到垣曲縣科委工作,從此,這個老家在平川地區臨猗縣的外地人,把生命中的31個春秋奉獻給了位于中條山旮旯兒的垣曲縣。臨猗縣境內無山,是山西唯一的平川縣,交通、經濟、教育等多方面優于垣曲。運城市扶貧辦主任陳立社之前曾在垣曲縣委任組織部長,他告訴記者,從農業院校畢業分配至垣曲的外地學生中,柳本星應該是黨政系統中工作時間最長的干部。與柳本星同時分配來的不少外地人,大都先后離開,或調往城市,或回到老家,柳本星若想走,自然也有機會,但他卻在垣曲這個窮縣一直干了下來。

19歲的柳本星一去科委報到,就被派往離縣城30多公里的亳城村從事小麥良種試驗。這個來自外縣的小伙子,吃住都在農民家,用心記錄農業數據,一個多月后,他回到單位向領導做出了詳盡的匯報。第二年,該品種被推廣,大獲豐收。工作之初的柳本星,就表現出貼近農民、工作嚴謹的特征。

此后,柳本星在鄉鎮、在縣農業局工作,都未離開過農口。

1998年10月,正值國家“八七”扶貧計劃的攻堅階段,垣曲縣成立扶貧辦,柳本星挑起了縣扶貧辦主任這一重任。上任當天,面對嶄新的機構和幾位興奮中帶些懵懂的同事,他立下了這樣的誓言:“扶貧工作必須干實的、來真的。我,干不好工作主動交‘帽子。” 那時,垣曲縣人均純收入僅為700元,貧困人口超過7萬。

垣曲縣東跨王屋,西踞中條,南界黃河,北接太行,溝壑縱橫,地貌破碎,全境地形的水平輪廓呈一個極不規則的四方形。全縣總人口23.1萬,其中農業人口16.1萬,集山、老、窮、庫(小浪底庫區)于一體,長期以來發展受限。盡管“八七”扶貧攻堅階段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但由于歷史、地緣等諸多因素,仍為省級貧困縣。不過,垣曲縣也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境內山多水多,林地、土壤資源豐富,特別是南北兩山地區,四季溫差大,為栽植干果的理想之地。

2010年,經過調研論證,垣曲縣委、政府做出了大力發展核桃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決定。可以說,這個決定是咬著牙做出的,要讓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縣領導最愁的就是資金來源。

為服務全縣這一工作大局,柳本星抓住全省實施片區扶貧開發的機遇,在運城市5個貧困縣中第一個要項目,在2個月的時間里5次跑運城、7次上太原,終于在省、市扶貧辦的支持下,爭取到了兩輪片區扶貧項目。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片區扶貧項目對于垣曲縣的核桃產業來說,便是一個有力的支點。用運城市扶貧辦主任陳立社的話來說,就是6萬畝撬動了20萬畝。兩輪片區4000萬元扶貧資金的到位,使發展核桃林這一宏大計劃有了啟動資金,這對當時的垣曲縣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柳本星去世后,在有20多位省、市、縣、鄉鎮領導參加的“向柳本星學習”座談會上,垣曲縣委書記史凱這樣評價這筆扶貧款的作用:“為縣委、縣政府解了燃眉之急。”

縣扶貧辦副主任趙義亭,和柳本星一起工作了18年,倆人是并肩戰斗在扶貧一線的同事,更是無話不談的好友。趙義亭和柳本星共同經歷了項目申請的整個過程,也見證了柳本星“白日放歌須縱酒”的歡樂:

項目敲定的當天,柳本星就急著要從太原趕回縣里,我和他同車,上車前,柳本星花20多元買了一瓶二鍋頭,他難以按捺心中的喜悅,也難以忘記多日的辛勞,上車后,他一邊喝酒,一邊開懷暢笑,眼淚不時地灑落在襯衫上。這笑聲是他對垣曲父老鄉親最好的匯報,這淚珠是一個扶貧人在內心深處釀造的甘露。

