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麗,王惠琴,蔡 琳,林 鴿,黃小飛,滕 英
(1.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浙江溫嶺 317500;2.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杭州 310009)
隨著高等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本科學歷護士(下稱本科護士)將成為臨床護理的主力軍。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基礎上,對自己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職業傾向,確定最佳職業奮斗目標,并為之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有研究顯示,諸多因素影響本科護士職業生涯的發展,護理本科生畢業后,只有近50%在臨床從事護理工作[2]。國外研究指出,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能夠提高護士的工作滿意度,降低離職率[3]。本調查旨在了解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狀況,探討其影響因素,為管理者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F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2010年8月至9月對臺州市3家三級醫院、12家二級醫院的本科護士進行調查。入選標準:已取得護士執業執照;臨床工作>6月。
1.2 調查工具 一般資料調查,包括性別、年齡、婚姻、工齡、初始學歷、本科學歷取得途徑、職稱、職務及所在醫院級別、性質、科室、用工性質、進修情況等;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問卷是在閱讀文獻[4-12]、多次訪談的基礎上自行設計,經4位護理專家及1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兩輪函詢,確定了問卷的6個維度,包括護理職業認知、認識自我及環境、自我職業生涯規劃、一直從事護理職業信心、職業發展、職業生涯實施與管理,含46條目,其中正向40條、反向6條,每條目從“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到“沒有考慮過”分別計為5、4、3、2、1、0分,正向條目計分5~0分,反向條目計分0~5分,總得分為各條目之和,最高總分230分,評分≥184分為好、138~183分為一般、<138分為差,得分越高說明職業生涯規劃越好。問卷重測信度為0.874,總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32,結構效度每一因子和總分的相關性大于兩因子的相關性,各因子間及與總分間的相關系數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1.3 資料收集方法 以抽樣醫院為單位,發放問卷900份,回收有效問卷816份,有效率90.67%。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法、率比、t檢驗、相關性分析、方差分析、多因素線性模型等方法。
2.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 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n=816)

(續表1)
2.2 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測評情況 816名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總分為87~216分,平均(158.04±22.11)分,其中得分≥184 分92人(11.27%)、得分138~183分589人(72.18%)、得分<138分135人(16.54%)。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各維度得分見表2。

表2 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各維度得分(n=816)
2.3 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采用單因素分析比較816名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得分與一般資料因素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得分與其工作醫院級別、醫院性質、工作科室、初始學歷、本科學歷取得途徑、婚姻狀況、職稱、職務、用工性質、是否輪值夜班、進修情況等因素之間的關系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性別、年齡、工齡、月經濟收入、是否獨生子女、工作前居住地等因素之間的關系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本科護士職業生涯總得分為因變量,一般資料為自變量,用多因素線性模型方法進行檢驗,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效應模型的變量分別是工作醫院級別、醫院性質、工作科室、初始學歷、本科學歷取得途徑、婚姻狀況、職稱、職務、用工性質、是否輪值夜班、進修情況。方差分析結果F=441.796,se=22.090,Z=20,P=0.000;顯示工作科室、進修情況、用工性質、醫院級別、醫院性質為主要影響因素,見表3,其中工作科室因素中,與內科相比,婦產科、兒科、急診科及手術室對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影響較大,其中婦產科最大(與內科比高10.509),而外科、ICU及其他科室相差不大;進修情況因素中,計劃進修護理人員對職業生涯規劃影響最大,而已進修人員影響最??;用工性質中聘用制和合同工的影響明顯小于在編人員;二級醫院影響大于三級醫院;公立醫院明顯大于營利性醫院。

