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書君 杜玉紅 沈潔
摘 要:闡述了對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開展廣泛深入的崗位分析及畢業生就業狀況調研,結合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構建 “一個平臺、兩個融合、三個貫穿”的課程體系,努力實現學生從學校到就業的無縫對接。
關鍵詞:崗位分析;就業狀況;課程體系;改革
基金項目:本文為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立項課題的研究成果; 課題名稱:職業院校就業狀況調查研究——以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為例;項目編號:2013zcj028
本文以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為例對職業院校的就業狀況進行了調查與研究,對畢業生就業崗位進行廣泛深入的分析,從而構建更加完善、更加貼近社會需求的專業課程體系,努力實現學生從學校到就業的無縫對接。
1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從事該行業的人數越來越多,高職院校電子信息相關專業的招生規模也隨之擴大。然而在畢業生就業和企業需求之間卻出現了許多矛盾,一方面企業抱怨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面畢業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崗位。為了探求矛盾產生的原因,使畢業生都能順利就業,行業能快速發展,有必要對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分析與研究。我們以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對其近四年的就業狀況作了一下調查。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就業率的確整體呈現了升高的趨勢,但是專業對口率不高、崗位的適應度較差、預期薪酬存在差距、就業初期的離崗率較高、創業意識薄弱、工作環境的舒適度較低,而這些正是反映出了職業院校的就業狀況的質量不高。出現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單位機制不健全、學校的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有些脫節、學校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學生的職業素養較低、學生的就業期望值過高等方面引起的。其中,專業的課程設置、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是其核心問題。
2 以就業為導向實施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實施方案
2.1 構建課程體系的思路
本課題組從職業工作過程分析入手,在校企深度融合基礎上,形成“行業企
業→典型崗位→工作任務→行動領域→學習領域→課程體系”的“五步工作機制”。行業企業“調研”形成典型崗位,崗位“確定”工作任務,通過“歸納”實現工作任務到行動領域的轉換,通過“歸并”實現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的轉換,通過“轉化”實現學習領域到學習情境轉換。按照基于工作過程與行動導向的課程改革思路, 根據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重構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2.2 確立工作崗位,明確工作任務
課題組通過調研山東省電子信息及高新技術方面的相關企事業單位,走訪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將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根據能力復雜程度進行整合,形成職業能力領域,經過歸納與選擇,確定行動領域。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工作崗位和典型工作任務。
2.3 重構課程體系
根據廣泛的調研和畢業生的信息反饋,緊密結合企業和行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按照以社會需求定職業崗位群、以職業崗位定職業能力、以職業能力定課程領域的思路,并結合崗位所需的職業素質,同時根據教學規律,開發基于工作過程、工作任務的課程標準,確定學習領域需要設置的課程,重構課程體系。
打造以崗位適應能力和遷移能力為重點,面向學生職業生涯,構建 “一個平臺、兩個融合、三個貫穿”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耙粋€平臺”是以公共基礎課程作為平臺,“兩個融合”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訓相融合,“三個貫穿”是素質教育、創業能力、個性發展貫穿于整個教學中。
在確定課程設置以后,按照學生學習特點和規律及專業分層培養的模式,對這些課程的展開順序進行編排,第一、二學期完成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使學生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第三、四學期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讓學生完成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學習。第五學期通過開展專業能力拓展課程,讓學生能更順利的拿到雙證書,以及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第六學期通過綜合實訓、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為學生今后工作奠定基礎。同時將創新創業融入課堂,構建“創新與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貫穿學生在校三年不間斷,與技能核心課程形成“立體交叉”的專業課程體系,為學生就業創業打下良好基礎。
3 結語
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是高等學校的目標和根本任務,各高校應當按照育人為本的原則,從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協調發展來構建課程體系。因此,課程體系的設置應當與時俱進,以培養綜合素質好、創新能力強、實踐能力強、自學能力強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蘇波.面向職業崗位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26):61-64
[2]陳軍.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J]交通職業教育,2011,(4):26-29
[3] 陳軍,陳怡瑾.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11,(30):55-59
[4]黃亮.高職課程體系改革中的課程觀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13,(19)33-36
[5]王少剛.課程設計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J].中國大學教育,2007(8):23-25
作者簡介
許書君(1980-),女,山東聊城人,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通信與信息系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