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世明+諶貴璇

初冬時節,行走在普定經濟開發區寬闊的工業大道上,現代化的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載滿原料和產品的貨車穿梭于各家企業……在這里,熱火朝天的景象驅散了冬日的嚴寒,讓人感受到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普定縣緊緊抓住全省打造100個產業園區的機遇,以普定經濟開發區(普定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為全縣工業發展平臺,立足資源優勢,圍繞資源深加工及大宗廢棄物循環利用、特色農產品加工和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抓好園區產業布局規劃,明確園區發展定位;圍繞能源、建材、化工、冶金、有色金屬、白酒、藥品、特色農產品加工八大產業,促進各種所有制企業向園區聚集,形成一批集中度大、關聯性強、集約化水平高的產業集群。
2013年,普定縣預計實現生產總值59.1億元,同比增長16.8%。預計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69.3億元,同比增長17.7%。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億元,同比增長53.4%。
工業,為普定經濟社會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做好工業大文章
按照省委、省政府創建同步小康的核心指標要求,普定縣結合實際,提出“實現‘542,同步奔小康”的奮斗目標,即到2017年,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000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00美元。
“要實現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業化是不可逾越的必由之路?!逼斩h委書記方東的語氣中充滿了堅決。
普定縣是工業主導型經濟,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占全縣經濟總量的45%以上,工業增長速度直接影響經濟發展速度。同時,該縣屬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石漠化面積達36.7%,生態環境較為脆弱,靠發展農業,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扶貧和農民增收問題。在普定的決策者們看來,只有依靠發展工業,并通過工業發展的帶動作用,一方面提升農業現代化發展層次,另一方面擴大服務業整體規模和服務領域,促進三次產業加速發展,承載城鄉居民充分就業,使農村富余勞動力得以就地轉移,真正實現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確保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的同步小康。
值得慶幸的是,普定位于黔中經濟區核心區,安普高速公路、安普城市干道使普定進入了貴陽1小時城市經濟圈,實現了與安順的同城化。已建成通車的貴昆鐵路和在建的隆百(四川隆昌—廣西百色)鐵路、正在規劃的黃河(普定黃桶—云南河口)鐵路將在普定黃桶形成“大”字形交匯,使普定成為貴州北上重慶出西北、南下廣西廣東出海、西至云南出東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日供水6萬噸的夜郎湖取水工程,實現縣城和工業園區全覆蓋,裝機4X30萬千瓦時的安順電廠和8.5萬千瓦時的普定水電站及500千伏安順換流站,遍布縣境的通信光纜,完全可以滿足普定工業化發展的水、電、通信需要。
在機遇和挑戰面前,普定,沒有理由不做強做好工業這篇大文章。
闖出特色新型工業化之路
在“特色化、集聚化、綠色化”上做文章,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是對于新型工業化的普定解讀。
為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普定縣在發展傳統工業的基礎上,加強整合,大力推進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清潔發展的循環工業,做到既要上工業項目,提升縣域經濟實力,又要保住綠水青山,實現可持續發展。
位于普定縣的國電安順發電廠投入使用后,產生了大量粉煤灰、廢氣、廢水等。這對普定縣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影響,如何處理這些“廢物”,曾是擺在普定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大難題。
2005年,普定縣決定建設“黃桶——后寨循環經濟工業示范區”,后經市、縣共同研究,將基地升格為“安順普定循環經濟工業基地”立項建設。這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個以火電廠為核心的循環經濟工業基地。
普定循環經濟工業基地規劃總面積為28平方公里,是貴州省“5個100工程”中的100個產業園區之一。2012年8月正式被批準為“貴州普定經濟開發區”,一期規劃用地面積292.44公頃,主要發展建材、加工、能源、制造及倉儲物流等項目。
“2011年以來,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園區開工建設?!逼斩ㄑh經濟工業基地管委會負責人說,園區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嚴格按照省級開發區的規劃進行打造。
