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梅
摘 要:近年來,隨著電力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設備技術性能、參數和狀態監測逐漸復雜,電廠化學監督項目測試水平和技術難度也隨之提高。以往的化學監督管理模式已不適用于新的高水平設備,電廠、電力系統必將隨著工業信息化的發展進入信息網絡化時代,實現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
關鍵詞: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M62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2-0036-02
電廠的生產安全一直是國家、行業和省公司所重視的,伴隨著大電網、大機組、高電壓、高參數、高自動化設備和集中大型化發展電源點的出現,化學監督指標控制作為電廠技術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逐漸嚴格起來。我國電廠的化學監督水平參差不齊,甚至有的電廠仍用手工方式處理報表數據,這大大影響了化學監督工作。所以,實行電廠化學監督全面信息化迫在眉睫。
1 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的研究內容
1.1 制訂標準
電廠化學監督主要有水汽、絕緣介質、油務、燃料和化學監督管理五個方面需要監督。首先要對這五個方面制訂監督標準,只有信息全部進行標準化,才能更好地進入信息化。
1.2 數據管理的信息化
在監督過程中,會得到大量的數據,如果不能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則會白白浪費,所以要實施數據管理信息化。通過信息處理系統處理和分析數據,并由化學監督人員對結果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可以得出每臺新型設備的健康狀況和運行狀況,保證其更加安全、穩定運行。
1.3 專業業務管理的信息化
在電廠工作中,化學監督的專業業務表現在原水預處理系統、凝結水處理系統、補給水處理系統、爐內加藥系統、制氯系統、制氫系統、在線化學儀表檢測和設備管理等方面,這些系統都要求制訂具體的運行監督標準,并將標準書面化,這有利于化學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而設備管理則要求購買、運行、維護和更換設備時用統一的標準,并對數據實施統一管理。化學監督人員通過這些數據,合理判斷設備的運行和維護狀況。
1.4 工作管理的信息化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信息化是指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日常工作中,通過引進企業標準化管理理論,實現標準化處理化學監督管理工作,并對其進行歸納和指導,從而提高化學監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另外,還要建立化學監督網,真正實現即時網內聯系、互通有無,且能夠即時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充分發揮化學監督網的作用。
2 電廠化學監督系統的組成
2.1 分散控制系統
分散控制系統(DCS)是由多臺計算機分別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多個控制回路,同時又可以集中獲取數據、管理和控制的自動控制系統。而在化學監督工作中,按電廠的化學工藝特點,把控制系統分為若干子系統進行控制,分別為原水預處理系統、凝結水處理系統、補給水處理系統、爐內加藥系統、制氯系統和制氫系統等。
2.2 監控信息系統
通過DCS已將電廠各工藝系統分別控制,很好地提高了機組的信息化、自動化水平,但各子系統間仍各自獨立,缺乏信息共享。而監控信息系統(SIS)的使用解決了這一問題,化學監督管理人員以SIS從DCS中獲取的即時信息和歷史數據為依據,判斷主機和主要輔機是否存在故障,并通過診斷軟件分析出故障點和故障原因,甚至得出進一步處理的方法,同時還實現了化學監督管理系統的優化控制。
2.3 管理信息系統
MIS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件、軟件和其他辦公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存貯、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它以企業戰略競優、提高收益和效率為目的,同時支持企業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和基層操作。將MIS應用到電廠化學監督信息管理中,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數據,合理規劃生產管理流程,實現以人為本、計算機輔助管理決策,提高電廠經營效益。在日常工作生產中,各部門之間通過MIS建立的數字化傳輸網絡進行大量的信息交流,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進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系統總體設計
3.1 信息化理論
建立電廠化學信息化,首先應確立統一的化學監督標準,通過對數據管理、專業業務和管理工作三方面信息化,從而實現化學監督的信息化。同時,將其他學科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工作中,把企業內部成員所積累的技術和經驗通過信息系統以數字化的方式保存起來,更好地完善化學監督信息化的建設。
3.2 系統建設目標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實現的目標有以下幾點:①在企業總部建立集中式服務器,實現實時數據記錄和全公司的數據共享;②建立化學監督的標準化體系,對企業進行標準化、專業化的管理;③對數據進行量化和優化,減少報表統計和匯總工作;④實現化學監督信息的共享,提高系統中數據的利用率和系統自動化水平,減低維護費用;⑤實現化學監督的三級管理,優化流程。
3.3 系統功能介紹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包括設備管理、監督管理、監督數據、監督標準、系統配置和基礎維護模塊,具體功能結構見表1.