——摘自趙義亭“向柳本星學習”的宣講稿

4000萬元扶貧資金落戶后,縣林業局、財政局等多個部門整合資金、形成合力,垣曲縣的核桃種植迅速推動開來。

在這一全縣的中心工作中,縣扶貧辦聘請省級林業專家進行全程跟蹤培訓,僅2011年就進行了4輪;組織聯合考察調苗小組,赴多個苗木育種地區考察,確保所購苗木品種純正、根莖完好。核桃種植5年以上才進入盛果期,為彌補見效慢的短板,垣曲各鄉鎮同時發展林下經濟,間作了花椒、南瓜、山櫻椒、棉花、花生、豆類、紅薯、中藥材等,既讓農民前期收入不減,還使干果經濟林栽得活、管得好。

趙義亭說,從種植規劃的制定、種植技術的培訓,到苗木的考察、調運、發放,再到打坑、栽植、管護、整形,柳本星對每一個環節都時時處處操心,甚至親力親為。一次,他和柳本星利用星期天去長直鄉上洼村查看核桃栽種情況,到了地頭,發現已經栽下的核桃苗不夠整齊,柳本星二話沒說,便走到地里彎腰打開了方格,以便栽在方格交叉點上的樹苗能橫成排、縱成列。在每次和專家的接觸中,柳本星總要打聽很多問題。幾年下來,他幾乎成了核桃種植的專家了。

為了把核桃林養護好,柳本星就像培養自己的孩子般傾盡所有。解峪鄉差溝村2008年移民搬遷后,500畝耕地出現了撂荒,在柳本星耐心細致的工作下,村民同意發展干果。柳本星為該村協調到扶貧資金18萬元,村民在自家地里種植了核桃。但已經移民搬遷到縣城的村民,再回去管理核桃多有不便,眼看著核桃地里雜草叢生、核桃苗萎靡不振,從村干部口中得知因缺錢沒法兒雇人拔草后,柳本星當即拿來2萬元。村支書張社后來才知曉這是柳本星自掏腰包,去年前半年,村里才把錢還上。現在,該村的核桃已經掛果。

發展干果經濟林,不僅使垣曲縣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走上了規模化、集約化的軌道,也使該縣的生態建設有了質的飛越。正如縣長楊彥康所說:“全國核桃栽植面積10萬畝規模以上的縣絕無僅有,垣曲將是名副其實的‘核桃縣” 。

由于第一輪項目質量高、效益好、進度快,2012年6月,在山西發展核桃扶貧產業工作會議上,運城市扶貧辦決定將第二輪的片區扶貧開發項目放到垣曲縣。此時,運城市其它4縣的第一輪還未搞完,垣曲縣的第二輪就已啟動。

“如果說第一輪項目是垣曲縣委政府和柳本星同志一道努力跑來的,那么,第二輪項目就是天上掉餡餅,掉到了垣曲。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陳立社這樣說。

如今,全縣18萬畝核桃樹全部成活,2萬畝已掛果,垣曲人高興地稱之為搖錢樹。今年3月底,記者赴垣曲縣采訪,溝溝岔岔間到處都能看到青枝翠葉的核桃樹。青枝迎風舞,斯人已不在。幾年前為發展這漫山遍野的經濟林而四處奔走、嘔心瀝血的柳本星,已留下他的事業而去。

1.5萬山民挪窮窩

事物總是利弊相生。垣曲全境內,山區面積達1170.8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2.24%,素有十里不同天之說。溝壑縱橫、地貌破碎,對發展干果是有利條件,但當地群眾卻飽受居住分散、出行困難之苦。

解峪鄉樂堯村,全村1300多口人散居在72個自然村,故有“72樂堯”之說。同是樂堯人,難飲一井水,有的村吃水要跑到20多里外,山路又狹窄難行,散居在各自然村的光棍近百人。進入新千年,生活在這些古老村落里的山民,迎來了易地扶貧搬遷的曙光。

在垣曲縣城東部,有不少移民小區,這些樓不僅外觀漂亮,房屋格局也好。3月底的一個下午,記者隨意走進一個小區,看到一些婦女、老人正坐在院里聊天。“搬下城里后,年輕人好掙錢,也好找對象了。現在后生們找對象,女方要是一聽說縣城沒樓房,連面兒都不見。現在不愁了。”他們熱情地說。

今年51歲的崔女士全家住在99.8平米的三室一廳,房子采光、通風都很好,衛生間、廚房收拾得很是利落,放在陽臺上的幾件農具,還能體現出移民搬遷的特征。丈夫在城里搞建筑,打工一天能收入一百元左右。為方便母親出入,她花一萬多元購買了同單元一樓的車庫,可以很方便地照料母親。在她看來,母親晚年住進城里,也算是讓老人家享了福。

2001年至今,垣曲縣有103個山莊窩鋪、3740戶、1.485萬人實現了移民搬遷。移民搬遷是扶貧開發工作的硬骨頭,省扶貧辦主任王立偉說:“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做起來難度較大,有的地方不愿搬遷,垣曲縣卻把這項工作做好了。只有百姓接受了,工作才算是做好了,如果百姓不接受,工作就是有問題的。”

那么,柳本星是如何啃這塊硬骨頭的呢?

