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
摘 要:隨著科技期刊近二十年的不斷發展,編輯美學也被不斷細化、深化。與此同時編輯美學的研究也得到衍化,人們對編輯美學的原理和規律做了較為系統的歸納與總結,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了編輯學與美學的關系。當然,編輯美學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本文針對科技期刊中的美學意識和科學意識如何相融合的問題進行了相關論述。
關鍵字:編輯 美學意識 科學意識
伴隨著科技期刊的發展,美學意識與科學意識在編輯藝術活動中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和精細。由最初的簡單、粗放,到現在的復雜、精湛,這一改變也給從事科技期刊編輯的技術人員帶來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編輯人員不僅要掌握相當的專業技術,還需對編輯美學有一定研究,具備良好的美學意識,在做期刊的編輯工作時要做到美學意識與科學意識在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
一、編輯美學意識內容概述
1.編輯美學的重要性
編輯美學是一門和編輯學相互交叉和滲透的學科。馬克思對美學的理解是美不僅是人類在生產勞動中產生的物質形態,而且美是一種意識形態,人類改造世界的時候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美,所以美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變現形式,人的一切生產勞動都是按美的規律來進行的。科技編輯工作和美的關系也是如此,人們在審讀和加工稿件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評價、學習、和欣賞美的過程,因此編輯學離不開美學的指導。從實際角度出發,人們購買一本圖書或者雜志,第一眼關注的往往不是內容,而是看書的裝幀編排和設計是否精美。一本書如果只是內容豐富而裝幀編排粗劣,那么讀者購買時仍會猶豫再三。一本版面設計精美的圖書可以給內容增光添彩,但一味地講究版面設計和文字排版也不行,一本好的雜志要做到版面與內容的統一協調,布局美觀、色彩適宜、板塊設計合理。編輯人員奉獻給讀者的不僅要是科學精品,還要是藝術珍品。
2.編輯美學的內容
論者認為,編輯美要從整個編輯活動上把握,包括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審美關系和諧統一,做到物質美與精神美的高度融合。編輯美的主體內容表現為五點:編輯對象美、編輯設計美、編輯操作美、編輯風格美和信息處理美。
二、編輯美學意識與科學意識的關系
科學意識是自然界規律性的客觀反映,是科學思維和觀念的具體表現形式,一切科學工作都以它為基本原則和方法。科學美不同于編輯美,它是一種理性的美,這就要求編輯美學不能違背科學的權威性和規律性,同時也要求科技期刊的編輯的美學意識不能脫離科學意識。具備良好的科學意識是感知和發現科學美的基礎與前提,編輯工作就是將科學美彰顯出來的過程。具體的方法就是通過對文字和版面進行修改,剔除和修正錯誤、簡化版面和通順語句等等。編輯美就是讓編輯主體與客體間的關系達到和諧統一,將科學與美完美融合,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編輯對象美
因為編輯者的工作對象就是稿件,稿件的優秀與否直接影響整體出版物的質量。所以想要做出優美的出版物,優秀的稿件是基礎條件,好的稿件必須做到言語通順精煉,主題明確,條理清晰,結論明確。鑒于科學期刊的嚴謹性和權威性,稿件還需具有科學性、內容真實性和推理上的嚴密性并且具有較高的審美和研究價值。
2.編輯操作美
好的稿件就像是一塊璞玉,想要晶瑩成器就需要精細雕琢,一名合格的編輯就是雕刻師,從稿件到作品,需要經過編輯的創造性勞動。優秀的編輯在琢磨中設計,有追求,使璞玉變得玲瓏剔透。作者采掘,編者加工,作者熟知礦藏,編者深諳審美。編輯工作質量的好與壞對出版物的聲譽和命運有著直接、巨大的影響,所以只有作者和編者的共同努力才能促成編輯美的產生。
3.編輯設計美
科學期刊不僅要做到科學精品,更要做到藝術珍品,一部出版物從整體看就是一件藝術品。其中的關鍵環節就是編輯設計,粗劣的設計會直接影響出版物的整體質量,內容再豐富也沒有光彩。編輯設計運用的藝術語言是通過對比例、均衡、方向、節奏、對比等抽象法則的運用達到在思想和觀念上的版面表達。稿件進入編輯組后,經過編輯員的藝術處理,編排版面,統一體例,調整架構,修改字體、字號,插入圖片等加工,并選定合適的紙張或其他的載體,直到印刷、裝訂和出版,最后表現為一部精美的出版物。
4.編輯信息處理美
編輯是面向整個社會的開放式系統,編輯活動需要與外界進行各類大量和持續的信息交換,如政治動態、創作動態、讀者反饋等這類信息交換是維持編輯活動高效運轉的必要條件,想要在競爭中爭取優勢、掌握主動權,就需要編輯人員對這些數量大、范圍廣、雜亂無章的信息進行搜集和核實檢查,并且分類處理,提煉出有用的信息,將各種信息系統地、規則地排列組合,同時這些也方便編輯活動的順利高效的進行。
5.編輯風格美
