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艷+陳曉川
一、我國林業產品涉美“雙反”案簡介
2014年3月27日世貿組織認定,美國商務部在2006年至2012年間對華發起的25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未能進行避免雙重救濟的稅額調整,違反了世貿規則。至此,中美雙反貿易爭端取得了全面勝利。然而,美國是否能夠停下雙反的步伐還是一個問題。例如,2007年7月到8月間,美國在不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國家的前提下,對來自中國的四種產品征收了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針對這種做法,中國利用世界爭端解決機構進行了抗辯,世貿組織于2011年3月發布了美國的做法存在雙重救濟的報告,而美國在此后卻又提起了多起雙反訴訟。據此可以推測,美國對華雙反調查不會停止,政府的作用也是杯水車薪。2010年之前,美國對華雙反調查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鋼鐵行業,而現在開始擴展到光伏和林產品等行業。短短兩年之內針對林業產品的雙反調查就有兩起。
案例1:2010年10月,美國地板企業聯盟要求美國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對我國169家企業銷往美國的多層木地板發起“雙反”調查,此次雙反案的調查期為2009年整年和2010年4月1日-2010年9月30日,我國大自然、美麗島、辛巴等知名地板企業都位列其中。2010年10月6日,為了選擇強制應訴企業,美國商務部對我國發出了數量金額調查問卷,要求我國林產品出口企業于12月16日前提交答卷。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所宣布的產業損害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出口到美國的多層木地板對美國林業產業造成了實質損害”。2011年2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提交的答卷確定了3家“雙反”調查強制應訴企業:上海偉佳家具有限公司、浙江良友木業有限公司和浙江裕華木業有限公司。2011年3月23日,反補貼初裁結果出來了,浙江裕華和浙江良友取得了零稅率的好結果,上海偉佳公司被迫繳納2.25%的稅率,其余的166家企業被迫繳納27.01%的稅率。2011年5月23日,反傾銷調查初裁公告顯示:浙江裕華和浙江良友同樣取得零稅率的好結果,非強制性但積極應訴的73家企業被迫繳納10.88%的稅率,其余未回應調查的企業被征收高達82.65%的懲罰性關稅。2011年6月27日,美國商務部又修訂了這一初裁結果,將三林集團被迫繳納的10.88%稅率改為0%,將對未應訴的企業的懲罰性稅率降低至27.12%,而積極應訴的73家企業將獲得6.78%的加權平均稅率。
案例二:2012年9月,硬木膠合板公平貿易聯盟要求美國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對我國出口到美國的硬木和裝飾用膠合板發起“雙反”調查。根據申請書提供的統計數據,2007年我國出口至美國的復合木地板金額約有0.73億美元,2008年出口額約為1.48億美元,2009年出口額約為1.1197億美元;2009至2011年,我國出口至美國的硬木和裝飾用膠合板的金額分別為5.23億美元、6.13億美元和5.97億美元。此申請當天就予以立案。2012年9月2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損害調查問卷后,我國林業行業協會立刻召開緊急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號召相關涉案企業積極地答卷和應對。2012年10月18日,美國商務部根據答卷開始進行“雙反”調查,涉案產品的總價值約為6.16億美元”。2013年3月3日,反補貼調查初裁結果顯示,除三家強制應訴企業(臨沂東方金信經貿有限公司、臨沂圣福源木業有限公司、上海森大木業有限公司)的反補貼稅率為0%外,沒有積極應訴的15家膠合板生產企業被迫繳納27.16%的稅率,剩下的幾百家企業都將被迫繳納22.63%的稅率。2013年4月30日,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正式被公布,結果顯示兩家強制應訴企業獲得了零稅率的好結果,另外101家有積極應訴的企業的獲得了22.14%的加權平均稅率,其余的沒有積極參加問卷調查的企業被征收高達63.96%懲罰性關稅。不過,2013年11月5日,從美國傳來喜訊,歷時1年多的美國對華硬木裝飾膠合板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終于塵埃落定,終裁調查以無損害結案,這意味著美國將不會對中國產硬木裝飾膠合板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懲罰性關稅。
二、兩起林業產品涉美“雙反”案的區別
(一)雙反調查前我國林業企業發展狀況不同
