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
摘 要 林業是我國綠化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近幾年,隨著我國植樹造林面積的不斷擴大,林業病蟲害發生的頻率和范圍越來越大,而且危害也越來越嚴重。林業病蟲害的發生,不僅會破壞植被,甚至會破會當地的生態系統。在林業管理和規劃中,防治病蟲害一直是林業部門工作的重點。由此,將從林業病蟲害的特點入手,就當前我國林業病蟲害出現的問題和原因,提出及時防治林業病蟲害的措施。
關鍵詞 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5-0-02
每當遇到干旱洪澇、雨雪冰雹等惡劣天氣或外界環境突然改變,就容易引發林業病蟲害。就我國實際情況看,林業病蟲害一旦發生,就會有如下的特點:種類繁多,給森林植被造成嚴重的破壞;蔓延的面積越來越大,防治難度也越來越大;會重復出現,頑固難治,給治理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這些問題的出現,為我國林業發展帶來很大的沖擊,不僅破壞林業體系建設,而且阻礙綠色家園的建設,威脅生態文明,影響我國的經濟收入。
1 頻發原因
首先,人工園林增多,天然林比較少。為了保護生態系統,建設綠色家園,我國大力建設人工園林,這樣就使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比例失調,出現人工林面積不斷擴大,而天然林面積迅速下降。一般而言,天然林應對病蟲害的能力較強,人工林應對天敵的能力較弱。只要外界環境發生變化,人工林就會遭到破壞,失去平衡。這樣很容易使人工林感染到天然林,導致生態系統不穩定,林業大面積遭受病蟲害的侵害。
其次,農藥使用出現錯誤的傾向。用農藥來防治病蟲害是最常見的方法,但是對于農藥的使用,存在著錯誤的傾向。有的人盲目相信農藥,認為使用的農藥越多,林業病蟲害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御。因此,一旦出現林業病蟲害,人們就無節制地使用農藥,導致林業病蟲害的抗藥性增加。長此以往,就會在積累過程中產生惡化的趨勢,對病蟲害的治理難度就會越來越大,嚴重影響林業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綜合開發。
最后,對林業病蟲害的管理不合理。就我國而言,對于林業部門的管理,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缺乏科學的管理體系,規劃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時采取合理的養護工作,為病蟲害的發生埋下隱患;政府部門忽略預防監測,只知道病蟲害發生時的救災工作,對病蟲害沒有預防的意識。由于林業部門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時效性,致使我國林業病蟲害的發生頻率和范圍不斷擴大,對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也越來越嚴重。
2 防治措施
2.1 提高人們防治病蟲害的意識
意識是行為的先導,要想在實際工作中扎實推進林業病蟲害的防御,必須提高人們防治病蟲害的意識。林業病蟲害的防治,關系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高度。要使人們明白抓好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有利于加快城鄉綠化的步伐,改善生態環境,提高森林資源質量,減少損失,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只有意識到預防林業病蟲害的意義,才能增強人們的工作責任和緊迫感,切實加強領導,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積極措施,做好林業發展規劃、減災計劃和目標責任,將病蟲害的危害降到最下化。
2.2 保護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現在防治林業病蟲害最應該大力倡導的方法。森林物種主要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森林植物的多樣性能夠為動物和微生物提供棲息地或寄主,為其創造適宜的生長繁殖環境,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免疫力。特別是要加強對天敵的保護,比如捕食性昆蟲、微生物、益鳥等,天敵種類的多樣性使森林系統的的食物鏈更加復雜,系統更加穩定。食物鏈的延長,使潛在有害生物的傳播或流行的速度減慢,加劇了種間對空間資源的競爭,就能夠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影響速度,限制有害生物群種的擴張。
2.3 做好林業病蟲害監測預報
在防治林業病蟲害的過程中,應該實現將重點放在救災環節轉向將重點放在預防環節轉變。監測預報是林業病蟲害防治的基礎,全社會應該提高對林業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工作,運用高科技,建立健全一個覆蓋全旗的預測預報網絡體系。這樣就可以對發現有林業病蟲害的地區進行跟蹤治理,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林業病蟲害發展動態。還能夠提供科學的數據,積累資料,建立數據庫,用高新技術和監測信息處理系統開展監測和預報,明確地塊、對象和應對方法,切記要掐斷病蟲害的傳播源頭,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除治,避免嚴重危害的局面。
3 結語
病蟲害是林業的癌癥,必須盡早控制、及時排除、確保林業的健康發展。雖然我國在植樹造林,城鄉綠化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在對植被的后期管理,特別是林業病蟲害防治方面還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在未來的林業病蟲害防治方面,國家和政府應該嚴格管理,及時監控,做好各項檢查工作,以做到防患于未然。通過林業的健康發展,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促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