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云
摘 要: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和蘇聯兩個重要社會主義國家在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帶領下先后進行了一場重大改革,兩個國家面臨的境遇基本相同,但結果卻大相徑庭。這得益于鄧小平改革理論正確指導,使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而由于戈爾巴喬夫改革理論失誤,最終導致蘇聯改革失敗。本文分別從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改革特點、內容和性質三大方面進行比較研究,從而得出經驗教訓:改革必須循序漸進,同時經濟改革是政治改革的前提和基礎,不容忽略。
關鍵詞:社會主義;改革特點;改革內容;改革性質
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改革戒急,急則不達;改革戒躁,躁則不穩。社會主義國家改革必須結合本國實際,走自己的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巨大成功;戈爾巴喬夫中了西方國家圈套,全盤西化,導致國家解體。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改革必須保持穩定,如果激進冒險,將導致國家動亂,甚至全面崩潰。鄧小平體制改革和戈爾巴喬夫改革既有聯系,又存在區別。二者在時間上相近,鄧小平改革開始于70年代末,戈爾巴喬夫改革開始于80年代中期。下面主要是就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改革區別進行分析比較研究。
一、鄧小平與戈爾巴喬夫改革特點不同
就兩個改革特點而言,鄧小平改革具有系統性、前瞻性、科學性,能經受得住實踐檢驗。鄧小平改革先農村后城市,先試點后推廣,循序漸進、步伐穩健,對中國改革實踐發揮正確作用。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取得舉世矚目成就,從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到計劃與市場關系認識不斷深化,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到科學發展觀的形成等。他促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體系形成,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提出“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1981年6月,《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明確指出:“我們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在初級階段”。這是在中國共產黨歷史文獻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與鄧小平相比,戈爾巴喬夫改革存在盲目性、片面性、急于求成。戈爾巴喬夫在政治體制改革中,冒險激進,大刀闊斧,企圖一蹴而就。
二、鄧小平與戈爾巴喬夫改革內容不同
就內容而言,鄧小平改革以經濟領域為主,主要是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城市把單一公有制經濟改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重大決策,國民經濟進入調整時期。1979年9月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允許農民在國家統一計劃指導下,因時因地制宜,保障他們經營自主權,發揮他們生產積極性。對內方面,經濟改革首先在農村地區展開。農業方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包產到戶,提高農民積極性。對外方面,擴大進口的數量及進口國范圍;改善進口產品結構,重點為技術輸入。
而戈爾巴喬夫改革以政治領域為主,全盤否定蘇聯歷史,丑化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放棄共產黨領導,實現多元化、多黨制。當經濟改革碰壁后,戈爾巴喬夫片面地認為問題出在政治體制方面,于是將改革重點轉向全面政治體制改革,提出了“人道民主的社會主義”概念。此后,隨著政治上取消蘇共法定領導地位、實行總統制和多黨制,意識形態領域實行多元化、放棄馬列主義指導思想地位,蘇聯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領域發生根本性變化,引發了蘇聯政治、經濟和民族問題全面危機。
三、鄧小平與戈爾巴喬夫改革性質不同
就性質而言,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使我國走出了“文革”后百廢待興局面。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還是改變我們社會主義制度性質,是關于改革認識上大是大非問題。我們共產黨人歷盡千辛萬苦、長期浴血奮戰所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是符合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趨勢的,具有資本主義無可比擬優越性,因此,我們必須在改革中堅持、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
戈爾巴喬夫始終持有一種偏頗的改革觀,他從未把社會主義自我完善作為改革本質屬性提出來并予以強調。他片面強調改革就是革命,是蘇聯社會發生質變理論和指導思想上的原因。
四、從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改革比較分析得出的經驗教訓
(一)改革是方向,穩定是前提。沒有穩定社會環境,改革就無從談起,將注定失敗。原蘇聯、東歐國家教訓告誡我們,改革只有逐步摸索,逐步完善,循序漸進,改革才能成功。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改革必須循序漸進,因為社會主義國家起步晚、底子薄,如果激進冒險,將導致國家迅速動亂,甚至全面崩潰。
(二)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改革必須結合本國實際,走自己的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巨大成功,戈爾巴喬夫中了西方國家圈套,全盤西化,結果亡黨亡國。
(三)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改革必須保證社會主義方向。方向錯誤,必然失敗。所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同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作斗爭。
綜上所述,鄧小平改革取得勝利是必然趨勢,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才能求得發展,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就是最好證明;然而戈爾巴喬夫過急過快,忽略實踐重要性,改革失敗。所以,改革一定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關系,尤其是社會主義國家改革。我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更不能操之過急,必須腳踏實地地朝著共產主義邁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