與美國林業企業萎靡不振的狀況不同,近幾年,我國的林業產業發展迅速,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特別是在2011年有了重大突破。從國內狀況來看,2001年,我國林業總產值只有4090億元,到2011年該值突破3.06萬億元。據海關統計,2011年的林產品貿易額高達1204.5美元,比2001年增長了54倍;到2011年底,全國規模以上的林業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15萬家,產值占到全國林業總產值的70%以上。到2011年底,我國的主要林產品產量則躍居世界第一,紙和紙板產量躍居世界第二。
(二)美國的打擊力度不同
2011年我國林業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是美國對我國發起二起雙反調查的主要原因,同時也使得美國對我國林業產業打擊力度加大。從涉案企業的數量來看,第一起案件中,美國對我國發起雙反調查的企業只有169家;到第二起案件,該數量就增加到了幾百家。從調查的產品來看,第一起案件調查的產品為多層木地板,是一種使用范圍比較廣、價格適中的產品;而第二起案件中的產品不僅包括了比較普通的裝飾用膠合板,還包括了稀少而昂貴的硬木。
(三)積極應訴企業數量不同
兩起林業雙反案中企業應訴的數量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第一起案件中,涉案企業總共有169家,只有75家企業進行了積極應訴;而第二起案件中,涉案企業多達幾百家,只有15家企業沒有積極應訴,積極應訴的企業數量遠遠多于前一起案件中的企業。目前“雙反”案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在面臨雙反調查時,很多企業往往因其調查力度大,準備不足或者沒有準備而放棄應訴。縱觀我國雙反案件的審理不難發現,積極應訴是成功應對雙反調查的關鍵,若沒有堅定立場,不能積極應對,那么我們將繼續遭受不公平對待。endprint
(四)行業協會參與力度不同
這兩起案例還有個重要區別在于林業行業協會的參與度。第一起案件中行業協會完全沒有參與,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因此,涉案企業被征收了較高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而在第二起案件中,林業行業協會在發布調查問卷伊始就召開了緊急的會議,號召涉案企業積極應對,并在應訴階段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林業行業協會的參與是企業積極應訴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成為了涉案企業的堅強后盾。因此,面對“雙反”調查的時候,行業協會如果能積極發揮中間溝通樞紐的作用,鼓勵引導企業利用各種救濟機制來對抗,就能夠維護本行業內部的利益,做好企業的“保護傘”。
(五)終裁結論不同
正是由于兩起林業企業涉美雙反案在處理問題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它們的終裁結論也有著重大的區別。第一起案件中,只有一家企業未被征稅,大部分企業都被征以6.78%或27.12%的懲罰性關稅。而第二起案件中,終裁的調查結論是,我國林業產業對美國不存在損害,因此,不會被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懲罰性關稅。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應訴企業數量的不同和行業協會參與力度的不同,才導致了這兩起林業產業終裁的結果存在如此大的區別。
三、我國林業企業應對美國“雙反”的策略
(一)推動企業合并,培育集團化企業主體
針對林業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的特點,林業企業應該迅速聯合起來,通過合并或兼并,形成一個規模比較大的林業集團。例如,中國林業集團就是一家集營林造林、林產品加工和貿易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林業企業,下轄6家境內子公司和2家境外獨資和控股企業。企業的生產鏈貫穿林場開發、林木種子培育、林產工業、林業物資、林產品經銷、林產品進出口、森林旅行等幾乎所有的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因此,在眾多生產經營領域具有較強的實力和優勢,同時在國際經濟合作與市場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正是因為中國林業集團的地位,在兩次的林業雙反案中,美國都沒有將其列入其中,這對我國其他林業企業應該有所啟示。
