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程
飯局歷史學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飯局,莫過于兩千余年前的那場“鴻門宴”。但觥籌交錯背后暗藏的玄機、殺機卻未必是中國飯局傳統的常態。孟嘗君廣招門客,對于那些投奔自己而來的俠士,無論貴賤都與自己吃一樣的饌品。而戰國四君子,門下籠絡了食客三千,每日都會有大大小小的飯局開張——中國最早的圈子文化,就這樣誕生在夜夜笙歌不絕的飯局之中。
飯局政治學
宋太祖在公元961年,安排酒宴,召集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飲酒,叫他們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從而以飯局為契機,輕松解除了重臣的兵權。
飯局社會學
香港大食客蔡瀾先生,在“吃的講義”里說,吃的文化是交朋友最好的武器,你和寧波人談起蝤糊、黃泥螺、臭冬瓜,他們大為興奮。你和海外的香港人講到云吞面,他們一定知道哪一檔最好吃。
飯局文化學
在《禮記·禮運》里有這么一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說的就是禮儀制度和風俗習慣始于飲食活動之源。金庸武俠小說出了菜譜,紅樓也出了菜譜,幾時能將袁枚《隨園詩話》里隱藏的食譜也發掘出來?
(摘自《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