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石

今年6月,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童名謙涉嫌玩忽職守案,由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童名謙的玩忽職守事發于2012年底的湖南衡陽賄選案,這個案子揭露之后,舉世震驚。有關違法違紀人員,紛紛受到查處。今年年初,中央紀委決定給予童名謙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童名謙生于1958年,從基層干起,不到40歲就當上了廳局級干部,在幾個州、市擔任過“一把手”。了解他的人都認為其行事低調,處處謹慎小心。在多地擔任要職,政治上的風風雨雨,如同變幻的天氣時常出現,有時還處于風口浪尖,令人心驚膽戰,可是童名謙常常能化險為夷,穩步前行。2013年初,他還升為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他當官的風格用“老油條”來形容比較貼切。官場上的“老油條”深知保官、升官的不易,在煎熬和磨練中,變得世故圓滑。古往今來,以“老油條”的為官方式,明哲保身,安常處順的人并不稀少,童名謙一路走來也獲益良多。然而,這次賄選的巨浪卻顛覆了他的命運。雖人已經離開了衡陽這個是非之地,但留下的“馬蜂窩”卻愈演愈烈,眾多涉案人員受到黨紀國法的嚴肅查處。童名謙這次也未能滑脫,說明“老油條”并不總是安全的,在政治的火焰面前既解決不了矛盾,也保全不了自己。
誰害了誰?
童名謙反省自己因賄選案導致的厄運,有點痛心地說:“衡陽害了我,我害了衡陽?!闭f他害了衡陽確實不錯,他有責任也有可能抑制賄選,但是卻沒什么作為。而說衡陽害了他,卻難以令人信服。
童名謙2012年3月從邵陽市委書記調任衡陽市委書記。衡陽地方選舉的賄選現象由來已久。2007年9月,衡陽市委對縣級領導班子進行換屆考察,有個縣政府的財政局長竟向有權投推薦票的鄉鎮領導干部每人發放獎金1000元,請他們推薦自己當副縣級領導干部。此事被舉報后,發放的“獎金”被收繳,這位財政局長被免職。這一案件被中央有關部門通報全國。也在這一年,衡陽有位女老板參選省人大代表,花了100萬元,送出海量購物卡,仍然落選,得知結果后,失聲痛哭,成為街談巷議的新聞。
衡陽賄選的小氣候可以說早就形成了,童名謙自然不必為自己到任前的事負責。但是童名謙來衡陽快一年了,面臨人大選舉這樣重大的政治活動,保證選舉不違法、不違紀,公平公正,當然責無旁貸。對于堅持選舉的政治原則、應對選舉的政治風險,當書記的豈會不知?
衡陽選舉送紅包的現象成了惡習,但2012年底衡陽市人大選舉省人大代表送的錢數、涉及人數都達到新的高峰。一些民營企業老板財大氣粗,熱衷當省人大代表,出手大方。參會的眾多市人大代表、會議的一些工作人員也不容他們不大方。他們對拜票的人有多大財力做評估,其應該拿多少錢,收錢的有個心理價位。如果比預計的偏少,會被認為沒有誠意,錢只能打水漂。民企老板送錢,國企的“老總”也得參照。過去曾有些重要的機關單位領導屬于職務代表,當選是被上下認可,理所當然。在這種風氣之下,也不敢含糊,紛紛送紅包拜票。這次衡陽人代會,物欲橫流,金錢滾滾,烏煙瘴氣。這樣選舉人民代表,還代表人民嗎?還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嗎?參與的黨員干部還有黨性嗎?
童名謙既沒有采取措施避免這種亂象發生,有點苗頭時,也沒有采取果斷措施,而是聽任賄選暗流洶涌地運行。童名謙有職責,也有權力避免、制止、懲處賄選,卻不敏感、不堅決、不作為,造成政治上的大事件。童名謙完全可以履行黨員領導干部的職責,駕馭全局,搞好衡陽這次選舉;是他自己玩忽職守、懦弱無能弄得自己身敗名裂。衡陽賄選案開始查處時,童名謙已經離開,繼任者肩負重任,重新組織了選舉,風氣得到根本改變。童名謙當書記時,不是也有這樣的權力嗎!
