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
摘 要 近年來,高校極端心理事件頻發,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和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從一則大學生強迫癥心理案例入手,深入分析了其形成的諸多原因,并制定了詳細的心理幫扶方案,達到較好效果。通過案例分析,結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提出學校、家庭和社會應“三位一體”共建大學生心理幫扶體系:首先,學校要致力于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自我實現的環境;其次,應加強家校合作,拓展溝通渠道,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再次,應合理利用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平臺。三者應整體協作,形成教育合力,逐步完善大學生心理幫扶體系。
關鍵詞 “三位一體” 心理健康 心理幫扶體系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Science Building "Trin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ase of OCD Students
ZHANG Xiaom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niversities frequent incidents of extreme mental, psychological health issues have become a priority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an obsessive mental case to start colleg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any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and to develop a detailed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programs to achieve better results. Through case studie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posed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should "Trinity" to buil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system: First, schools need to focus on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student self-realization; Second,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family school cooperation, expand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to create a warm family atmosphere; again, should the rational use of social resource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practical platform. Overall coordination of the three should form education efforts, and gradually improv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system.
Key words "trinity";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support system
近年來,因大學生心理問題而引發的高校極端事件頻頻引發社會關注,從2004年的馬加爵殺人案到2013年復旦大學投毒案,無不令人發指,引人深思。除此之外,學業壓力、家庭貧困、人際交往等問題也對高校大學生產生了諸多心理困擾,大學生心理問題已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和教育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們先從一則大學生強迫癥心理案例入手進行分析。
1 心理案例分析
1.1 案情簡介
鞠某,男,19歲,漢族,系山東政法學院2010級法學專業學生,父母均有較穩定的工作,家庭狀況良好。入學之初,從該生的眼神和行為中即發現,該生內向、拘謹、易于緊張,與其他同學有所不同。于是輔導員告訴他同宿舍的學生干部注意觀察,如發現問題及時向老師匯報。兩個月后,宿舍同學告知,該生搬出宿舍在學校外租房子居住。經過幾次較深入的談話了解到,該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障礙,宿舍陳某正常的一些語言和行為,鞠某都認為是針對自己的,只要陳某在宿舍,鞠某就會感覺非常不舒服;同樣,在教室中鞠某每次上課時都要選擇在最后一排,因為他認為如果他坐在前面,他后面的同學就好像在對他指手畫腳;考試時他也要求坐在最后一排,否則他就不能安心答題。鞠某的這些癥狀給他帶來了身心上的痛苦,已不能繼續正常地在宿舍生活,所以選擇搬出去居住。
該生承認在高中階段就出現過類似的癥狀,曾經自己主動到醫院就診,當時診斷為強迫癥,雖然進行過藥物治療但效果并不明顯,醫院以牟利為目的而不是以治病救人為目的的諸多行為使他對醫院感到強烈的厭惡。該生明知道自己對宿舍特定同學的強烈的反應是因為內心而非外力所致,也知道強迫癥狀毫無意義,但是癥狀反復出現,抵抗卻不能控制,導致嚴重的內心沖突和強烈的焦慮及痛苦。該生非常渴望能夠解決,但自己無能為力。綜合以上情況,可以判斷該生患有強迫癥。
1.2 原因分析
針對以上病情,作為鞠某的輔導員并沒有強制要求其搬回宿舍居住,而是希望通過耐心細致的交談和科學的心理治療,從根本上解決他心理上的痛苦和障礙,讓他自愿地回到宿舍集體生活中來。