表3 本科學歷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結果(n=816)
3.1 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本科護士在學歷和知識掌握上有一定的優越性,一般而言,是科室業務、技術和科研方面的骨干,易受到各級管理者的重視,在學術領域及管理崗位有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本次調查顯示,臺州地區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得分平均(158.04±22.11)分,處于一般水平,與杜曉霞[7]、蔣玉瓊[8]等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問卷各維度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護理職業認知、認識自我及環境、自我職業生涯規劃、一直從事護理職業信心、職業發展、職業生涯實施與管理。提示護理管理者應鼓勵本科護士終生學習,并對他們的工作給予支持、幫助和引導,為他們創造實現生涯目標的條件,提高其工作積極性,穩定本科護士隊伍,提高護理質量。
3.2 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
3.2.1 工作醫院等級和性質及工作科室 調查結果顯示,三級醫院的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得分低于二級醫院;營利性綜合性醫院得分高于公立綜合性醫院,其次是公立??漆t院、最后是營利性專科醫院;得分從高至低排位,前三位工作科室是婦產科、手術室、兒科,后三位科室是ICU、內科、外科。調查結果與人們的觀念不太相符,其原因可能與三級醫院護士工作任務重和ICU、內科、外科護士平時的工作壓力及工作強度大有關,尤其是ICU護士職業緊張現象普遍存在,且高于普通臨床科室[13];如果管理者平時只一味重視護士工作任務的完成和業務能力的培訓,不重視本科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可影響其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營利性綜合性醫院本科護士得分高可能與這些醫院護理管理者意識到加強本科護士職業發展管理的重要性,并盡可能完善績效考核,創造促進本科護士職業發展的條件有關。提示護理管理者,特別是公立醫院、營利性??漆t院應加強人性化管理,注重以人為本,爭取護理人力資源的投入,加強與護士溝通,積極營造愉快的工作氛圍,平時要重視對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幫助并鼓勵本科護士作進行自我職業生涯規劃,促進護理專業發展。
3.2.2 進修情況 隨著??谱o理的發展,護士更加關注個人專長在醫院能否得以發揮。本次調查顯示,未進修及正計劃進修的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得分高,表明本科護士對學習和工作有較高的期望。近年來,??谱o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護士需要通過多渠道獲取新知識,以解決臨床中的問題,提高護理水平[14]。所以管理者要為本科護士提供教育培訓的機會,可通過院外進修、院內培訓,提升護士的專業能力,激勵護士的進取心,激發其較強的核心能力[15],提升對護理工作的熱愛與歸屬感,進而產生終生承諾于護理事業的意愿[16],促進護理職業的發展。
3.2.3 用工性質 本次調查顯示聘用制18名本科護士的職業生涯規劃得分最高, 661名在編本科護士得分居中,與蔣玉瓊等[8]的調查結果不一致,可能與調查對象學歷層次不同有關,另外,可能與臺州地區目前招聘的本科護士人數少,且醫院每年通過考核提供其轉正的機會多有關。護理管理者應積極爭取更好的政策提供聘用護士專業發展的機會,鼓勵聘用護士做好自我職業生涯規劃,從而帶動合同制本科護士的職業規劃意識,促進其實現自身價值,提高職業成就感,穩定護理人才隊伍。
3.3 本科護士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對護理管理者的啟示 本次調查顯示,職業生涯實施與管理維度中,調查對象認為管理者目前為其設定了職業生涯方向僅27.33%,條目得分(2.49±1.43)分;職業生涯設計方案曾與領導有過交流僅17.89%,條目得分(2.09±1.47)分;僅35.41%被調查者認為醫院目前針對其特長進行了合理的培養或任用,27.33%被調查者認為管理者為其設定了職業生涯的方向。僅137名(16.79%)本科護士經單位繼續教育或講座學習職業生涯知識。提示護理管理者要將職業生涯規劃輔導與管理納入護士管理中;要保證編制內護士與合同護士有同等職業發展機會[17],并建立制度予以保證實施;運用激勵機制促進護士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知識,強化護士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建立健全護士職業發展通道,確定適合護士的職業方向、目標,定期評估結果與預期目標之間的差異,及時調整與修正職業生涯目標、實施措施與計劃,從而實現成功的職業生涯自我管理。
參考文獻:
[1] 趙俊峰.從職業錨看大學畢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8):10-12.
[2] 黃凌.臨床本科護士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必要性探討[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10):1529-1530.
[3] Hall LM,Waddell J,Donner G,et al.Outcomes of a 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registered nurses[J].Nurs Econ,2004,22(5):231-238,227.
[4] 張再生.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119,143.
[5] Donner GJ,Wleeler MM.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for nurses:The time has come[J].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2001,48(2):79-85.
[6] 蔣建榮,詹啟生.大學生生涯規劃導論[M].天津:南開大學社,2005:367,39.
[7] 杜曉霞,田梓蓉,韓杰.護士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2):183-185.
[8] 蔣玉瓊,王紅紅,趙競飛,等.35歲以下臨床護士職業生涯規劃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4A):17-19.
[9] 康建芳,馬玉萍.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規劃狀況的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07,21(11):3013-3015.
[10] 廖永珍,趙光紅,阮滿真.高護生職業生涯規劃問卷的研制與信效度檢測[J].護理學雜志,2009,24(10):4-7.
[11] Manion J.Enhancing career marketability through intrapreneurship[J].NursAdm Q,2001,25(2):5-10.
[12] 唐碧云,蘭美娟,黃芳,等.高年資護士的職業生涯管理現狀與對策[J].護理與康復,2009,8(12):1004-1006.
[13] 史廣玲,劉夕珍,朱玲,等.ICU護士職業緊張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6):537-538.
[14] 王薇,牟旭紅,丁莉,等.護士對護理知識需求的調查及分析[J].護理與康復,2011,10(1):10-12.
[15] 章啟秀,黃麗華,國秀娣,等.4家三甲綜合性醫院護士的核心能力現狀調查與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1,10(4):291.
[16] 陳競萌,尤黎明,鄭晶,等.護理工作環境的內涵及構成要素[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8):89-91.
[17] 胡斌春,陳愛初,馮志仙,等.浙江省護理人員工作和職業現狀調研報告[J].護理與康復,2013,12(8):7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