將設備信息作為基礎,規范標準,建立流程平臺,采用專業化的信息處理方法。該系統應具有數據統一、信息準確流暢的管理特點,設計統一所有化學監督數據的集中型數據庫,能夠快速生成報表,并對信息進行查詢和分析,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應用三級管理模式,即公司級、電力科學研究員級和電廠級。系統中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多個部門之間的信息流轉都采用工作流技術,對工作流程進行自定義和監控,提高自動化水平。另外,為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還應用了電子簽名技術,實現各部門領導和專業人員的審批。
4 結束語
作為安全生產最重要的保證之一,化學監督信息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國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還存在一些問題,并不能真正實現全廠監督網絡信息化。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真正建立統一的規范標準和技術監督指標,完善管理工作,更好地為電廠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全面提升電廠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壘.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的研究及應用[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2.
[2]陳壘,周慶捷,黃圣祥.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的研究[J].自動化儀表,2011(10).
〔編輯:李玨〕
摘 要:近年來,隨著電力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設備技術性能、參數和狀態監測逐漸復雜,電廠化學監督項目測試水平和技術難度也隨之提高。以往的化學監督管理模式已不適用于新的高水平設備,電廠、電力系統必將隨著工業信息化的發展進入信息網絡化時代,實現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
關鍵詞: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M62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2-0036-02
電廠的生產安全一直是國家、行業和省公司所重視的,伴隨著大電網、大機組、高電壓、高參數、高自動化設備和集中大型化發展電源點的出現,化學監督指標控制作為電廠技術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逐漸嚴格起來。我國電廠的化學監督水平參差不齊,甚至有的電廠仍用手工方式處理報表數據,這大大影響了化學監督工作。所以,實行電廠化學監督全面信息化迫在眉睫。
1 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的研究內容
1.1 制訂標準
電廠化學監督主要有水汽、絕緣介質、油務、燃料和化學監督管理五個方面需要監督。首先要對這五個方面制訂監督標準,只有信息全部進行標準化,才能更好地進入信息化。
1.2 數據管理的信息化
在監督過程中,會得到大量的數據,如果不能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則會白白浪費,所以要實施數據管理信息化。通過信息處理系統處理和分析數據,并由化學監督人員對結果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可以得出每臺新型設備的健康狀況和運行狀況,保證其更加安全、穩定運行。
1.3 專業業務管理的信息化
在電廠工作中,化學監督的專業業務表現在原水預處理系統、凝結水處理系統、補給水處理系統、爐內加藥系統、制氯系統、制氫系統、在線化學儀表檢測和設備管理等方面,這些系統都要求制訂具體的運行監督標準,并將標準書面化,這有利于化學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而設備管理則要求購買、運行、維護和更換設備時用統一的標準,并對數據實施統一管理。化學監督人員通過這些數據,合理判斷設備的運行和維護狀況。
1.4 工作管理的信息化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信息化是指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日常工作中,通過引進企業標準化管理理論,實現標準化處理化學監督管理工作,并對其進行歸納和指導,從而提高化學監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另外,還要建立化學監督網,真正實現即時網內聯系、互通有無,且能夠即時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充分發揮化學監督網的作用。
2 電廠化學監督系統的組成
2.1 分散控制系統
分散控制系統(DCS)是由多臺計算機分別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多個控制回路,同時又可以集中獲取數據、管理和控制的自動控制系統。而在化學監督工作中,按電廠的化學工藝特點,把控制系統分為若干子系統進行控制,分別為原水預處理系統、凝結水處理系統、補給水處理系統、爐內加藥系統、制氯系統和制氫系統等。
2.2 監控信息系統
通過DCS已將電廠各工藝系統分別控制,很好地提高了機組的信息化、自動化水平,但各子系統間仍各自獨立,缺乏信息共享。而監控信息系統(SIS)的使用解決了這一問題,化學監督管理人員以SIS從DCS中獲取的即時信息和歷史數據為依據,判斷主機和主要輔機是否存在故障,并通過診斷軟件分析出故障點和故障原因,甚至得出進一步處理的方法,同時還實現了化學監督管理系統的優化控制。
2.3 管理信息系統
