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怡 任剛 黃群 楊改紅 劉校妃 袁金斌* 羅小泉 陳海芳 嚴志宏
(1.江西中醫藥大學現代中藥制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科技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06)
石菖蒲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Schott.)的干燥根莖,具有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之功效[1]。石菖蒲治療老年性癡呆療效顯著,在所有抗老年性癡呆中藥中的使用頻率最高,而且大都為主藥[2]。有文獻報道:石菖蒲總揮發油是鎮靜、催眠、抗驚厥作用的主要藥效部位[3,4]。
研究人員已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GC-MS)分離和鑒定了石菖蒲揮發油中的部分化合物[5-8],魏剛建立了石菖蒲的GC-MS指紋圖譜[7,8],發現石菖蒲揮發油的主要成分為甲基丁香酚、順式甲基異丁香酚、反式甲基異丁香酚、γ-細辛醚、β-細辛醚和α-細辛醚等。本文采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石菖蒲根莖的揮發油,應用GC-MS方法進行分離和分析鑒定,并通過氣相色譜面積歸一法測定了各成分的相對含量。
Agilent 7890A/5975C型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美國安捷倫公司);色譜柱為DB-5石英毛細管柱(0.25μm×250μm×30.0m);MH-1000型1000mL可調式電熱套(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TG328A型萬分之一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
乙醚(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無水硫酸鈉(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均為市售分析純;水蒸氣蒸餾裝置(自制);蒸餾水(自制)。
石菖蒲,2013年10月購買于湖南振興中藥飲片公司,產地為中國四川,由江西中醫藥大學曹嵐副教授鑒定為AcoriTatarinowiiRhzizoma的根莖。購買后,貯存于陰涼、干燥處備用。
2.1 揮發油的提取 按2010版《中國藥典》提取揮發油的方法[1],稱取石菖蒲葉粉末(過2號篩)1 g,加水500 mL于1000 mL電熱套中,于揮發油提取器中提取4 h,取0.1 mL精油用少量乙醚將析出的揮發油反復溶出,并用無水硫酸鈉脫水過夜,并經0.45 μm的微孔濾膜濾過,裝入樣品瓶中,密封保存。
2.2 氣相色譜條件 石英毛細管柱(0.25 μm×250 μm×30.0 m),載氣為高純氦氣(99.999%),柱流量1.0 mL/min,汽化室溫度250 ℃。升溫程序為:柱溫90 ℃,保持1min,以3 ℃/min速率升至120 ℃,后以2 ℃/min的速率升至140 ℃,保持3 min,然后以5 ℃/min的速率升至190 ℃,最后以10 ℃/min的速率升至260 ℃,保持2 min。分流比50∶1,進樣量1.0 μL。
2.3 質譜條件 電離方式為電子轟擊(EI),電子能量70 eV,離子源溫度230 ℃,四級桿溫度150 ℃,接口溫度280 ℃,質量掃描范圍m/z 40~350 amu,全掃描方式,NIST11質譜庫。

表1 石菖蒲的揮發油成分及相對含量

圖1 石菖蒲揮發油的GC-MS色譜圖
2.4 分析結果 在氣相色譜法中,化合物一般按照沸點的高低先后流出色譜柱,柱溫是最重要的分離參數。為改善復雜體系中化合物的分離和縮短分析時間,常采用程序升溫。本實驗對升溫程序進行了系統優化,獲得了2.2項下的色譜分離條件。如圖1所示,各化合物得到了較好的分離,峰形較好,分析時間適中。
化合物的鑒定過程如下:總離子流色譜圖中的各峰經質譜掃描后得到相應的質譜圖,經過計算機質譜數據系統檢索(質譜數據庫:NIST11庫),結合保留時間及相關文獻資料,確定其歸屬。在默認的積分設置下,石菖蒲揮發油中可檢測到100多個化合物,但相當一部分化合物的含量非常低。本文僅報道相對含量在0.01%以上的化合物的鑒定結果,合計為25個化合物(見表1)。表1所給出的化合物鑒定結果的匹配度均大于85%,相對含量為默認積分設置下的歸一化計算結果。
如表1所示,已鑒定的25個化學成分占石菖蒲揮發油總量的93.27%。從化學類型來看,石菖蒲揮發油中主要含單萜氧化物、倍半萜氧化物、苯丙素類衍生物以及脂肪族醛酮類。結果顯示石菖蒲揮發油主要含有甲基異丁香酚、異丁香酚甲醚、β-細辛醚、α-細辛醚等4個特征成分,占揮發油總量的91.86%。β-細辛醚和α-細辛醚和欖香素互為同分異構體(分子式C12H16O3,分子量208.1),三者占揮發油總量的87.18%。其中,含量最高的是β-細辛醚(54.73%),能明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癥、改善高年血癥以及降低心肌組織損傷程度和壞死率;其次是α-細辛醚(32.18%),其常用作抗癲癇病的治療等。
氣相色譜柱的柱溫是最重要的分離參數。實驗中,為改善石菖蒲揮發油中組分的分離和縮短分析時間,對升溫程序進行了系統優化。程序升溫的速率、初溫和終溫的設置是根據樣品的組成與含量而確定的。柱溫的初溫一般要設為組分里面所有物質的最低沸點,終溫則是所有物質的最高沸點。參考魏剛等[7,8]的數據,設置初溫和終溫分別為90℃和260℃。結果發現,石菖蒲揮發油在120℃~140℃時流出色譜柱的的成分居多,所以降低了該區段的升溫速率,使得分離度得到改善。
對比參考文獻[5-8],本實驗檢測到了六個新的化合物:β-欖香烯、白菖烯、隱綠原酸、丹香酚、巴倫西亞橘烯和異喇叭烯(見表1)。其中,β-欖香烯具有降低腫瘤細胞有絲分裂能力,誘發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隱綠原酸具有良好抗氧化、抗炎、抗微生物等生物活性[9]。這些新組分的發現有利于進一步解釋石菖蒲的藥理活性。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57.
[2]劉柳芳,魏剛,張瓊丹,等.含石菖蒲復方煎劑中β-細辛醚的含量測定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2,23(2):194-197.
[3]胡錦官,顧健,王志旺.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9,15(3):19.
[4]林晨,安紅梅.石菖蒲的中樞神經系統藥理作用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0(2):230-233.
[5]王睿,費洪新,李曉明,等.石菖蒲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3,31(7):1 606-1 610.
[6]吳奇端,王淑英,袁德俊,等.石菖蒲揮發油質量研究[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0(1):72-76.
[7]魏剛.石菖蒲揮發油GC-MS特征指紋圖譜在復方制劑中的應用模式研究[J].中成藥,2006,28(10):1 411-1 413.
[8]魏剛,林雙峰,方永奇,等.GC-MS建立石菖蒲揮發油質量標準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5,30(10):794-796.
[9]張鞍靈,馬瓊,高錦明.綠原酸及其類似物與生物活性[J].中草藥,2001,32(2):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