捂不住“油鍋”
衡陽這次省人大代表選舉搞得烏煙瘴氣,童名謙難以控制,也就來個聽之任之。可綱紀廢弛,這么大規模的會議,必然混亂不堪。選舉失去了原則和公平,各自的利益也很難“擺平”。有的企業老板花錢不少,卻沒能當選。工作人員有的參與了“分肥”,有的卻得不到“好處”。賄選之風甚囂塵上,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錢花了卻沒當選,也敢大肆喊冤。有3名企業老板花了錢,卻落選了。他們到童名謙的辦公室要說法。童名謙如坐針氈,作出批示,要求受賄者退錢給他們。這份批示成了童名謙在賄選案中是非不分,畏首畏尾,掩蓋矛盾的重要書證。
衡陽市人大這次會議總算是閉幕了,省人大代表也選出來了,童名謙如愿升遷,可這次選舉如同沸騰的油鍋,并不能平息。童名謙雖然于2013年3月正式告別衡陽,但并不能一走了之,幾乎與他離開同步,對賄選的舉報紛紛送到中央和省委。童名謙在離開前就感到局面難以收拾,如同在油鍋里熬煎,他曾千方百計掩蓋矛盾,想來個大事化小,但隨著案件引起中央和省委重視,展開深入調查,觸目驚心的案情漸漸明朗,童名謙玩忽職守的錯誤和罪行也水落石出,證據確鑿。
2013年6月,省紀委專案組到衡陽市展開全面調查,基本查清了破壞選舉案的事實。省有關機關依據法紀作出決定:對56名送錢拉票當選的省人大代表公告當選無效,對5名工作嚴重失職的省人大代表依法公告其代表資格中止;衡陽市各級人大根據權限,接受512名收受錢物的衡陽市人大代表辭職。對涉案的黨員、國家工作人員的調查處理還在繼續。事已至此,童名謙并未能像以前經歷的那樣,涉及大案而又輕輕滑過。在中央巡視組的督促下,此案又進行了深入調查,并啟動追責程序,童名謙的重大罪責再難逃脫。
從賄選案的發生到敗露,童名謙都是采取捂著蓋著的辦法,左支右絀,上下周旋,平息矛盾,保全自己。這體現了他從政的風格,官場經驗曾經幫他走過險境。為什么這次不靈了?首先他缺乏政治敏感,賄選在湖南的一些地區已愈演愈烈,價碼不斷上升,影響越來越大,以致到了人民非常厭惡的程度,作為市委的一把手,還是見怪不怪,前怕狼后怕虎,在釀成重大政治事件后,悔之晚矣。一心想著升遷,少得罪人,回避矛盾,沒大問題時可能蒙混過關,但出了大問題,你擔負著重要職責,也不是隨意可以推卸掉的。
還是好人嗎?
童名謙的倒臺令有些熟悉他的人惋惜,他并非飛揚跋扈、利欲熏心、胡作非為之人,和近年來落馬的“蒼蠅”“老虎”有顯著不同,童名謙在官位上沒有作威作福,奢靡享樂,而是戰戰兢兢,辛辛苦苦。有人嘆息:童名謙“是個好人,但不是個好官”。
說他不是個好官,大體符合他的經歷和作為。童名謙從來沒表現出過人的才華、突出的政績,比較平庸。平庸之人為什么一路升遷,這就有復雜的因素。童名謙常常給人忠實可靠的印象,這種人在矛盾不那么尖銳、工作可以按部就班進行的時候,也可能人稱其職,還有不冒進、不捅婁子的長處。但官當到一個地區的主要領導,經常處于各種矛盾的漩渦之中,平庸之才就難以應付了。童名謙曾主政過湖南湘西州、邵陽市、衡陽市三地,政績都不突出,轟動全國的負面新聞倒有所發生。湘西的非法集資泛濫成災;還有一座在建的大橋垮塌,都曾引起轟動。邵陽也發生過縣級領導干部自殺等爆炸性新聞,搞得沸沸揚揚,顯示這個地區政治環境比較混亂。到衡陽還不滿一年,又發生了這次賄選事件。有人說童名謙謹小慎微地努力不出事,可大事連連,有些倒霉。可事情并不是那么簡單。一個地方、一個單位主要領導不是想不出事就不出事,而是要能夠駕馭全局,控制局面。沒有這個本事,缺乏見識,工作抓不到位,只能被動應付。有時能應付過去,但不可能時時都吉星高照,栽跟頭也屬必然。
童名謙今日雖身敗名裂,但還有人想著他是個好人。他沒有什么貪污受賄消息和桃色新聞;忙忙碌碌工作,少有玩樂之事;講話不緊不慢,待人接物和藹可親。人們有點好印象也屬正常,但由此說他雖不是好官但是“好人”卻也經不住推敲。官是一種身份,現實中的一個領導干部,為官和做人常常難解難分。童名謙面臨重大危機時無所作為,對違法亂紀行為不敢斗爭,為官是不稱職,為人也是膽小怕事,頹墮消沉,很不可取。有人說如果童名謙是一介普通百姓,明哲保身,遠離是非,可以當個好人,這只是假設。他早就當了官,當官和做人早就一體了,在官位上違紀違法受到懲處,人終究是承受者。在領導崗位上,當不了好官,也就當不成好人了。想從政的人,都應該仔細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