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貞
摘 要 中共教育部黨組明確規定民辦高校黨組織在民辦高校中起政治核心作用。然而,由于民辦高?!岸聲?黨委-行政”三角關系的存在,使得黨組織在實踐中權責不清、機制缺失、制度難延。據此,有效發揮民辦高校黨組織作用需要從教學輔助、參與決策、通過學生活動帶動黨組織建設三個途徑進行,更好地維護民辦高校辦學的社會主義方向。
關鍵詞 民辦高校 黨組織 政治核心作用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On the Political Core Role of the Non-Governmental
University Party Organization
HUANG Suzhen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Printmaking Departmen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60)
Abstrac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ducation ministry clearly stipulated in the party organization in the non-governmental university plays the political core role. However,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triangle relationship,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is not clear in practice, and also lack of working system. Accordingly, we need to improve the political core role of the non-governmental university party organiz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auxiliary teaching,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and through student activities promoting part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he non-governmental university; party organization; political core role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06]31號)首次明確“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確保了民辦高校辦學的社會主義方向,促進民辦高校教育的健康發展。然而,該文件并未說明何謂政治核心作用,亦未明確政治核心作用發揮的途徑和機制,導致實踐中各民辦高校做法不一,管理混亂。為此,本文擬就此問題做一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1 民辦高校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內涵
有學者認為,民辦高校的“政治”絕對不是學校行政、管理、教學之外的狹義的政治,而是與國家政治相統一,然后滲透落實到學校整體各個層面的決定性因素;“核心”不是當然的絕對的對學校各項事務的全權決策,而是站在具體事務之上貫穿其中進行思想政治的統一和領導。①筆者同意上述觀點,更具體地說,應該是民辦高校的建立、發展必須符合國家的政治發展要求,必須在培養教師、培養學生的管理工作中堅定理想信念,堅定政治信仰。另一方面,“核心”一詞要求黨組織站在全校高度統籌全局、把握辦學方向和辦學目標,及時為學校發展提供建議。總之,政治核心作用解決的是學校發展中的思想戰略問題。
民辦高校的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有別于公辦高校的黨組織作用。按照《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高等學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組織既是政治核心又是領導核心,對高校工作實行統一領導。民辦高校黨組織的地位和職責既不同于公辦高校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不同于機關黨組織的保證監督,也不同于國有企業的“政治核心”。民辦高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是在董事會領導下,維護董事會利益的核心,是指導學校行政事務的思想核心,是具體行動前的思想指南。有學者認為,民辦高校黨組織應發揮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筆者認為,“領導核心”的提法欠妥。民辦高校的領導核心是董事會,黨組織有義務為董事會、學校提供意見和建議,卻無權力要求董事會履行。在民辦高校中,與其說黨組織是領導核心,不如承認黨組織的地位類似于法人企業的監事會,指導工會和團委開展工作,監督學校的整體管理,以維護校園穩定,建設和諧校園、精神文明校園。然而,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民辦高校黨組織并不完全等同于監事會,它領導學校一切黨建工作以及有限的參與決策權。
2 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現狀
截至2014年4月,廣東民辦高校共49所,其中,民辦本科(含獨立學院)21所,民辦???8所。在建校三年內,49所民辦高校都基本建立了黨組織,并設立黨委辦公室、配備相應黨員干部。然而,有場所、有人員并不意味著黨組織的作用就能發揮,關鍵要看黨組織建設。民辦高校建立時間短決定了黨組織根基不牢固、制度缺失,從而使得發揮作用的途徑總是在反復嘗試中不斷更換,未能形成有效統一的機制。加之黨組織與校董事會、院行政的三角關系在民辦高校投資方與母體高校黨委之間“大博弈”的背景下關系更加復雜。部分民辦高校黨組織甚至只負責發展黨員和支部管理,不涉及學校安全穩定等其他事項,瀕臨邊緣化境地,何以談黨組織作用的發揮?