普定科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紙面石膏板的加工企業,產品主要用于建筑隔墻和天花板吊頂,據公司總經理周德明介紹,選擇在普定循環經濟工業基地建廠,主要是看中了安順電廠的廢棄物——脫硫石膏。
“脫硫石膏是紙面石膏板的主要原材料,原來在安順電廠是屬于工業棄渣,被我們加以利用后變廢為寶,讓電廠和企業實現共贏?!敝艿旅鞲嬖V記者。
該公司2008年建廠后年產紙面石膏板800萬平方米,消化脫硫石膏6萬噸,年產值達3200萬元,直接解決當地40余名勞動力就業,并帶動物流、裝飾等行業直接與間接經濟效益5000余萬元。
“現在我已經把戶口從福建遷到普定,在這里我不僅能夠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也給自己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下一步公司將加大投資建設二期工程,扎根于這塊熱土?!敝艿旅髡f。
目前,普定循環經濟工業基地已經形成了煤炭—發電—粉煤灰、脫硫石膏—水泥及新型墻材的煤電建材產業鏈,而這僅僅是普定打造循環經濟的第一步。按照規劃,普定還將逐漸形成有色金屬、冶金、清潔能源等循環產業鏈。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安順電廠三期將增加66萬千瓦的兩臺機組,在現有的120萬千瓦這個發電量上增加132萬千瓦,達到252萬千瓦,形成整個循環經濟基地最大的一個地理產業。到2015年,普定循環經濟工業基地將實現工業總產值8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23億元以上、利稅14億元以上;到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3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38億元以上、利稅24億元以上。
“變廢為寶”、“點石成金”正成為普定縣循環經濟工業基地的真實寫照,循環經濟的科學發展理論,在普定這塊熱土上踐行。
抓項目建設顯成效
近年來,普定縣圍繞安順電廠、華榮礦業、永峰礦業、向榮礦業、超宇水泥、金銘型材、黔中酒業、西秀制藥等工業企業,推動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轉變,培育了一批工業經濟“小巨人”。下一步,建成一批億元級企業、3個以上10億元級企業和1個以上50億元級企業成為普定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把工業投資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重中之重,既抓“頂天立地”的大項目,又抓“鋪天蓋地”符合環保要求的中小項目,千方百計提高工業投資比重,增強工業發展后勁,已成為普定廣大干部的行動目標。通過重點抓安電三期、直供電、電鍍、大宗商品集散物流等項目建設,普定集中力量抓大項目,通過大項目、好項目集聚各類生產要素,帶動配套產業發展,打造大產業。
為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普定實行了一事一項目,一事一政策工作機制,從項目立項到項目審批,實行全程代辦,推行“一站式服務”,為投資者和企業快速解決實際問題,切實做到認真、細致、周到服務,提高招商引資項目合同履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投產達產率。
為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普定縣還制定出臺了一個項目一名分管縣領導,一個項目一個跟蹤協調服務團隊的領導責任機制,著力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受前期工作或建設資金等影響尚未開工建設的項目,認真分析原因,力排一切困難,盡快落實環評、用地、資金等問題,確保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對進度緩慢的項目,進行專項清理排查,對排查出來的問題,立即召開項目調度會進行研究解決;對重大項目、工程要求倒排工期表,搶抓工程進度,確保項目按工期完成進度。
針對部分企業科技含量不高,競爭力不強的問題,普定縣堅持科技創新為支撐,引領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深化產學研融合,加強與重慶大學、貴州大學、中科院地化所等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引導省內外科技資源為我所用,廣泛開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動,通過學術交流、成果對接、走訪園區企業等形式,加深了解互信,達成合作協議,把普定建設成科技創新、人才創業的首選地。同時,研究出臺鼓勵和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建立企業科技創新后的補助機制,引導企業開展應用研究、試驗發展、成果轉化等技術創新活動,自主開展產品研發,培育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關聯度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骨干企業,著力造就一大批高科技企業,為新型工業化打下堅實基礎。(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