在解決樂堯村的搬遷中,柳本星、趙義亭倆人曾連續三天三夜分頭做群眾的思想工作。但有對老夫妻,就是故土難離不愿搬,趙義亭為難了,柳本星告訴他:“你把他們看作是自己的父母就有辦法了。”隨后,柳本星親自坐在老人家的坑頭,和老人交談到深夜,終于做通了老人的工作,實現了全村的圓滿搬遷。

縣人大主任郭儒社聯系的村是歷山鎮文堂村,他用了一年半的時間開展工作,但受思想觀念制約,村民始終形不成統一意見。柳本星知情后,便在全縣的移民安置點中選取了幾個有代表性的,領著文堂村的干部和村民代表去參觀。后來,全村要求扶貧搬遷的群眾多達90%。項目批準后,該交的費用村民一分沒拉。

移民安置,既需要解決人的問題——愿意挪窮窩,地的問題——往哪里搬,還需要解決房的問題——讓群眾住得起、住得好,同時還不能不考慮產業的問題——能致富。工作稍有不慎,群眾利益就會受到損失。

現任華峰鄉黨委書記李海勇記得這樣一幕:2004年他擔任蒲掌鄉副鄉長時,洼里村有12戶、53口人涉及搬遷,柳本星從一開始的選址、規劃就和鄉鎮兩委一起研究討論,以形成最佳方案。到了放線開工之際,沒想到柳本星再次趕來,指出原規劃中沼氣池建設存在問題,并立即組織討論、修改規劃,還手把手地指導放線。“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柳本星這種細致踏實的工作作風,給從事鄉鎮工作的李海勇很深的啟發。

距縣城56公里的解峪鄉原中村,2012年搬遷的47戶已喬遷新居。村委會主任郭忠良介紹,村民搬離前,柳本星就往村里跑了3次,搬到城里后,又經常利用星期天來了解情況,詢問村民有哪些地方不適應、不方便,買房的經濟負擔有多重,家人的就業、孩子的上學問題如何解決,并根據具體情況幫忙想辦法、找出路。“俺們縣是個山區縣,一萬多人搬出來,柳主任得操多少心呀!他就是操心操得太累了,啥事情都考慮得過于周全。”郭忠良感慨道。這幾年,他總想請柳本星在縣城吃頓飯,但心愿一直未了。柳本星要么自己解決,要么就在村民家吃便飯。

垣曲縣移民安置房每平米低于市價五、六百元,最近幾年,每年都有幾百套安置房竣工。為了以移民指標便宜買到一套房,和柳本星是中學同學的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裴水生曾向他表示了自己的想法,柳本星說:“扶貧工作是高壓線,真的碰不得,這件事我真的做不了,如果你符合條件,我一定幫你。”當時,這位老同學覺得柳本星真有點不近人情,柳本星去世后,說起這一幕,裴水生由衷地說:本星堅持原則、不徇私情,做得對、做得好。

為防止安置房的倒賣,不給投機者提供牟利空間,柳本星還獨創了一個辦法,即將安置房的房產證由縣扶貧辦保管5年。群眾需抵押、貸款,可從扶貧辦暫借,用完還需還回。

入農家溝通思想,開大會討論方案,去工地查看進度,赴新村傾聽感受,建制度防漏補缺……在移民安置中,柳本星總有忙不完的事,總想盡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總想把每一筆錢花得最值。當搬出山旮旯兒的1.5萬名村民已經或正在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時,柳本星,卻已與他們陰陽兩隔。

