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玲 陳愛軍
(濰坊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山東 濰坊261061)
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是近些年學界興起的概念,對于什么是輔導員課程化存在不同的見解。 有學者認為輔導員工作“課程化”, 就是指輔導員工作要像專業教師“上課”一樣,具體包括: 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要進教材, 工作方式要進課堂,工作安排要進課表,工作時間要算課時(學時),工作節奏要堅持教材的穩定性與學生工作實際的變化性相結合。[1]有學者認為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其內涵就是將內容不一、形式多樣、頭緒繁多的高校輔導員工作,按照課程理念加以整合,突破課程即學科的已有的課程觀,從課程是知識、課程是經驗、課程是活動的新課程觀角度和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角度出發, 構建領域廣泛、復合交叉、點面結合的若干課程模塊。[2]本文認為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就是按照課程的理念實施輔導員工作,包括明確課程設計理念、確立設計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實施模式、進行課程評價等。
按照學生在課程中的主要學習方式為標準,課程可分為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活動課程是以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基礎,通過學生自己組織的一系列活動而實施的課程,它也常常被稱之為“兒童中心課程”、“經驗課程”。 一般來說,活動課程源于19 世紀末20 世紀初歐美的“新教育運動”和“進步教育運動”,主要以杜威為代表。[3]
輔導員工作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授課,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包括價值觀教育、學業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 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多樣,是輔導員工作的主要內容,通常通過舉辦各種比賽、主題教育等活動來實施。輔導員的工作內容決定了活動課程是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主要存在形式。
項目管理是以項目為對象的系統管理方法,通過一個臨時性的專門組織(項目小組) 對項目進行高效率的計劃、組織、實施、指導和控制, 以實現項目全過程的動態管理和項目目標的綜合協調與優化,實現項目的預期目標。[4]采用項目管理就是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創業就業、校園文化建設等具體活動視為項目,對其內容進行項目設計,通過發布立項指南、立項申報、立項批準、項目運作、中期檢查、結題驗收、總結評比等程序,建立項目規劃、項目實施以及項目考核評估的完整體系,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人才。
將項目管理理念引入輔導員工作, 對于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增強團隊凝聚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顯著的作用。
首先,引入項目管理,有助于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理念,實現輔導員工作由管理向服務轉變,對于激活學生創新意識、主體意識和責任感,增強團學組織、學生干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其次,引入項目管理,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課程設計,建立協商式課程,有助于輔導員工作由單向交流向雙向互動轉變。 項目管理的活動主要由基層組織或學生個人設計, 更能貼近學生的需求, 項目化管理強化了創造意識和主動性,從根本上廣泛調動了師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再次,引入項目管理,建立特色校園文化,有助于輔導員工作由重復向特色轉變。輔導員工作涉及活動眾多,往往疲于應付活動的實施,缺乏活動的后期評估。 采用項目管理,目標明確,注重項目風險預測,并且具有相關的管理和保障制度,加強了項目的評估,有助于管理部門整合眾多重復項目,突出特色。
目前,部分學生對讀書重視程度不夠,閱讀量普遍偏低,不能充分發揮圖書館作為“第二課堂”的作用,并且部分學生不知道讀什么,讀多少,怎么讀。 因此,成立“全力建設書香校園”項目小組,項目組的成員涉及高校專任教師、圖書館教輔人員、輔導員及全體學生。項目組進行項目策劃并向項目管理委員會提交立項申請書, 項目的時間為一年。通過開展“全力建設書香校園”項目,培育學生讀書新理念,服務于學生發展;帶動教師進行科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營造濃郁學習氛圍,創新育人文化。項目管理委員會對立項申請書進行評審,批準立項并預支部分經費。項目管理委員會在項目運作過程中進行定期檢查并提出指導意見,以確保項目能夠按計劃高效地運行。 項目結題后由項目管理委員會審核驗收,驗收合格后下發剩余經費,并組織總結項目的經驗與不足。
本項目達標措施包括:第一,加強組織和制度建設。成立以輔辦團總支牽頭、學生會組織實施的“書香校園建設活動領導小組”,制定書香校園建設實施意見,指導書香校園建設工作。 第二,開展一系列活動:召開主題班會,促進“書香班級”主題文化建設;開展讀書倡議,倡導每天讀一份報紙,每周讀一本期刊,每月讀一部名著;舉辦“名師導讀”系列活動,制定專業讀書計劃,每學期由學院教師通過推薦專業必讀經典書目及開展專業名著解讀講座等活動,促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經典名著,使好書更接近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學習生活;開展讀書系列征文比賽,比賽以班級形式組織參加,選出的優秀作品將被推薦到相關報刊發表;舉辦經驗交流會,以知識共享為主旨,分享成功的學習生活經驗;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每年舉辦的“讀書節”系列活動,提高經典文化閱讀素養。第三,加強激勵機制。 評選閱讀之星、評選“書香校園”建設先進班集體和先進個人。
通過開展“全力建設書香校園”項目,促進了學生的學風建設,提高了輔導員工作的實效。 但項目管理畢竟是一門復雜的新興科學,輔導員工作項目化的成敗受到內外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制約, 具有挑戰性,例如,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多種綜合管理能力,然而,實踐中,多數高校學生活動管理者或組織者還缺乏對項目管理理論的系統、全面的了解。因此,我們應當創造各種條件,提高項目化管理在輔導員工作中的可行性,最大限度提高輔導員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1]葉蕪為.工作課程化:輔導員職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3):58.
[2]王禹,肖文學.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現實條件及原則[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1.
[3]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和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276.
[4]王棟華,鄭曉健.項目化管理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