一部出版物的出品是要經過繁雜的程序,這其中會綜合各種人的風格。出版宗旨、編輯員立場與觀點、專業素養、技術水平、審美意識與科學意識的不同,這些在編輯稿件時融入的特色形成了迥異的編輯風格。也正是因為編輯風格的各不相同才使得出版物具有獨特的魅力,也是現今出版市場如此繁榮多彩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科學意識的具體表現
1.內容美
內容美是科學美的表現形式。科學美不同于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它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美。具備科學意識的人可以切實體會到藝術美,但如果是只具有美學意識而沒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基礎的人,想要體會到科學意識的美就相當困難。就像一塊石頭,對普通人來說就僅是一塊石頭而已,作用甚微,而在科學家眼里它里面包含不計其數的分子和原子,原子中的能量釋放出來可以摧毀一切。這樣比較,普通的人比具備科學素養的人能力要低很多。因此,科技期刊的編輯人員要不斷學習和加強自身的科學意識,具備一定的科學技術基礎。這樣才能在選文的時候剔除虛假內容,把那些真正包含的科學研究成果和科學知識的論文提供給廣大讀者,保證出版物的科學性、真實性和嚴謹性。
2.架構美
科學美的美學原則在于簡明和新奇。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作者的意思,避免繁雜和架空,文章各個部分都要求言簡意賅、鮮明精確、重點突出。在編輯時也應該遵循簡單性的美學原理,在排版文字和圖表表達上都需要避免重復,讓讀者可以高效輕松地閱覽。除了簡明,科學思想的創造性和新穎性也得突出,選稿時必須把握“五新”原則,也就是“選題新,立論新,論據新,論證新,結論新”。
四、美學意識的具體表現
1.形式美
編輯美學意識與科學意識的統一也就是外在形態和內在實質的統一。讀者看到一篇刊物或者論文時,入眼看到的先是它的版面樣式,其次才是其內容,所以刊物的版面樣式的美與丑跟人們的閱讀興致有著直接掛鉤的關系。只有樹立自己特有的風格,從封面樣式、版面和印刷等方面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才能引起人們的閱讀興致。
2.版式美
(1)實行編排規范化與版式美
實行編排規范化引起部分人的擔憂,擔心這樣做會限制科技期刊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版面美化,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因為按照科技文稿編輯要求,雖然格式是不能改變的,但是在內容上并沒有進行限制。實行編排規范化是為了解決論文書寫格式繁雜不統一的問題,確定了論文排版的基本樣式,讓編輯人員有規律可循,大大節省了編輯時間。同時也方便了讀者的閱讀,對作者、讀者和編者三方都是有益的。對于科技期刊而言,對期刊的美學價值和系統感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2)版式美具體表現
作為編輯活動中表現最為客觀的美學形式,版式和裝幀美具體表現在字符、線條、圖表和色彩等形式。版面設計是編輯活動中對藝術素養要求最高的一項的工作,只有具有一定的美學意識和美學素養的人才能做好這項工作。版面美,重點在均衡和調和。版面設計中的各個步驟都要做到有序、均勻和清晰,要有層次感和美感。整齊的顯得呆板單調,變化的又顯得散亂繁雜,排版就是要將這兩者有機結合,達到和諧統一。經過合理的安排和精密的計算,用補白的方法將長短文結合、調整最后排版。排版的過程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前一篇文章的翻頁而影響到下一篇文章的排版。總而言之,版面的美化目的在于使讀者舒心閱讀。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加強人們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意識是一項重要工作,科技期刊在科技知識的傳播和交流中就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具備了編輯美學意識和科學意識,才能去欣賞美,表現美并創造美,只有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才能將科技期刊打造成一本科學珍品和藝術精品。
參考文獻:
[1]曾志.簡論編輯的美學素養與審美實踐[J].池州師專學報,2007(2).
[2]莊震凱.數字化時代高校學報編輯的美學審視[J].湖北社會科學,2010(3).
[3]朱曉燕.科技期刊編輯的美學審視[J].甘肅科技,2007(41).
[4]余朝暉.試論學報的版面語言、版面設計及審美價值[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1(3).
[5]梁秋英.實用·美觀·經濟—期刊內文版式設計原則的探討[J].報刊之友,1995(6).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