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光華,朱連珠,朱八梅,王 偉
(杭州市中醫院,浙江杭州 310007)
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化療對殺傷殘余腫瘤細胞、降低復發率、防止腫瘤向深層浸潤累及肌層或發生局部轉移具有重要意義[1,2]。吡柔比星(THP) 因具有抗癌活性強的特點已成為目前膀胱灌注化療的最常用藥物之一[3]。但膀胱內灌注化療可引起膀胱及尿道黏膜的化學性炎癥,引起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BD),部分患者因BD嚴重不能堅持灌注而易中斷治療[4]。熱敏灸療法是江西省中醫院陳日新主任醫生課題組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出的一種全新的艾灸療法[5]。熱敏點對力、光、電、磁的能量刺激不甚敏感,而對艾熱極為敏感。采用熱敏點艾灸易激發感傳,使能量到達病位和全身而較快地起效應。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本院泌尿科對30例THP膀胱灌注化療后患者實施熱敏灸療法,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納入標準:經膀胱鏡病理活檢診斷為膀胱移行細胞癌;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術畢留置三腔導尿管用等滲鹽水行持續膀胱沖洗至尿液清亮,并于術后5~7 d行首次THP膀胱灌注化療,以后每周1次,連續8周;患者意識清楚,知情同意。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59例,按照Pocock和Simon最小化隨機化法[6]分為對照組29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男21例、女8例;年齡28~94歲,平均年齡(61.0±13.0)歲;腫瘤首發病例22例,復發病例7例;單發腫瘤21例,多發腫瘤8例;腫瘤直徑0.5~3.0 cm。觀察組男22例、女8例;年齡28~95歲,平均年齡(62.0±14.0)歲;腫瘤首發病例23例,復發病例7例;單發腫瘤22例,多發腫瘤8例;腫瘤直徑0.5~3.0 cm。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情況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膀胱灌注化療護理方法 膀胱灌注1次/周,共8次。
1.2.1 對照組 膀胱灌注化療前檢查尿常規,測量體溫,患者有創傷或感染時,灌注延遲1周;女性經期或有泌尿系感染時禁止膀胱灌注化療。灌注前4 h囑患者少飲水,以減少尿液對灌注藥物的稀釋;備齊所有用物,囑患者排盡尿液,清潔會陰;配置灌注液, THP 50 mg,加注射用水50 ml,用60 ml注射器抽吸藥液,選用10~12號導尿管,嚴格無菌操作下插導尿管,操作時動作輕柔,最大程度避免損傷尿道黏膜,確認導尿管在膀胱內后,再進入1~2 cm,連接注射器乳頭與導尿管口,銜接緊密.將配置好的溶液緩慢推注入膀胱內,操作過程中觀察和詢問患者有無不適,若有尿頻、尿急時囑患者深呼吸;藥液注完后,再向導尿管內注入空氣10 ml,以免藥液殘留在導尿管內;最后,反折導尿管末端輕輕拔出導尿管,防止灌注液外濺傷及會陰部皮膚,同時協助患者每8 min更換1次體位,依次為仰臥位、左側臥位、右側臥位、俯臥位,30 min后自行排出尿液。膀胱灌注30 min首次排尿后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日排尿量在2 500 ml以上,達到生理性膀胱沖洗作用,減少化療藥物對膀胱的刺激。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于灌注后40 min患者排尿后,由護士用點燃的艾材在膀胱區懸灸尋找熱敏點實施治療。選擇膀胱區的關元、氣海、中極及其附近作為熱敏點,施灸操作時按4個步驟分別進行回旋、雀啄、往返、溫和灸,先行回旋灸2 min溫熱局部氣血,繼以雀啄灸2 min加強敏化,循經往返灸2 min激發經氣,再施以溫和灸發動感傳,開通經絡,探查出所有熱敏化腧穴后,選擇1~3個最敏感穴位予以溫和灸至感傳消失為止,完成治療的施灸時間因人而異,一般為20~60 min,1次/d,5次為1療程,至下1療程重復進行,共8個療程。
1.3 效果觀察
1.3.1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BD發生情況,根據患者疼痛的嚴重程度分為無痛、輕、中、重4度,I度(無痛):無疼痛感;Ⅱ度(輕度疼痛):下腹輕微疼痛不適,無需處理;Ⅲ度(中度疼痛):下腹疼痛明顯,有尿頻、尿急、尿道灼熱感,可忍受,藥液或尿液自尿道口溢出,但無需用止痛藥;Ⅳ度(重度疼痛):下腹劇烈疼痛,尿頻、尿急、尿道灼痛明顯,藥液或尿液自尿道口溢出頻繁,難以忍受,痛苦面容,需要止痛藥[7]。觀察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不良事件指醫護人員在嚴格遵守膀胱灌注操作常規的基礎上發生人身損害事件,例如熱敏灸后的水泡、因尿急尿頻造成的尿濕褲子、跌倒等事件。
1.3.2 評價方法 首次膀胱灌注化療后,由臨床專業人員指導患者或家屬分別在灌注后30 min、24 h、5 d進行自我評估(非暗示或誘導)。讓患者或家屬記錄每次灌注后5 d內的日平均排尿次數及夜間平均排尿次數,觀察每次灌注后5 d內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共記錄40 d的情況。