MIS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件、軟件和其他辦公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存貯、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它以企業戰略競優、提高收益和效率為目的,同時支持企業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和基層操作。將MIS應用到電廠化學監督信息管理中,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數據,合理規劃生產管理流程,實現以人為本、計算機輔助管理決策,提高電廠經營效益。在日常工作生產中,各部門之間通過MIS建立的數字化傳輸網絡進行大量的信息交流,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進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系統總體設計
3.1 信息化理論
建立電廠化學信息化,首先應確立統一的化學監督標準,通過對數據管理、專業業務和管理工作三方面信息化,從而實現化學監督的信息化。同時,將其他學科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工作中,把企業內部成員所積累的技術和經驗通過信息系統以數字化的方式保存起來,更好地完善化學監督信息化的建設。
3.2 系統建設目標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實現的目標有以下幾點:①在企業總部建立集中式服務器,實現實時數據記錄和全公司的數據共享;②建立化學監督的標準化體系,對企業進行標準化、專業化的管理;③對數據進行量化和優化,減少報表統計和匯總工作;④實現化學監督信息的共享,提高系統中數據的利用率和系統自動化水平,減低維護費用;⑤實現化學監督的三級管理,優化流程。
3.3 系統功能介紹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包括設備管理、監督管理、監督數據、監督標準、系統配置和基礎維護模塊,具體功能結構見表1.
將設備信息作為基礎,規范標準,建立流程平臺,采用專業化的信息處理方法。該系統應具有數據統一、信息準確流暢的管理特點,設計統一所有化學監督數據的集中型數據庫,能夠快速生成報表,并對信息進行查詢和分析,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應用三級管理模式,即公司級、電力科學研究員級和電廠級。系統中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多個部門之間的信息流轉都采用工作流技術,對工作流程進行自定義和監控,提高自動化水平。另外,為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還應用了電子簽名技術,實現各部門領導和專業人員的審批。
4 結束語
作為安全生產最重要的保證之一,化學監督信息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國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還存在一些問題,并不能真正實現全廠監督網絡信息化。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真正建立統一的規范標準和技術監督指標,完善管理工作,更好地為電廠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全面提升電廠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壘.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的研究及應用[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2.
[2]陳壘,周慶捷,黃圣祥.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的研究[J].自動化儀表,2011(10).
〔編輯:李玨〕
摘 要:近年來,隨著電力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創新,設備技術性能、參數和狀態監測逐漸復雜,電廠化學監督項目測試水平和技術難度也隨之提高。以往的化學監督管理模式已不適用于新的高水平設備,電廠、電力系統必將隨著工業信息化的發展進入信息網絡化時代,實現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
關鍵詞: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M62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2-0036-02
電廠的生產安全一直是國家、行業和省公司所重視的,伴隨著大電網、大機組、高電壓、高參數、高自動化設備和集中大型化發展電源點的出現,化學監督指標控制作為電廠技術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逐漸嚴格起來。我國電廠的化學監督水平參差不齊,甚至有的電廠仍用手工方式處理報表數據,這大大影響了化學監督工作。所以,實行電廠化學監督全面信息化迫在眉睫。
1 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的研究內容
1.1 制訂標準
電廠化學監督主要有水汽、絕緣介質、油務、燃料和化學監督管理五個方面需要監督。首先要對這五個方面制訂監督標準,只有信息全部進行標準化,才能更好地進入信息化。
1.2 數據管理的信息化
在監督過程中,會得到大量的數據,如果不能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則會白白浪費,所以要實施數據管理信息化。通過信息處理系統處理和分析數據,并由化學監督人員對結果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可以得出每臺新型設備的健康狀況和運行狀況,保證其更加安全、穩定運行。
1.3 專業業務管理的信息化