雨夜來電遏災情

興建于2006年的燕鑫薯業,現在是垣曲縣的龍頭企業,擁有紅薯基地2000畝,農民每種一畝就能收入1800—2000元。談到企業的由小到大,董事長臺燕波,這位走南闖北的男人幾次落淚。從取得土地到審批手續,從基地培育到產品規劃,只要企業有困難,柳本星便總能想辦法解決。

企業建立后,基地規模很不理想。如何讓更多的農民自愿種紅薯?臺燕波犯了難。柳本星安慰道:“沒問題,這個問題能解決。”垣曲距河南近,氣候也相似,柳本星和臺燕波一同外出考察,引回紅薯優良品種,并免費向農民提供秧苗,請來專家進行培訓。種植規模剛解決,產品品種和銷路又成了問題。柳本星建議增加產品種類,以減少市場風險,推薦開發紅薯休閑食品。為拓展銷路,他們一起出差十多次。晚上住宿,倆人登記一間便宜旅館,吃飯就更是咋簡便咋來:“在太原出差,我們吃遍了羊雜割、刀削面;在運城出差,我們吃遍了羊肉泡饃;到了西安,我們就吃面皮。他幫我辦事,從來沒進過大飯店,一是知道我辦企業不容易,另外,行程緊張,確實也沒時間。”

最讓臺燕波難忘的,是去年6月雨夜的一個電話。那天晚上11點多,已經睡著的臺燕波接到柳本星的電話:“外面雨下得挺大,你趕緊看看廠子有事沒?”

放下電話的臺燕波既感到溫暖,又覺得會不會是柳本星想多了,但他還是不放心,給看門的保安打了電話。由于廠區地形低,已連續下了一個多小時的大雨從四周匯聚到廠區,流入了保安值班的房間。大雨沖毀了廠區院墻,淹沒了變壓器,全廠停電一片漆黑。臺燕波趕到時,水還是齊腰深。

“要不是那個電話,我的廠子得受多大損失?柳主任真是連我們自己想不到的心都操。”臺燕波連連感嘆。

后來,柳本星給燕鑫薯業爭取到了8萬元補助,臺燕波重砌了院墻。在此后的發展中,柳本星共為企業解決資金400多萬元。

為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有兩個春節,臺燕波拿了5000元進了柳本星家。第一次,柳本星沒生氣,只是在他掏錢時,把他推出了家門;第二次,柳本星動怒了:“你要是再這樣,以后就別來了!”從此,臺燕波就斷了給柳本星送禮的念頭,只是在每年正月,柳本星從老家回到垣曲上班,會在臺燕波家里吃頓飯。

“你說,天底下咋就有這么好的干部呢?好人咋說沒就沒了呢?”說到這里,臺燕波又一次低下頭,抬起胳膊擦淚。

據了解,僅“十一五”期間,垣曲縣扶貧辦就扶持了6家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果、菜、煙、菌、桑、畜六大主導產業,目前這些企業已成規模,并帶動了16萬農民從業增收。

犧牲雙休入村戶

3月18日下午,在“向柳本星學習”的座談會上,華峰鄉黨委書記李海勇這樣說:“去年底,我到華峰任職,短短幾個月里,我在到農戶家走訪的過程中,發現很多老百姓都能直接叫出柳本星的名字,我非常震撼。這就是真正的雁過留名。”

這些年來,柳本星的辦公室里,接待過很多家境貧困的群眾。在很多人眼里,他“總是笑著,脾氣很好”,因著這個口碑,找他的人越來越多。

一次,厲山鎮一位殘疾人拄著雙拐,到縣扶貧辦打聽貧困大學生上大學的補助。交談中,柳本星了解到,這位殘疾人的家庭十分困難,全家僅靠妻子在縣城二中打零工做保潔維持生活,兒子當年考上大學,家人很為學費發愁。柳本星讓他留下相關信息,告訴他補助下來后,一定會按照政策標準補助他家5000元。交談結束時,柳本星掏出200元,說:“大熱天的,讓你跑這么遠是我的失職。這200塊錢是我給咱娃拿倆路費。”

柳本星有個習慣,不管誰來辦公室,他都是對方一進門就握手、讓座,事情談完了再握手送出。這一次,送出辦公室的柳本星并未返身,而是護送著這位殘疾人從四樓下到一樓。沒過多久,5000元補助便打到了這個貧寒家庭的賬戶上。