2.1 兩組患者膀胱灌注化療后BD情況 兩組患者膀胱灌注化療后均出現不同程度的BD,對照組經大量飲水后輕度或中度BD 3~5 d能逐步減弱或消失,3例重度BD患者予止痛藥物口服后均能按計劃完成治療;觀察組未發生重度BD,輕度或中度BD 1~5 d能逐步消失。兩組患者膀胱灌注化療后不同時間、不同程度BD比較,見表1、表2、表3。

表1 兩組患者膀胱灌注化療后30 min時BD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膀胱灌注化療后24 h時BD比較(例)

表3 兩組患者膀胱灌注化療后5 d時BD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排尿次數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排尿次數比較次)
2.3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觀察組3起,其中腹部艾灸部位小水泡2起、尿濕褲子1起;對照組4起,其中尿濕褲子3起、龜頭腫脹1起,經檢驗,x2=0.126,P=0.723。
3.1 THP膀胱灌注化療后不同時間出現BD的原因 THP的副作用是由于藥物透過黏膜下層的血管進入血液,并刺激該處的神經引起BD,癥狀程度與所用藥物濃度和藥物在膀胱內留存時間相關[8]。有研究證實[9],THP在膀胱中保留30 min藥物浸潤已達黏膜全程,灌注時間60 min時滲透至黏膜層以下,增加化學性膀胱炎的概率,而THP膀胱灌注保留30 min、60 min和120 min在腫瘤組織中濃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也有學者[10]指出,THP膀胱灌注保留30 min,足以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的效應,不足30 min則可能影響療效。劉玲[11]觀察比較86例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療患者分別予以保留30 min和60 min,保留30 min組尿急、尿頻癥狀發生率低于保留60 min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2 熱敏灸緩解THP膀胱灌注化療后BD的可行性分析 熱敏灸療法吸收并拓展了古代醫學家激發經絡感傳提高療效的相天理論?,F代藥理發現,艾葉具有熱力學作用,可以提高局部的氣血流量,其含有幾十種微量元素及揮發油,燃燒時藥物作用可以透達到人體的深部[12]。實施熱敏灸的關鍵是尋找熱敏點,臨床發現膀胱灌注化療后在膀胱區關元、氣海、中極附近存在熱敏點,又稱腧穴熱敏化,在上述熱敏點進行艾灸治療后BD明顯緩解。本文資料顯示,灌注30 min,因兩組均未使用熱敏灸,BD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84);而灌注后24 h、5 d時,觀察組應用熱敏灸,中重度BD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1);日間及夜間平均排尿次數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提示熱敏灸直接作用于病灶,能將熱力透入體內,達到溫通經絡,激發感傳,達到“小刺激大反應”的作用,從而緩解膀胱區的疼痛不適,減輕化學性膀胱炎引起對神經血管的不良刺激,改善患者的癥狀,降低日夜間排尿次數。
3.3 不良事件分析及對策 本組2起熱敏灸引起水泡,均因未及時調整位置引起。護士在艾灸期間經常詢問患者的感覺,觀察艾灸處皮膚的情況,當腧穴熱敏化感傳消失時應及時調整位置。本組發生尿濕褲子現象4起,都因患者來不及排尿引起,囑患者灌注后24 h內盡量在家休息,衣服應寬松合適,便于及時排尿。對照組發生龜頭腫脹1起,分析原因為導尿管拔出時灌注液濺致龜頭皮膚所致,改進方法,要求拔出導尿管時用紗布包裹導尿管,防止液體外濺。
參考文獻:
[1] 楊文增,周洪月.泌尿外科實用技術與常用手術[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67.
[2] 鄭燕芬.吡柔吡星膀胱灌注預防膀胱癌復發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7,6(6):429-430.
[3] 潘鋒君,吳小芬,朱延焱,等.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療不良反應分析[J].海峽藥學,2012,24(8):248-249.
[4] 金碧霞,劉麗霞,葉麗敏. 膀胱腫瘤患者中斷膀胱灌注治療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0,9(7):587-588.
[5] 陳日新,康明非.腧穴熱敏化艾灸新療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63.
[6] 王倩,金丕煥.動態隨機化在臨床試驗中的應用[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5,39(1):51-53.
[7] 劉禮,楊莉,黃仲秋,等.留置氣囊尿管改善吡柔比星膀胱癌灌注化療后尿道痛的研究[J].現代臨床醫學,2012,38(2):137-138.
[8] 梅紅兵,王風,常江平,等.吡柔比星術后即刻膀胱灌注聯合常規灌注預防表淺性膀胱癌術后復發的對照研究[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0,25(7):536-538.
[9] Akihiro I,Ichiro S,Makoto S.Prospective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of a single early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of pirarubicin (THP) in the prevention of bladder recurrence after nephrour eterectomy for 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the tHP monotherapy study group trial[J].J Clin Oncol,2013,31(11):1422-1427.
[10] Sugano O,Shojin,Hatakeyama T,et al.Investigation of retention time of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therapy with pirarubicin (THP)[J].Gan to Kagaku Ryoho,1996,23(9):1169-1174.
[11] 劉玲.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療保留時間的選擇及護理[J].安徽醫藥,2010,14(6):743-744.
[12] 王淑娟,蘇妝,宮菲.淺談保健灸法及其應用[J].中國老年病學雜志,2011,31(23):4739-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