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摘 要:國際業務是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重要領域。國際貿易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在我國城市商業銀行中,國際業務的重要地位日益突顯出來。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已初步建立了一套運行機制,顯示了自己的特色。本文重點分析了城商行在國際業務發展方面具有的優勢,現階段國際業務的狀況,并針對發展城商行國際業務采取的對策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國際貿易;城市商業銀行;國際業務
城商行在金融業中起步不久,處于發展的初期。長久以來都處于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夾縫中生存。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的城商行開設快速發展,國內已有數家城商行上市,但在廣大的二線城市發展中仍面臨很多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商行的發展,不應僅限于本土金融業務進行發展,應該將城商行國際業務作為發展重心。
一、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國際業務的發展優勢
1.獨特的城商行的總行信息傳導機制。城商行的客戶群體與城商行的總行所在地是直接面對,客戶群體直接面對swift系統主機和外匯交易主機所在地的好處是,客戶有了直接面對外匯交易銀行總部的機會,客戶可以在第一時間利用城商行swift系統收發報文,快速獲取有關信息,拉近與國外客戶的距離。
2.有利的保障體制。由于城商行是一級獨立法人,因此,城商行具有開辦國際業務最有利的體制保障。相對于國有銀行及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其扁平化的管理架構,使得城商行在信息收集、授信評估、業務辦理、審批決策等方面,都能夠自主決策,先人一步。
3.強大的費率競爭力。城商行的費率競爭優勢是其與其他銀行競爭的殺手锏,同時也彌補了城商行自身的不足。由于城商行總行與客戶的近距離接觸,使之完全可以根據客戶的綜合貢獻率和營銷策略,并結合自身業務或資金成本自主確定相關費率和貿易融資條件,而城市商業銀行具備外匯交易中心的會員資格,對于匯率的報價能做到靈活自主,這是其他銀行所無法競爭的的實力優勢。
二、現階段我國城商行國際業務發展的狀況
1.目前我國城商行國際業務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與西方商業銀行相比尚有較大差距。商業銀行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而國際業務因其在銀行業務中經濟效益很高,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各個城商行靠國際業務的競爭來爭奪市場。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管理模式和理念的限制,城商行對國際業務的重視程度遠不及對人民幣的重視。長期以來,人民幣業務一直是城商行的業務重點,對于國際業務的發展給予重視只有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國際業務在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總量中所占比例不高。另外我國城商行進行的機構設置也是以發展促進人民幣業務為核心設置的。對于國際業務的專業從業人員的配備較少。城商行在國際業務的銀行考核體系方面,缺乏像人民幣業務那樣完善的考核指標體系。
2.業務體系復雜,成本頗高。城商行國際業務體系由諸多子系統構成,它不僅包括電訊系統,清算系統,還包括交易系統和外匯資金補給供應渠道等等。龐大而又復雜的體系構成使得費用支出不斷增加。例如城商行在在對外清算業務中,各大清算中心設置了不同幣種的清算賬戶,當清算量較小的時候,賬戶沉淀資金不多,收到的效益回報相對來說不高,因而賬戶的維護費較高,單筆借貸業務的手續費增多,造成客戶的往來扣款金額與主流國際業務銀行相比居高不下。
3.內部管理和考核機制缺乏科學性。 絕大部分城商行管理者開辦國際業務很積極,開辦后卻面臨著種種困惑,機構設置怎么合理?怎么賺錢?國際業務部開辦籌建很辛苦,從結算到信貸,從表內到表外業務的所有制度都要制定,從系統看,從核心系統、信貸系統到國際結算系統全部要改造,還要安裝個人結售匯系統、國際收支申報等外匯管理系統。
4.缺乏政策研究和避險機制。銀行國際業務的政策性和技術性遠遠高于國內人民幣業務,它與其他專業領有很高的關聯度,因而,風險的識別和控制也就往往需要更多的手段,需要實現電訊、信息、外匯資金等資源共享。但是現階段我國城商行在很多領域與全國性的銀行還有些差距,如對國際慣例的掌握和應用,對境外銀行業務的了解與研究,對外匯政策的研究與理解,解決金融糾紛的方法與手段的創新,研發和推廣新的業務品種等等。在專業人才儲備方面有很大缺口,信息對稱性發展不均衡。以上種種原因使得城商行在獲得衍生產品交易中很難具有資格,不能為客戶提供全面的增值和避險服務。
三、城商行國際業務的發展對策
1.走向全球化發展
城商行在國際業務領域想要發展壯大,靠其自身顯然實力不夠,必須借助外力,通過跨區域發展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綜合競爭能力。因此,城商行要立足于一定區域,并向其他地區延伸,設立分支機構。在區域內廣設分支網絡,在區域外則主要靠代理行或其他形式的國際業務網絡為客戶提供服務。采用這一戰略,其成功的關鍵在于給客戶提供更高的運作效率,較高附加值的貿易服務,并將國際業務服務融入其它公司業務之中,是一種比較穩健的發展模式。
2.建立“三位一體”的外匯業務經營管理體制。城商行國際業務作為主要的外匯中間業務收入渠道,其業務完成需要多個銀行網點的配合,城商行可以利用其覆蓋面廣的優勢,走全員全行辦外匯的路子。建立和完善業務處理、市場營銷、風險控制“三位一體”的外匯業務經營管理體制。形成各個相關部門分工協作的運營體系,注重對營業網點的落實情況,各分理處做好協助工作,完善外匯業務的各項職能,提高外匯業務的競爭能力。
3.積極創新,打造新的銀行產品,提升國際業務的活力。針對當前國際經濟發展的趨勢,結合我國城商行的國際業務發展狀況,大膽改革創新,提高發展動力,保證國際業務競爭能力的穩步提升。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快了國際業務水平的快速發展,加強市場競爭規范管理,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斷創新業務品種,積蓄后發力量,使外匯業務穩定中求發展,發展中求創新。注重新業務品種的營銷,尤其是對遠期結售匯和福費廷等國際業務新產品的運營,加大力度對匯率和利率走勢進行分析,擴大非貿易結算業務,持續退出新產品,健全國際業務品種。
四、結束語
國際業務是銀行業務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發展國際業務是城商行為客戶開展全方位服務的客觀要求,發展國際業務既是提高商業銀行綜合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又能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國際業務以其高收益、低成本的特點已成為中國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重點。
參考文獻:
[1](意)G. 甘道爾夫等.《國際經濟學》, 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11月
[2] 張亦春,王先慶. 國際投機資本與金融動蕩[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