扶貧要扶真貧,真扶貧,在這點上,柳本星對自己有點苛刻。他甚至認為,讓人家找上門來,說明他工作還不到位,因此,只要得空,他就“往下跑”——下鄉入戶。而擁有23萬人口的垣曲縣,扶貧辦只有9名工作人員。于是,柳本星就總是步履匆匆、風塵仆仆。

“柳主任走路很快”,這是他給大家的印象。對柳本星來說,下鄉路遠,不是問題;路險,也不是問題。有一次,去解峪鄉和平村調研時,雨大、路滑,車輛險些翻溝,車上的同事都說“還是回吧,別往前開了”,他卻說“老百姓盼著咱去,指望咱為他們辦事哩!走,咱們走著去”。最終,一行人步行十幾里入村,進村時,個個成了泥人。

2006年,經過選址、規劃、建設后,蒲掌鄉洼里村的易地安置項目接近尾聲。當時一卡通還沒辦下來,扶貧資金需由縣財政轉移到鄉財政,12戶農民再到鄉財政領取。柳本星在和鄉鎮協調后,把錢先取出來,和鄉鎮干部進村入戶,親手送錢到戶。在入戶交流中,柳本星又掌握了搬遷戶對這項工作的更多反饋。這種變農民上門領為干部入戶送的做法,節省了農民的時間,體現了黨的溫暖,也為后來其它村莊的易地扶貧搬遷積累了經驗。當時在蒲掌鄉任職的李海勇親歷了這一幕,深覺“對自己觸動很大,對自己后來的成長影響很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凡和柳本星熟悉的干部,都知道他有這樣一個習慣——雙休日下鄉,就連裴水生也多次被拉去,以至于有些村民認為裴水生也是搞扶貧的。和柳本星并肩戰斗了18年的趙義亭,雙休日就更是難得休息,年頭久了,自然也適應了這一生活節奏。周一至周五,他們要么去省、市跑項目、做考察,要么在單位處理事情,六、日雙休,就成為他們了解群眾疾苦、幫群眾排憂解難的寶貴時間。記者在垣曲采訪期間,看見頭幾天穿正裝的趙義亭,周六早晨換了深藍色的運動裝。原來,這天他又要下鄉,這身運動裝,正是他的下鄉服。只是,現在下鄉,他的身邊少了柳本星。和一個人配合默契地一起工作那么多年,柳本星的離開,讓趙義亭直到現在還難以適應。

采訪中,面對記者“柳本星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的提問,趙義亭這樣說:“其實說起來,他也是個平凡的人,我們扶貧辦做的就是平凡的工作,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把能爭取的項目、資金爭取到,把該做的事情做扎實,把該幫的人幫到位,這就是我們的職責。柳主任與一般人不同的是,他這個人心腸好,見不得群眾為難,做事又認真,總想做得完美。這也是性格決定的。” 趙義亭這真摯、樸實的話語,可謂言簡意賅,是對柳本星情商的高度概括。做農村工作,尤其搞扶貧,確實需要高情商。

柳本星在任的15年間,為垣曲爭取了上百個項目、兩億多資金。2013年底,垣曲縣人均純收入達到4794元,在貧困線標準提高的情況下,貧困人口減至4萬余人,比他剛上任時減少了一半。

在“向柳本星同志學習”的座談會上,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計財處處長宋坤政這樣說:“垣曲縣是省定貧困縣,卻享受的是國定貧困縣的支持,為什么?就是因為本星同志能把垣曲的貧困狀況充分反映出來。他經常給我們講垣曲發展的困難,講垣曲百姓的不容易。他是用感情打動了我們,我們要不幫他,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因時間緊張,自家的事情柳本星常無力顧及。前幾年,80多歲的母親身體不好,是他的弟弟陪著去西安、太原做治療,治療結束后,他才接母親來家住了一段時間。一個星期天,他正準備給父親過生日,得知樂堯村的整村搬遷中出現困難,個別村民以運料車太重會壓壞自家門前路面為由設置路障,他放下電話便趕赴現場、解決問題。

總是微笑著的、喜歡下鄉的、走路很快的柳本星,就像一只飛在城鄉間的蜜蜂,不知疲倦、不求索取,把富裕、方便留給了垣曲群眾,把黨的溫暖、扶貧的情懷傳播到百姓心頭。而今,他已停下了匆匆的腳步。

淡泊名利能“三讓”