在電廠工作中,化學監督的專業業務表現在原水預處理系統、凝結水處理系統、補給水處理系統、爐內加藥系統、制氯系統、制氫系統、在線化學儀表檢測和設備管理等方面,這些系統都要求制訂具體的運行監督標準,并將標準書面化,這有利于化學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而設備管理則要求購買、運行、維護和更換設備時用統一的標準,并對數據實施統一管理。化學監督人員通過這些數據,合理判斷設備的運行和維護狀況。
1.4 工作管理的信息化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信息化是指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日常工作中,通過引進企業標準化管理理論,實現標準化處理化學監督管理工作,并對其進行歸納和指導,從而提高化學監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另外,還要建立化學監督網,真正實現即時網內聯系、互通有無,且能夠即時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充分發揮化學監督網的作用。
2 電廠化學監督系統的組成
2.1 分散控制系統
分散控制系統(DCS)是由多臺計算機分別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多個控制回路,同時又可以集中獲取數據、管理和控制的自動控制系統。而在化學監督工作中,按電廠的化學工藝特點,把控制系統分為若干子系統進行控制,分別為原水預處理系統、凝結水處理系統、補給水處理系統、爐內加藥系統、制氯系統和制氫系統等。
2.2 監控信息系統
通過DCS已將電廠各工藝系統分別控制,很好地提高了機組的信息化、自動化水平,但各子系統間仍各自獨立,缺乏信息共享。而監控信息系統(SIS)的使用解決了這一問題,化學監督管理人員以SIS從DCS中獲取的即時信息和歷史數據為依據,判斷主機和主要輔機是否存在故障,并通過診斷軟件分析出故障點和故障原因,甚至得出進一步處理的方法,同時還實現了化學監督管理系統的優化控制。
2.3 管理信息系統
MIS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件、軟件和其他辦公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存貯、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它以企業戰略競優、提高收益和效率為目的,同時支持企業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和基層操作。將MIS應用到電廠化學監督信息管理中,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數據,合理規劃生產管理流程,實現以人為本、計算機輔助管理決策,提高電廠經營效益。在日常工作生產中,各部門之間通過MIS建立的數字化傳輸網絡進行大量的信息交流,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進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系統總體設計
3.1 信息化理論
建立電廠化學信息化,首先應確立統一的化學監督標準,通過對數據管理、專業業務和管理工作三方面信息化,從而實現化學監督的信息化。同時,將其他學科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工作中,把企業內部成員所積累的技術和經驗通過信息系統以數字化的方式保存起來,更好地完善化學監督信息化的建設。
3.2 系統建設目標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實現的目標有以下幾點:①在企業總部建立集中式服務器,實現實時數據記錄和全公司的數據共享;②建立化學監督的標準化體系,對企業進行標準化、專業化的管理;③對數據進行量化和優化,減少報表統計和匯總工作;④實現化學監督信息的共享,提高系統中數據的利用率和系統自動化水平,減低維護費用;⑤實現化學監督的三級管理,優化流程。
3.3 系統功能介紹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包括設備管理、監督管理、監督數據、監督標準、系統配置和基礎維護模塊,具體功能結構見表1.
將設備信息作為基礎,規范標準,建立流程平臺,采用專業化的信息處理方法。該系統應具有數據統一、信息準確流暢的管理特點,設計統一所有化學監督數據的集中型數據庫,能夠快速生成報表,并對信息進行查詢和分析,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電廠化學監督管理應用三級管理模式,即公司級、電力科學研究員級和電廠級。系統中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多個部門之間的信息流轉都采用工作流技術,對工作流程進行自定義和監控,提高自動化水平。另外,為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還應用了電子簽名技術,實現各部門領導和專業人員的審批。
4 結束語
作為安全生產最重要的保證之一,化學監督信息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國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還存在一些問題,并不能真正實現全廠監督網絡信息化。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真正建立統一的規范標準和技術監督指標,完善管理工作,更好地為電廠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全面提升電廠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壘.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的研究及應用[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2.
[2]陳壘,周慶捷,黃圣祥.電廠化學監督信息化的研究[J].自動化儀表,2011(10).
〔編輯:李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