通過多次心理輔導和交談,發現該生患強迫癥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1)生活環境的變化是導致強迫癥嚴重的直接原因。在高中階段,雖然鞠某已經出現了強迫癥狀,但因為不住校,這些癥狀對他的影響主要發生在學校,回到家中他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并沒有嚴重影響到他的正常生活。進入高校后,跟同學們朝夕相處,學習、生活都在一起,接觸的范圍和頻率增加了,這些為強迫行為的發生提供了環境,因此導致了該生病情的嚴重,這是直接原因。(2)家庭因素。該生告訴輔導員,其父母特別是其父親對孩子管教的方式,是導致其性格帶有強迫性并產生心理障礙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父親在家中獨攬大權,幾乎沒有孩子發言的機會,父母卻從來沒有跟他平等、深入地交流過。家長忙于工作,放假期間一家人也很少出去玩,孩子很少感受到家庭的融洽和溫暖。長期的成長環境導致該生性格中存在強迫性的特征。輔導員通過跟家長通話發現,家長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緩解孩子心理壓力,甚至不承認其有心理障礙,唯恐學校老師對孩子會有偏見,這無形中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和病情。(3)學校因素。據學生講,他在高中時就存在心理障礙,因為當時學習壓力特別大,所以當時比現在的癥狀還要重。該生所在高中學校追求的僅僅是升學率,忽略了學生的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綜合發展,也沒有建立相關的心理輔導機構,沒有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疏導,使得問題越積越重。(4)社會因素。據該生介紹,在高中時他就曾到醫院看過心理醫生,但這些醫生并不能認真地給他治療和幫助,僅僅是開藥方收錢,不能從情感上進行關心,不能輔之以心理上的輔導,使他對心理醫生失去信任,致使自己的心理障礙長期不能有效排除,產生了對社會和他人的猜疑和恐懼心理。
1.3 應對方案和措施
根據學生的表現和病情,確定如下應對方案:(1)采用心理學上的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是進行暴露和反應預防的治療。考慮到該生對醫院藥物治療的反感,在治療初期主要采取認知行為治療。首先,建立良好的治療關系,讓該生對老師充分信任,并不斷地給他支持、鼓勵;其次,向他解釋有關強迫癥發生及持續的機理,使之理解進行認知行為治療的理由;再次,不僅對外顯得強迫行為要反應預防,對患者的心理強迫行為也進行反應預防。詳細分析了引起該生焦慮并導致儀式動作的活動或情景,根據如果不實施儀式動作所引起的焦慮的嚴重程度把這些活動或情景進行分級。然后從引起焦慮最輕的活動開始,忍受沖動,直到焦慮不安明顯減輕,并告訴該生,事實上只要抑制住強迫性儀式動作,焦慮就會逐漸減輕。同時,對該生認知方面的錯誤也進行了干預,解除了對過分夸大消極后果的擔憂。(2)與家長攜手共同營造和諧民主的家庭環境。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輔導員有意識地與學生家長進行了深入的、有針對性的交談。交談過程中發現,學生家長有隱瞞學生存在心理障礙的傾向,認為孩子向老師承認自己存在心理障礙會影響其今后在班級中擔任班干部和入黨等。在輔導員耐心地給家長普及了強迫癥的相關知識后,他們認識到了該病的嚴重性,逐漸地轉變過去不正確的觀念和態度,開始正視孩子病情。并積極主動地跟孩子進行平等的交談,傾聽孩子的心聲,有意識地與孩子營造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與輔導員共同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勸說其搬回學生宿舍。(3)在班級中營造友好互助的氛圍,鼓勵其積極參與班級工作,建立自信。輔導員老師有意識地通過各種集體活動在班級中營造一種和諧、互助、友愛的氛圍,讓該生能夠感受地到家的溫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猜疑情緒。通過觀察,該生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包括熱愛班集體、熱心班級工作、認真仔細、有正義感等,于是輔導員鼓勵其在班干部換屆中積極參加競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優先使用。先根據其有繪畫的愛好任命其為宣傳委員,主要負責教室板報工作,后來又任命為班級團支部書記。
1.4 治療效果
通過一系列治療措施的實施,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經過3個月的認知行為治療,該生的焦慮明顯減輕了,強迫性的行為和情緒也明顯減少。雖然有時還會有些擔心,但都能堅持暴露和反應預防的原則。經過一年多不懈的努力,該生感到自己學習和生活比過去輕松、自由多了,對未來也充滿了信心。令人欣喜的是,在2013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中,該生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
2 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共建大學生心理幫扶體系
2.1 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均十分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對于緩解大學生心理困惑,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心理問題的產生及徹底解決,不僅僅是學校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來獨立解決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開放性的工作,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參與,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構成大學生成長的整體環境。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三者之間還缺乏有機聯系,學校有自己的計劃和工作目標,但家庭和社會還尚處于自發階段。隨著通訊技術和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社會上的某些消極因素也不斷出現,影響著學校和家庭教育環境;大學生的許多心理問題與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又緊密聯系在一起。