由于工作成績突出,2001年以來,柳本星領導的垣曲縣扶貧辦,多次榮獲山西省扶貧開發成績突出單位、運城市扶貧開發先進單位、全縣目標責任制完成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2011年,他當選中共垣曲縣委委員,2012年,經垣曲縣人民代表大會全體代表選舉,他又榮獲“人民公仆”榮譽稱號。陳立社告訴記者:“縣委委員這個榮譽分量很重,得有過硬的工作業績和很好的群眾基礎才能當選。運城市各縣的扶貧辦主任中,只有本星是縣委委員,可見縣委、政府對他扶貧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在垣曲縣,還流傳著柳本星的“三讓”:

讓車。柳本星坐的車很破,為了支持扶貧工作,縣政府想給他配個越野車。他卻對縣長楊彥康說:“按照標準配一個,我就滿足了,不要超配,給縣里抹黑。”

讓錢。由于在全縣發展核桃林產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2012年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縣政府計劃撥付給扶貧辦50萬元辦公經費。柳本星說:“縣財政不寬裕,給我們30萬就足夠了”。

讓位子。2012年干部調整時,縣委、政府準備安排柳本星到一個政府組成部門擔任主要領導職務。征求意見時,柳本星這樣說:“扶貧的四大工程還在攻堅階段,我不能走。”

給而不要,做到“三讓”不容易。與當今一些領導干部受賄索賄、跑官要官的表現相對照,柳本星的“三讓”,體現了真正的共產黨員對黨忠誠、公而忘私的政治品格,樹立了扶貧干部攻堅克難、無私奉獻的崇高形象。在垣曲,眾多的黨員、干部從他身上看到了新時代的焦裕祿形象。

逝前情系未了事

長期勞累、飲食無規律,加上頻繁的工作應酬,近幾年,柳本星時常感覺胃難受,幾元錢一瓶的胃藥便總帶在身邊,難受時吃上兩片就管用。縣扶貧辦的多名工作人員說,近兩年柳本星已很少飲酒,但飯量還很不錯,精力也充沛,大家都覺得,他只是胃不好而已。沒有人想到,走路快、思維敏捷、周末都要下鄉的柳本星,已患多種癌癥到晚期。

2013年9月10日,垣曲縣人民醫院的檢查報告出來,醫生建議柳本星去省城治療。臺燕波說:“我和柳主任去太原時,他可能已經大致明白了病情,一路上表現得很淡定。到了太原,我們住在省腫瘤醫院附近的小旅館里,房費只有80元。檢查時,醫生讓做核磁,為省錢,他只做了一張x光片。”

趙義亭說:“柳主任上午從縣醫院檢查回來,下午還到單位安排工作。他跟我們說,去太原看個小病,過完中秋節就回來上班。”

9月17日,柳本星在山西省腫瘤醫院做了手術。沒有人想到,上了手術臺,他就再未離開病床。胃、十二指腸、胰腺、腎等多個器官皆發現腫瘤。術后病情急劇惡化,高燒不退,傷口一直無法愈合。

“傷口長不住,顏色都發黑了,里面的內臟都包不住,腎衰竭了,腿腫得嚇人。可他沒叫喚過一聲疼,也沒跟身邊任何一個人發過火。那些天,我都不敢看他的傷口。我怎么能算他的好朋友?我為什么在他胃疼的好幾年里,不懂得提醒他早點做個胃鏡?他為我的企業操了那么多心,我對他咋就像個木頭人……”向記者描述柳本星術后的情況時,臺燕波難過得拳頭直搗自己的胸口。

病床上的柳本星,身上同時插著6根管子,但他意識一直很清醒,仍然惦記著下一步的扶貧工作,在病床上撥打了一個又一個電話,以至于手機斷電。一天下午,陳立社接到了一個陌生號碼多次打來的電話(是柳本星妻子的手機號),最后一次接通,傳來一個虛弱的聲音:“陳主任,我是本星,垣曲還有個項目,有一批資金,我們還是要爭取的。希望市里還支持垣曲。”

接聽電話的陳立社,難以控制自己的感情:“本星,都什么時候了?健康第一,身體第一,其他的事情不要再考慮了,好不好?”

