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江蘇 鹽城 224001)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有著很強的實踐性.《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物理課程理念之一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并能將其運用于實踐,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更注重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易于忽略學生的實踐,有的教師自身實踐意識不強,又怎么能夠帶動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呢?因此,針對物理科技活動的特點,中學物理教師除了要具備較強的組織等能力外,還要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下面以對插排的改造過程為例,交流做一個實踐型物理教師的體會.

圖1
初中生學習了“電功率”的知識后,常會遇到求用電器實際電功率的問題.如這樣一道題目:某電水壺的銘牌信息如圖1所示,電水壺在標準大氣壓下工作.如用電水壺裝滿初溫為20℃的水,在額定電壓下將水燒開.那么:(1)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2)晚上是用電高峰時段,如果電壓下降10%,這時電水壺的實際功率是多少?(設電水壺電阻不隨溫度改變)
學生根據已知條件,會這樣解題:
(1)水吸收的熱量Q吸=cmΔt=4.2×103J/(kg·℃)×2kg×(100℃-20℃)=6.72×105J.
這是一道常見題,學生解決它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是不是可以想辦法測出用電器的實際功率?
用實驗的方法測用電器電功率,同學們會想到用電能表.筆者思考后,認為可以改造家里的多孔插座,再結合萬用表進行測量.
萬用表可以測交、直流電壓和交、直流電流以及電阻.插排又叫多孔插座,上面的插座之間是并聯的,當開關閉合時,指示燈發光表示插座通電(如圖2).

圖2
對插排進行改造,將其中一個插座與開關并聯,圖3是改裝后的電路圖.當開關閉合的時候,除了插座1,其它插座都可以正常使用;當開關斷開的時候,在插座1處接入電流表(可用萬用表電流檔),再將待測用電器接入除插座1以外的其它某一個插座,讀出讀數,即可知道待測用電器的電流,實驗中將
一只白熾燈接入電路,此時電流表示數為0.46A.當閉合開關時,將萬用表的電壓檔接入插座2或3,即可測出電路兩端電壓,測得電壓是223V.根據公式計算:P燈=U·I=223V×0.46A=102.58W,觀察到燈泡的額定功率為95W,說明實驗燈泡的實際功率略大于額定功率.

圖3
改造后的插排,并不影響它本來的功能,但是可以測量用電器的功率,是一個很好的改進.
我們發現,很多人喜歡長期將充電器插在插座上,空載情況下是否會耗電?讓我們也用改造后的插排測一測.充電器空載時是有電流的,調節萬用表旋鈕選擇合適的量程后,測出經過空載充電器的電流為5.9mA.那么,充電器空載時的功率為:P充電器=U·I=223V×5.9×10-3A=1.32W.
讓我們算一算,如果這樣的充電器一直處于空載狀態,一個月會消耗多少電?W=P充電器·t=1.32×10-3kW×24×30h=0.9504kW·h≈1度.
很多家庭,都是習慣性地將充電器長期插在插座上,殊不知日積月累浪費了不少電.在越來越重視節能環保的社會,我們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讓一個小小的充電器每個月節約1度電,每年節約12度電.
通過對插排改造的實踐,筆者深切地體會到:要做一個有思想的實踐型教師,首先就要有實踐意識,其次還要善于發現問題,勤于思考并勇于實踐.一個物理教師,不能解釋學生提出的疑問,不會換家里的燈泡,不會拆裝簡單的用電器,這樣的教師算不上是實踐型物理教師.物理教師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師,他要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才能夠帶動學生學以致用,才能更好地踐行“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陳建.中學物理教師專業能力的學科解構——基于教師專業標準的分析[J].物理教師,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