具體到實踐層面的每個環節,黨組織與民辦高校的行政組織存在一定的排斥,從而使得黨組織工作難以推進。
(1)權責不清,地位尷尬。民辦高校董事會是決策機構,黨組織參與決策。而實踐中各民辦高校未能很好的厘清黨組織對學校事務擁有的是建議權還是參與決策權,使得黨組織決策尷尬。部分高校賦予黨組織決策權,卻礙于校長的權力產生策而未決之局面。大部分民辦高校實際上賦予黨組織的是“建議權”,建議權的軟效應使得黨組織發揮作用存在障礙。
(2)途徑不明,機制缺失。黨組織的性質決定黨組織對學校工作的統一領導,然而,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途徑未能分層次、對象,而是被籠統地理解及運用,沒有形成錯落有致、有機統一的體系性,使得各途徑未能協調發揮作用。目前,大多數民辦高校黨組織內部并沒有明確的組織管理制度和主動監督模式,往往是在完成上級黨組織任務的時候才臨時組織管理或完善制度,未能確立明確的途徑發揮自身作用。另一方面,途徑的缺失使得發揮作用效果不明顯,從而反向作用于途徑,使得途徑、機制建立更加滯后。
(3)隊伍不實,制度難延。盡管民辦高校黨組織以及各院系黨總支、黨支部越來越重視黨工作的延續性、制度性建設,如廣商學院華商學院經濟系在2009年成立以來,共制定黨內議事制度、黨內民主選舉制度、黨內制度3項,黨內工作計劃和總結14份,相關填寫表格模板13份,會議記錄、公示等文件模板11份,基本形成換黨員干部不換制度、黨建工作順利開展的局面。然而,黨員干部流動性大仍然是制約黨組織扎實根基的重要因素。據調查顯示,民辦高校教職工每年流動率約為28%,黨員教職工占其中的90%,擔任黨員干部的教職工黨員為42%,黨員干部流動造成制度、組織的不穩定。此外,干部隊伍不充實,兼職黨員干部仍然占多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黨組織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3 民辦高校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實現途徑
完善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途徑具體包括參與決策、黨組織管理、學生干部建設等機制,現對實現途徑作初步分析。
3.1 首要途徑:輔助教學工作
高校教育工作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以及“怎樣培養人”展開,民辦高校黨組織工作也應該服從服務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然而,輔助教學工作并不意味著被動接受任務、被動工作,相反,其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做好黨建工作并更好地服務于“培養人才”的教學目的。一是正確把握教學方向。經濟、管理、旅游、市場營銷等課程教授和學科建設離不開政治思想的指導,離不開黨組織的領導。具體體現在對各學科教師的思想指導,以及對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總結的詳細運用中。特別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上,黨組織為其提供解決的理論基礎,并更好地探討實踐。二是積極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參照公辦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專門設立思想政治部,由學院黨委直接領導并管理。在黨組織領導下,專職思政教師與輔導員管理相結合,共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2 根本途徑:參與決策
基于權力理論,有權力即有執行力,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關鍵是決策權。有學者認為,民辦高校黨組織要切實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方法就是切實參與學校決策。建立黨組織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決策并行的決策機制,注重把握參與過程,加強基層力量。②部分學者認為,民辦高校的校長負責制決定了黨組織沒有決策權。折中意見的學者認為,依照《關于加強社會力量舉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的內容,民辦高校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亦即賦予黨組織重大問題參與決策權。綜合上述觀點,筆者認為,民辦高校黨組織擁有有限的參與決策權。需要注意的是,黨組織是參與決策,并不是決策。黨組織書記可以作為董事會成員,代表黨組織、全體黨員及學生,出席學校董事會對重要事項的商議決議會議,發表意見,行使表決權。黨組織不能單獨決定學校辦學、教學工作等事項。“有限”,即黨組織參與決策的范圍是有限的,可以表述為“重大問題”,亦可表述為“重要事項”,概念都是模糊的。據此,筆者認為必須把黨組織書記納入董事會成員,只要召開董事會會議,黨組織書記必須參與并發表意見,這樣即可免去解釋“重大問題”“重要事項”之煩惱,亦可在實踐中易于操作。黨組織參與決策的具體要求有二,即提出切實有效的決策和發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直接愿望。因此,需要黨組織對要決策事項的充分調研和準備,在搜集各方面信息的基礎上分析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方案和策略。
3.3 現實途徑:通過學生活動帶活黨建工作
黨組織發揮作用就是要求黨組織的工作觸角深入到學生和教師中,在有形和無形中規范、指導學生和教師的行為。從隸屬級別來看,高校黨組織分兩層:學院黨委、二級學院黨組織(包括所屬學生黨支部)。學校黨委主要由教師組成,通過教學、輔助教學發揮作用。而以學生為主體的二級學院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途徑應充分考慮學生因素。除了教學工作外,形式豐富的學生活動是帶活黨建工作,讓黨組織的影響深入學生的思想的重要方面。
當代大學生思維敏捷、活潑好動,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對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義。據調查統計,61.2%的學生是通過課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了解黨的相關情況,25.6%的學生是通過新聞媒體等報道了解黨的相關情況,13.2%的學生通過參加各項活動了解黨。然而,45.2%的學生認為他們是通過參加活動使黨及黨員形象深入學生心中的,認為他們是通過新聞報道等形式使黨及黨員形象深入學生心中的有45%,僅有9.8%的學生認為課堂教育使黨及黨員形象深入學生心中??梢姡詫W生活動為媒介宣傳黨的知識、進行黨員教育是創新黨建工作的活力因子。具體而言,借助黨組織生活的平臺,一改陳舊的會議交流形式,通過創新開展公益服務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專題調研活動,從教室走向校園、走出社會,更好地發揮黨組織作用。
綜上所述,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作用的三大途徑,本質上來說就是要求黨組織處理好教學管理與行政管理、行政決策的關系,處理好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的關系,處理好優良傳承與務實創新的關系。從黨組織的長遠發展來看,只有建立并完善機制,才能永葆黨組織的青春活力。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研究會2012年黨建研究課題(編號:2012MBZZB20)
注釋
① 陳粟,張建中.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探析.上海黨史與黨建,2012(1).
② 宋斌.民辦高校黨組織參與決策的實踐與思考.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