病床上,柳本星還發出了一條條短信。他自己不能編發,就讓妻子拿著手機,他自己用手指點著,由妻子給相關人員發出。“我已經給省辦聯系過了,你抓緊時間打好報告,到省辦辦理有關手續”,這是趙義亭收到柳本星的最后一條短信。

柳本星住院期間,省、市扶貧辦領導,縣委政府領導都曾前去探望。趙義亭在醫院陪護了10多天,后來還是柳本星硬把他攆走的:“醫院有醫生、護士,你趕緊回家去,家里事情離不了人。”柳本星說的“家”,就是單位。

政聲人去后

2013年10月21日,手術后的第34天,柳本星去世,年僅51歲。

“本星生命彌留之際我在醫院,垣曲很多干部群眾給我打來電話,一定要讓他回垣曲。”副縣長王小虎說,那時他的壓力很大,是讓本星回到臨猗縣老家,還是應垣曲民意,好好安葬這位將生命奉獻在山區垣曲的外地人,他左右為難。最終,柳本星還是魂歸故里。一來,他上有年過八旬的父母,下有未成家的兒子;二來,柳本星本人也不愿給垣曲添麻煩。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想的,還是別人。

金秋十月,他靜靜地走了。留下了20萬畝挺立山間的核桃樹,留下了1.5萬喬遷新居的搬遷戶,留下了能帶動農民致富的龍頭企業,留下了 110個經過培訓找到工作的農民工,留下了正改變貧困面貌的父老鄉親,也留下了“本星扶貧精神”。

峨眉低垂祭忠魂 蒼天落淚

黃河嗚咽思英靈 大地同悲

好黨員 好干部 好公仆

好兒子 好丈夫 好父親

陳立社說,這兩幅張貼于院門、靈堂的挽聯,雖經集體精心構思,卻還是難以盡意。

山西省扶貧辦主任王立偉送來花圈。主持追悼會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垣曲縣委原組織部部長李永輝幾度哽咽。

這次追悼會上,還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幕:每隔一會兒,就有幾個農民模樣的人,急匆匆地走進院里、來到靈堂前,默默地點燃香火,恭恭敬敬地磕頭。面對著柳本星的遺像,他們不時抬起粗糙的手擦掉淚水。

他們中,就有解峪鄉原中村主任郭忠良,那天,他是拄著雙拐趕來的。他之前在村里修渠時不小心砸傷了左腳,得知柳主任不在的消息,便立即與其他幾位村干部找了一輛車,一路打聽著趕了過來。出殯時,他拄著雙拐一直送至墳頭。郭忠良介紹,那天,由垣曲各村自發趕到臨猗送柳本星最后一程的農村干部或農民,至少有二三十位,他們中,有的是已經移民搬遷的,有的是通過產業扶貧已脫貧致富的。

這次追悼會上,有一個特別的花圈,它是新加坡一家慈善組織的負責人謝先生托宋坤政送來的。2006年,謝先生考察了不少地方后,最終決定讓他的投資幫助垣曲縣上洼村重建新村。原因不僅僅是這里條件的確很艱苦,還因為柳本星的愛民之心、敬業精神讓他感動至深。謝先生告訴宋坤政,下次來中國,他一定到柳本星墳前親自祭奠。

柳本星走后,垣曲縣委、政府把后事安排得很好,這讓每一個肯付出、想干事的干部,體會到了黨組織的溫暖。

柳本星走后,趙義亭接任垣曲縣扶貧辦主任一職。作為領導,柳本星后繼有人,帶出了一支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業務精通的扶貧干部隊伍。

2014年2月18日,中共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作出《關于開展向柳本星同志學習的決定》,要求全省扶貧系統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迅速開展學習柳本星先進事跡的活動。

2014年3月中旬,垣曲縣成立了“柳本星先進事跡宣講團”,趙義亭是5個成員之一。在他們的講述中,臺下很多干部、群眾流下了淚水。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面對這一用生命呈上的扶貧答卷,我們心中會產生怎樣的波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午夜视频日本| hezyo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jizz|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4页| 免费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久久www视频| 欧美精品不卡| 久久国产拍爱|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日本欧美精品|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伊人久综合|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a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av永久|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538国产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久久精品视频一|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视频只有精品|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国产玖玖视频|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 欧美一道本| 激情视频综合网|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日韩第九页|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欧美区国产区|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在线免费a视频| 国产自在线播放|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91视频99|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