2.2 “三位一體”大學生心理幫扶體系的構想
心理學中人本主義理論認為,人類有機體有一種自我發展的潛能,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富有理性的,可以通過自我教育不斷完善自我達到自我實現。若能有一個適宜的環境的話,一個人將有能力指導自己,調整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行動,從而達到良好的主觀選擇與適應。這種潛能只有在真誠、共情、無條件關注的環境和條件下得以充分的發展和實現。①鑒于以上思想,應該深入挖掘大學生自身的潛能,應該盡量給學生寬松的環境,讓學生有可能自我調節。這種環境的營造有賴于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和相互協作,具體來講:
2.2.1 學校要致力于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自我實現的環境
首先,應在班級和宿舍中營造相互信任、民主和諧的良好氛圍。從入校開始看,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們適應大學生活,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學校和班級同學,形成強烈的歸屬感,盡快地融入到新的集體中。同時,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鼓勵學生從自我封閉的小圈子中走出來,在活動中展示自己釋放激情。其次,建立定期談話制度和心理檔案制度,及早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進一步完善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聯動的心理咨詢服務體系,降低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大力推廣朋輩輔導,同學們生活在一起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更能相互理解,更具有說服力。再次,學校的心理咨詢老師特別是輔導員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幫助,傳授一些簡單易行的自我心理調節方法,善于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主動進行調節。
2.2.2 加強家校合作,拓展溝通渠道,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影響是一個學生心理和生理成長發育的最關鍵的因素,學生在校的許多心理問題的出現都與家庭環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特別是在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后,家庭的關愛更是通過其他任何渠道得到的關愛所無法比擬的,家庭是學生的后盾、是精神支柱、是恢復健康的原動力,能從家庭中獲取源源不斷的愛,對心理恢復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作為學校老師,應建立有效的學校與家長定期溝通機制。堅持普遍與重點相結合的辦法,對有心理困惑的學生應重點與其家長進行溝通,在溝通中可以發現學生產生心理困惑的原因并全方位地了解其處境,讓家長正確認識相關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正確對待可能出現的的問題。在實踐中,家訪制度也是加強學校和家長聯系的重要途徑,輔導員老師在寒暑假進行家訪,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有助于有的放矢地開展日常工作。
2.2.3 合理利用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平臺
社會是源,學校是流。社會的變化發展影響著學校的辦學方向和目標,社會思潮和環境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廣大青年學子的價值觀和心理健康狀況。學校教育必須依托其社會大環境,充分發揮其正確的輻射作用,才能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②同時,學校管理者應敏感地意識到社會消極思想對學生心理變化的影響,特別是對于出現國內外高校發生極端事件時,應及時給予跟蹤疏導和關注。
社會是大學生鍛煉自我、實現自我的重要平臺,學校應該與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機構加強合作,建設學生實踐基地,鼓勵學生進行志愿服務,讓學生在社會大熔爐中開闊視野學得真本領,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糾正自己錯誤和扭曲的心理,達到心理健康成長。
總之,一個學生的成長需要得到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關心和幫助,有賴于擁有一個自我實現的環境。三者必須相互協調,整體協作,才能形成良性互動的立體化的格局,形成教育合力,實現心理幫扶的最佳效果。同時,在三者關系的協調上,學校應該成為三者關系的核心,應該承擔起更多的綜合協調、主動聯系的義務和職責,這是建立“三位一體”心理幫扶機制的重中之重。
注釋
① [美]羅杰斯.患者中心療法:它的實踐、含義和理論[M].李迎潮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② 范輝.科學構建“三位一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系統[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