(二) 發展境外投資,實施“走出去”戰略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國的林業出口額逐年遞增,也是林業企業面臨雙反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減少出口,同時又不至于減少產能,唯有通過購買、租賃、聯營、合作等多種形式開展境外林業投資。事實上,有些林業企業通過境外投資,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1998年,江蘇勝陽木業在幾內亞投資2500多萬元建立了兩條生產線,并在喀麥隆和阿聯酋分別建立了中華貿易公司與勝陽貿易公司;2001年又在阿聯酋建立了2萬米的生產線,從而使得該企業躋身全國木業五強。2013年,中國林業集團就在新西蘭購得17萬畝林地,預計到2045年林地總出材量可達到700萬立方米,這對企業的國際化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建立信息預警平臺
林業企業建立信息預警平臺的作用在于防患未然,無形中為林業企業未來發展提供了很多幫助和規避諸多麻煩。林業企業可以收集整理好國外競爭企業的經銷狀況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信息,然后從本企業和國外競爭企業兩方面設立出口價格和出口數量的信息預警平臺。林業企業在出口營銷中要有反傾銷和反補貼意識,林業企業通過掌握到的出口國市場行情來調整林產品出口策略,包括林產品出口價格、林產品包裝、出口市場調整等策略,在林產品質量合格的前提下把握好林產品出口價格的合理底線,以避免在出口市場出現惡性競爭、相互傾軋、低價傾銷等現象。
(四)增強法律知識,建立自己的律師團隊
由于國際環境的變化,可以預期到雙反案件的數量會上升,案件也會越來越復雜。因此,了解國外相關法律的重要性日益加強,對反傾銷法和反補貼法的使用也日益增加。企業要密切地關注和搜集各國最新消息,如各國法律制定和調整,隨時作好訴訟、協商和解決的準備。林業企業還要有自己的雙反律師團隊,雇傭律師是企業解決與貿易伙伴貿易爭端的一個明智選擇,尤其是與數量眾多且經驗豐富的美國律師團隊打交道時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即便存在資源匱乏和經驗不足等不利條件下,一支強有力的律師團隊將是我國林業企業在國際訴訟中扭轉乾坤的密鑰。
除此之外,還應該引進或培養貿易人才,當然也要加強外語能力,尤其是英語的能力。
(五)快速決策,積極應訴
浙江裕華木業有限公司的案例告訴我們,成功來自于積極應訴。面對國外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時,我國林業企業應積極應訴,聯合企業,團結一致,收集抗辯資料、聘請律師、準備應訴。積極應對美國“雙反”調查的企業,盡管付出了一些代價,如高昂的律師費等,但是大多數企業會贏得好的結果,如被裁定“雙零”稅率,或者被征收較低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等,而不敢應訴的企業一定會被迫繳納超高的懲罰性關稅。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打國際官司也是一種宣傳企業自身的廣告,所以企業一旦遭遇“雙反”調查,要快速決策,積極應訴,而同行業的其他企業此時此刻也要挺身而出,同舟共濟,共度難關。
(六)尋求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幫助
企業要想規避雙反調查,就必須對林產品的出口狀況進行實時監測監控,并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海關預警監測機制。自1980年以來,我國海關已經全面采用了國際標準實施海關統計,其統計方法和數據與世界各國通用的貿易統計方法一致,因此,其進出口數據完全具有國際可比性,海關完全具有建立進出口預警監測系統的基礎。林業企業就可以通過海關及時了解我國林產品的出口情況以及市場的變化信息做好執行前的預測準備,及時調整產品的生產分出口,并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此外,林業企業還要隨時關注行業協會發布的我國林產品出口價格、出口地區、出口數量和進口國的市場行情等信息,預防陷入貿易摩擦的隱患。
綜上所述,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美國對華雙反調查已經成為了最新的貿易措施。在這種形勢下,林業企業要轉變觀念,提高自身創新能力,以產品科技優勢取代產品價格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抱團”發展,實施“走出去”戰略,這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岑育青. 國際事務領導全書[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339-773.
[2]麥娜.中國產品屢遭“雙反”調查的原因分析及應對建議[J].對外經貿,2012(9):17-18.
[3]楊德興.我國林業產業應對美國“雙反”措施的策略分析[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4):124-126.
[4]楊海艷,陳曉川.美國對華“雙反”調查:貿易保護主義新態勢[J].對外經貿,2012(2):2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