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旎
摘 要 論文以一種動態的思路,揭示了培訓效果評估的周期循環性本質,對如何全面地從動態過程上計量培訓效果進行了新的探索,為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研究提供了新視角,為企業進行培訓效果評估提供了可操作性工具。對于企業的培訓模式和效果評估進行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 經營管理 企業培訓模式 培訓效果評估
To Investigate Corporate Staff Training Effect Evaluation Model
ZHANG Yanni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 Center, Chongq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9)
Abstract This paper in a dynamic way of thinking, revealing nature of the training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and on how to comprehensively from the dynamic process of 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for a new exploration for corporate training evaluation stud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enterprise training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provides operational tools. Discuss for corporate training mode and effects assessment.
Key words management; corporate training mode; training effect evaluation
1 構建企業培訓模式中的重點探析
1.1 培訓模式實施以及接受的主體——培訓主體
在新型的培訓模式中,培訓的主體指的是企業培訓中的培訓師以及受教員工兩類,也是由整個教與受的主體構成了整個的企業培訓中的主體。這個“授”與“受”的過程就是企業培訓兩個主體之間互相影響和互相作用的過程。
在構建新型企業培訓模式中,對于培訓主體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新型模式中采用了以接受者作為主體以傳授者為主導的培訓原則。把受訓員工作為企業培訓模式中的主體來抓,其主要的理念就是要在培訓過程中讓員工可以養成其主動參與并且自主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但是把受訓者作為主體并不意味著否定或者忽視培訓師在培訓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新型的模式下,培訓師是這個培訓過程的須知者以及呈現培訓內容的主要表達者。培訓師和受學者都具有主體性,只是其側重點是不同的,新型培訓模式強調的就是這兩種主體性的有機統一。
1.2 提供新型的培訓條件
企業培訓條件指的就是在進行企業培訓過程中能夠有效的發揮培訓功能和保障培訓達到預先設定目標的外在和內在各種條件。培訓師以及受訓員工是實現培訓的主體條件,而企業的各種設備以及設施和培訓中采用的手段就是客觀條件。
企業培訓中的硬件條件主要指的是培訓的設備以及設施等是否跟培訓的要求以及目的等相適用,能否滿足培訓的需要以及其效果是否恰當。必須的軟件指的是在培訓中所使用到的各種制度和計算機信息系統和管理系統等。在構建新型培訓模式中,我們所要重點考慮的就是怎么樣才能滿足企業培訓提出的個性要求,要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以及運營特點等來滿足企業培訓中提出的各種硬件需求和軟件要求。
1.3 對于培訓模式中評價機制的創新
培訓評價的目的就是要為企業的培訓主體提供信息,讓其在結果中發現不足和總結經驗從而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率。在新型培訓模式中我們要強調培訓評價不僅僅針對培訓過程,也指的是對于企業培訓中主體的行為以及思想理念和內容方法、資源和目標的總體的評價和分析。企業培訓的質量和效果要由教的質量和結合學的成果來做出一個綜合的全面的評價。一個全面的科學的合理的培訓評價重點突出的應該是對于過程和質量的評價。所以在構建新型培訓模式時我們應該重點建設一個考慮到培訓過程和內容的評價體系。
2 對于企業培訓效果的研究探討
2.1 對于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的重要性分析
培訓效果的評估是整個培訓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并且在實踐中很多企業都會忽視或者不重視對于培訓效果的評估。根據筆者在實踐中的觀察,很多企業對于培訓效果的評估,只是簡簡單單的對企業員工進行開卷考試,來作為培訓效果的評估,或者在部分企業看來培訓效果的評估只是對培訓主體進行問卷調查或者簡單的意見征集等。培訓效果的評估不應該只是簡簡單單的在培訓后對效果進行驗收或者意見征集,而是一個應該貫穿在整個培訓過程中的考核。
對于培訓結果的評估是做好企業培訓工作的重要保障,企業培訓的目的就是要盡量讓培訓效果可以做到最大化,以及在培訓后是否可以有效的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也是關系著企業的培訓工作是否可以提高員工素質以及提高自身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培訓效果的評估不僅可以歸納出經驗,同時還可以找出在培訓中的不足以及為下一步的培訓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只有把企業的效果評估納入到企業培訓體系中才能讓整個的培訓過程成為一個良性循環。
2.2 目前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不佳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企業對于培訓來說都是匆匆上馬,缺乏長期的戰略目標。根據筆者走訪發現,很多企業的培訓在前期缺乏目標,并不是針對企業的個性化發展或者針對員工的培養有一個長期的戰略。很多企業對于培訓的戰略意識還都沒有養成,或者是僅僅處于一個空喊口號的階段,部分企業的培訓計劃只是為了完成上級任務而匆忙上馬或者是對于領頭企業的一種跟風學習,并沒有對培訓進行全面的深入進行。其次就是對于企業培訓效果的轉化存在制約。很多企業在設置培訓模式時沒有結合企業本身的情況,導致在培訓結束時才發現培訓與企業脫節,導致培訓結果無法轉化到企業的生產中去。第三就是筆者發現目前的很多員工參加企業培訓的動機是非常不明確的。筆者調查了一些企業,很多員工都表示他們參加企業培訓只是為了得到證書或者工分,這種情況下員工是很難對培訓形成主動性和積極性的。
2.3 培訓效果評估方式探析
目前來看國內外企業培訓中采用的評估方式最為廣泛的就是四級評估模型方式。這種評估模式的主要方式就是把培訓效果分成四個層次:第一層是反應層評估,也就是指在企業培訓結束的時候通過調查來對參加培訓的員工進行了解其反應和感受;第二層是學習層的評估,也就是對于學習效果進行檢驗來了解學員對于知識和思維的掌握程度;第三層就是對于行為層的評估,也就是衡量參加培訓的學員在培訓前后發生的改變,來判斷培訓對于員工的具體影響;第四層就是對結果層面的評估,也就是要看這種培訓是否對員工的工作和企業的經營等起到了具體的作用。這種評價方式的優點就是層次鮮明,把培訓中每個層面都顧及到了,但是缺點就是沒有突出重點。
3 結語
于企業的培訓來說,其重點和難點就是一定要在企業培訓中培養出企業文化,如果企業的培訓只是簡單的提高員工技能而沒有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那么對企業來說很可能只是在幫其他企業培養人才。企業在對員工進行培訓之前一定要明確其企業的培訓目標,這是對培訓工作進行指導的基礎,也是在具體培訓中進行指導的標準。在企業內進行員工培訓的直接目的就是要通過提高員工的素質來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利益,企業培訓的間接目的就是要讓企業和員工之間形成共同的目標從而培養出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 孫丹.論多元模式企業培訓模式[J].現代企業教育,2009(4).
[2] 劉帥帥.我國大中型企業培訓系統的完善——西門子企業培訓模式帶給我們的啟示[J].中國集體經濟,2008(7).
[3] 田愛君.MACS:企業培訓模式的創新[J].經營與管理,2009(10).
[4] 郭迪佳,宋德玲.論日本企業培訓模式的演進[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1).
[5] 楊再祿.現代企業培訓模式與方法[J].現代企業教育,2005(8).
[6] 劉寶發,楊慶芳.企業培訓模式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