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佩雯
摘 要 十八大報告中提到“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關于行政審批權的削減下方,將視線再次拉倒了行政審批權面前,我國的行政審批權隨著社會的變遷也逐漸露出弊端,社會問題叢生。同時今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于行政審批權的試驗也更加令人關注,行政審批權在改革過程中所遇到的阻滯也需要再發展和實踐中不斷完善和解決。
關鍵詞 行政審批 自由裁量 改革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On the Issues and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y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UN Peiwe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1701)
Abstract Eighteenth report referred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continued decentralization, promoting government functions to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the provision of quality public services, safeguard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changes" on the bottom right to cut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the line of sight again pulled down the fro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y,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y with the changes of our society is gradually exposed the shortcomings, social problems. While establishing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this year,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y for the test is also more concern, blocking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y in the reform process also needs to be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resolution.
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discretion; reform
1 行政審批的基本概念
1.1 行政審批的涵義
1.1.1行政審批的定義
2001年《關于貫徹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五項原則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中界定:“《實施意見》所稱行政審批,是指行政審批機關(包括有行政審批權的其他組織)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出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認可其資格資質、確認特定民事關系或者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行為。”我國學術界定義為:“凡行政機關對外實施許可的行政行為一律使用許可一詞,凡行政機關內部程序的許可行為可稱為批準或審批。”
1.1.2 行政審批的特點
筆者認為其特點有:(1)行政審批的主體是行政機關,且是依法具有行政審批權的行政機關,不是所有的行政機關都具有行政審批權的,也就是說該權力具有特定性;(2)是以申請進行的行為,行政相對人不依法申請則不能進入審批程序得到審批通過,說明行政審批權較為被動,不會主動啟動;(3)“行政審批存在的基礎是法律的一般限制”,也就是說對于法律禁止的某些事項予以行政相對人準許進行,而這些可以準許進行的事項自然也是有所規定與限制的。《行政許可法》第12、13條中分別列舉出了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六款規定和可以不設行政許可的四款規定,這種“在行政管理、社會秩序、公共利益等情況之下的需要進行行政審批”。
1.2 行政審批的意義
行政審批是國家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不僅關系經濟、政治,也關系社會管理等多方面,是國家權力的一種行使方式,通過審批可以將一些原先被禁止的行為允許申請者進行,其他人員依舊予以禁止,由此可以使得政府對于一些資源以及對于社會的管理進行調控。
行政審批作為行政機關一項手段,也意味是一種管理方式,在對資源進行配置的同時,保證市場的穩定,維護公民的基本權益的同時也保障社會的公共利益。
2 行政審批存在的問題
2.1 行政審批程序化
2013年10月發生的北漂小伙護照辦理了6次都沒有辦出,由此看出在我國的行政審批中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程序化,過分注重形式和程序,同時存在多頭管理,責任的推諉,同時也存在著審批混亂的現象,如此不僅嚴重影響了行政審批的效率,損害了政府形象也侵害了行政相對人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