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述了金融管理與服務的重要意義,對金融業在現階段面臨的金融風險展開淺析,并提出了金融管理與服務在新形勢下需要做出的改善,希望對金融業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金融管理服務;風險因素;完善策略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國內金融界造成的陰霾依然存在,而對于金融企業而言,作為金融危機爆發后最直接受害者,提高金融管理水平,完善產品服務手段,進而強化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極為重要,同時也有利于國家金融安全,推動社會與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現階段存在的金融風險因素
1.金融布局以及發展過于單一,導致銀行風險增加。我國雖然在近年來對于中小金融企業給予了鼓勵和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動了中小金融機構的良好發展,然而由于國內資本市場發展的滯后性以及中小金融機構先天發育不足,國有銀行仍然支配了絕大部分的資金配置,社會投資渠道缺乏多樣性。與此同時,由于生活成本的持續上漲,民眾只能選擇銀行儲蓄。此外,企業發展過于依賴外部資金支持,如果直接融資效果不佳,唯一有效的渠道只剩下銀行貸款。因而,融資形式發展的過于單一化以及結構失衡,將導致銀行風險加大。
2.地下金融發展規模日益龐大,對金融安全造成威脅。隨著民眾物質生活的逐步改善,閑置資金也隨之增加,有不少人通過各類方法和手段針對民眾展開融資,轉而用于地下金融服務。從中小企業融資角度來看,由于難以從正規金融渠道獲取充足的發展資金,因而此類地下金融服務組織成為其尋求金融支持的主要渠道。然而地下金融服務缺乏有效監管,大部分都不合法,難以有效保障雙方權利與義務,進而對正規金融機構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甚至會對金融安全造成威脅。
3.利率風險影響。利率市場化在國內進展較慢,且受到較為嚴格的管制,商業銀行無法對利率進行自主調整,因而其系統性利率風險相對較大。而在利率市場化逐漸深入的過程中,利率波動也隨之加大,倘若金融機構缺乏有效的利率風險管理與應對能力,同樣也會面臨市場沖擊。金融產品投資者或者持有者的利益會因為利率變動而隨之波動,進而產生利率風險。金融產品是銀行資產與負債的主要形式,因而銀行在利率波動情況下受到的影響較大。
二、金融管理和服務的完善策略
1.創新服務理念,完善服務方式。當前,隨著市場多元化發展,客戶需求也呈現出個性化和多層次化,金融機構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應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市場為導向,堅持科學的經營與發展理念,秉承了解市場、面向市場、開拓市場并服務于市場的現代化經營策略,堅持從客戶利益出發,將服務工作落到實處。應對金融行業以及金融機構二者服務能力加以改善和提高,通過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來維持客戶,增加收益。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客戶意味著未來更好的發展和盈利,而只有不斷對金融管理與服務加以改善,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2.金融服務產品創新。金融行業針對客戶設計出價值凝聚形態,其內容涉及到金融操作、避險或者投資便利工具,或者上述產品上其他的附加勞動價值。在金融產品構成中,金融工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行業以往通過各種勞動服務來幫助客戶支付便利、避險以及獲利,這是遠遠不夠的。金融機構應對自身領域和產品予以積極創新,在提供金融工具產品與服務的基礎上開展咨詢信息服務與匯票、股票、支票、保單、債券以及期貨等其他金融工具的作用,推動產品服務的增值。與此同時,還應對服務環境進行優化升級,重視企業形象的提升。
3.推動金融管理創新。有效的管理才能創造出滿意的效益,才能提升金融機構的戰斗力。因此,金融機構應重視管理服務激勵機制的構建與完善,實現組織、各部門崗位、培訓與考核、流程、商業模式以及營銷方式等各環節的有效管理。積極探索成立相對獨立的小額貸款公司以及信用卡公司,設立貸款終身責任制以及風險管理一票否決制等等。同時,應改變傳統信用卡收費模式,推動信用卡發行,擴大其使用范圍,實現信用卡產品的廣泛普及。除此之外,還應推動金融技術創新,針對個人金融業務的拓展加大項目開發力度,增加科技與資金投入,力爭國內個人金融業務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電子化服務,并逐步與國際先進水平靠攏。
三、結語
對于一國經濟而言,金融是其核心和命脈所在,并主導資源配置,因而針對金融業市場風險展開分析,加以準確把握,并推動金融管理發展,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創新金融服務,有利于提高金融機構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對于維護金融安全與穩定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仲振雷.針對我國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中的思考[J].經濟視野 ,2013,(11):15-15.
[2]朱宏春.理性看待中國的影子銀行[J].南方金融,2013,(6):41-45.
[3]于利濤.淺談我國金融管理存在問題及服務創新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
[4]吳蔚藍,周龍.基層人民銀行履行金融管理與服務職能的實踐與思考[J].甘肅金融,2013,(4):51-52.
作者簡介:劉勝男(1975.09- ),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畢業于齊齊哈爾廣播電視大學,法學,本科,研究方向:金融或法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