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乃彬
(建湖縣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建湖 224700)
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教師應當將體育與健康進行有機融合,以塑造學生的強勁體魄為宗旨,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的,培養并促進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發展的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然則,目前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教學并未能很好地踐行該大綱的精神要義,這也督促越來越多的體育教學從業者不斷思考如何進行中等職業學校體育的改革與創新。
體育教學的基本方式是身體鍛煉,教師必須借助該方式實現兩方面的教學目的:其一,通過肢體運動來激活學生身體的運動細胞,調節學生肌體的運動神經,幫助學生開發身體潛能,以達到強健體魄的效果。其二,通過有效的體育鍛煉來幫助學生釋放壓力、排解煩悶、調節情緒,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抗壓力與忍耐性,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
在身心素質得到鍛煉的基礎上,教師應當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體育技能,即是要從“鍛煉”層面上升到“技術”層面。以球類運動中的羽毛球為例,學生應當掌握包括殺球、吊球、高遠球、平高球等多種后場高空擊球技術,學會包括兩側移動步法、上網步法、后退步法等多種跑跳方式。總的來講,經過學習,學生應該掌握各項體育運動的“門道”,而不能流于單純的運動層面。
不同于普通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的特色在于“職業”二字,即其應當以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滿足崗位要求的專業人才為己任。從這一教學定位的角度考慮,教師還應當將學生培養成具備體育就業能力的合格人才??偟膩碇v,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學生在畢業之后應當具備成為各個運動領域的體育教師、體育教練等崗位的入門資格。
即是教學理念無法及時跟上時代步伐,特別是行業發展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沒有意識到教學的重要性與技巧性。部分教師沒有從表層的“體育鍛煉”深入到里層的“體育技能”,致使其教學理念多停留在督促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階段。其二,沒有及時與最新的體育技術接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體的潛能被不斷地激發,這也直接推動了體育技能的日益發展。然則部分教師并沒有很好關注技術進步的動態,對學生技能的傳遞也多年如一日,缺乏突破性與創新性。其三,沒有濃烈的熱情與積極的進取心。部分教師由于缺乏對體育事業的追求與個人理想的抱負,致使其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倦怠、安于現狀等得過且過的情緒,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即是教學方式無法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身體潛能,特別是在競技類體育的教學上相對乏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由于體育活動大部分需要在室外進行,部分教師考慮到安全問題,擔心學生會在戶外活動的操練中發生意外或者其他不愉快的事情,因此一般會圈定相對有限的范圍供學生訓練,或者盡量增加室內授課的比例。其二,沒有在統一教育的基礎上因人而異地進行個別指導。部分教師為使教學過程簡單化,基本上全程都是按照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教學,但每一個學生由于能力差異,其對知識的吸收程度也各不相同,假如沒能得到適當地個別指導,則其很難在某一領域有較大的突破。
即是教學課程的種類較為有限,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甚至沒有及時與新課程對接,仍然采用滯后的、不符合時代發展特征與體育行業發展需求的教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教材多且雜。在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師教學的隨意性,同時也不利于學校合理地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管理、約束與評估。其二,課程多重視體能訓練而忽視了心理鍛煉。在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教學要求中,除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外,還應當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然則部分學習的體育課程過份傾向于技能的培訓而缺乏德育教育,這將不利于學生通過學習來領悟體育精神,理解體育的真正內涵。
中等職業學校假如想要在體育教學上有更好的作為,作為奮戰在一線的體育教師,就必須在準確把握教學要求的基礎上,正視當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改正與優化。具體來講,可嘗試以下幾個方向:
教學理念將會對系列教學活動起到顯要的指導作用,因此,作為中等職業學的體育教師,首先應當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一方面,是要緊扣就業需要。即是要明確當前體育事業中對體育人才的基本要求。以體育教師為例,該職業除了要求從業者掌握基本的技能外,還應當具備良好的品德與教書育人的良好素質?;谶@一點,教師在教學時就應當有意識地融入該方面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往教師方向發展。另一方面,要緊跟行業發展。即是要時刻關注體育行業的動態,特別是體育技能的發展,將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避免學生在畢業之后無法與社會接軌。
教學方式不僅會影響知識的被授予程度與被接受程度,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當選擇以創新為特點的教學方式。一方面,應當盡可能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以籃球教學為例,除了傳統的教師演示、方法指導外,還可以通過觀看并分析錄像、角色代入、分組對抗等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充分感受籃球的魅力并享受籃球運動所帶來的暢快感與刺激感。另一方面,應當盡可能提高教學的多樣性。以訓練場地為例,除了校園內外,在可能的情況下,還可以帶領學生去戶外進行操練。在有機會的前提下,還可以邀請體育名將來客串講課。
教學課程不僅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內容,而且直接影響了學生所掌握的各項技能。針對中等職業學校這一辦學定位,學校應當設置以技能為核心的教學課程。一方面,要突出課程特色。由于體育課開設的課程內容繁多,教師難以一一顧及,這就決定了教學的有選擇性,因此,各大中等職業學校必須強化自身特色,在可能的情況下,還應當與地方特色相結合。另一方面,要提出課程的實用性。即是學生在學習知識后,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強健體魄,還可以作用于日常的生活中,如游泳技能有助于救助落水群眾等??偟膩碇v,教學課程應當體現其實踐價值。
從體育事業的領域上看,目前,我國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在體育教學上均存在有教學理念相對滯后、教學方式相對傳統、教學課程相對單一等問題?;谶@一教學現狀,未來,中等職業學校假如想要在體育事業上有所建樹,就應當通過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選擇以創新為特點的教學方式、設置以技能為核心的教學課程等多個方面來改革創新,以為社會,特別是體育事業培養更多實用型、高素質體育人才。
[1]何偉.淺析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面臨的困境及發展對策[J].赤子(中旬),2014(1):72-73.
[2]姜暖,姜亦法,新時期我國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問題思考[J].運動,2013(1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