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燕
【摘 要】 在當前的污染源自動控制工作中,監測數據的精確性以及科學性問題,和企業直接付費、現場建設管理等方面問題,成為了制約污染源自動監控體系作用發揮的障礙,環保部門應當強化監管,運用獎罰措施、加大設備投入、規范執行標準以及優化規費收取,發揮污染源自動監控體系的作用,提升環保預警工作質效。
【關鍵詞】 污染源自動監控 現狀分析 優化改進
在我國環境保護工作中,污染源自動監控具有重要的作用,經過較長一段時期的嘗試與投入,目前已經能夠對多種污染因子實現自動監控與分析,并集信息傳遞、遠程操控以及及時預警等功能于一體,發揮了環保預警方面的積極作用,有助于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推進,也能夠全面、準確地實現環保統計,但是目前污染源自動監控中仍然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
1 當前污染源自動監控發展現狀
針對當前各地區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的調查研究顯示,主要存在著數據不夠準確與權威、排污付費方式不科學、現場管理不規范等方面不足,應當引起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破解。
一是檢測數據不夠精確。在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中,雖然從國家到地方,都有明確的規定,對設備確定、運行管理以及數據采集等方面有著規范的要求,但是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導致檢測數據精確度不足。在檢測設備的性能方面,許多設備在相關規范全部出臺之前購置的,與現行要求標準具有差距,但是由于其投入巨大,未能得到及時更新。在設備運行環節,應當要求有專門資質的機構來實施,實際上部分機構資質不達標,以及未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對比檢測和質控樣試驗,加之人員技術等方面問題,運行質量較差。在檢測數據同步傳輸方面,部分單位數據傳輸出現錯誤或者無法有效獲取等,導致監測數據精確度下降。
二是檢測數據不夠權威。相關法規明確規定,在線監測設備數據作為環保部門執法依據的時候,應當具有質監部門計量認證作為前提,才能夠產生法律效應。在計量標準方面,相關部門對流量計以及COD和SO2等在線儀計量領域做出了明確的檢定規范,但是NH3-N以及TN和重金屬離子等在線儀計量方面則未作出規范性標準,導致檢測數據無法進行法律意義上的確定,加之計量工作開展頻率不足、在線儀與計量計等設備儀器安裝不夠規范等,導致監測數據權威性不足。
三是排污付費方式不夠科學。在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工作中,監控設施投入以及運行費用應當由排污企業自行解決,財政可以適當補助。許多地方在線監控設備社會運營企業與排污企業簽訂維護協議,排污企業承擔維護與檢測費用,按照“誰污染誰承擔費用”的原則,借鑒污水處理廠成功的運行模式。但是在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中,許多企業自己認為花錢安裝監控設施,還要付費招聘監控運行企業監控管理,等于自己花錢捆上了自己的手腳,希望檢測數據小或者超標之后數據不上傳。監控運營企業應當站在環保執法監控的立場,保證數據精確無誤和及時上傳,但是由于排污企業付費及招投標決定監控運營企業,所以在具體執行中,一些監控運營企業改變了立場,與排污企業暗中交易,更改設備參數以及數據,導致監控設備未能發揮作用。
四是現場管理不夠規范。一些企業在設備安裝中不夠規范,空間不達標,空調運行不正常,甚至排污企業能夠自由進入設備間,加之排污口建設規范程度不足,屬于在相關規范性文件出臺之間建設的,難以升級改造到位。一些排污企業將污水排出管道與雨水管連接,利用雨水與河水進行稀釋,減輕監測數據,有的企業在排污取樣口增設自來水出口,通過稀釋的方式提高排污過關率。這些方面的因素影響,都會導致污染源自動監控體系不能正常發揮出作用。
2 提升污染源自動監控質效的途徑
當前環保工作社會關注度較高,各級環保部門以及相應機構都要強化污染源監控工作,形成監管機制、設備技術、法律法規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綜合效應,全面提升污染源自動監控質效。
一要強化主管部門監管。作為環保部門,應當發揮主管作用,對在線監測設備社會運營企業強化督查,提高準入門檻,并建立違規企業黑名單制度,提高企業運行流程的規范化水平,要求全部操作人員具有相應的資質,一旦出現違規問題,輕則罰款,重則取消競標資質。同時還要加大對排污違法企業的懲治力度,對照其違法行為,以上限進行處置,下猛藥強行入軌,督促在線監測設備社會運營企業以及排污企業都能夠按照規定執行。只有強化了行業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才能夠保證這一利國利民的工作能夠落到實處,讓環境保護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與肯定,為我們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要安裝專門監控設備。在企業監控設備安裝中,要針對企業主要污染物種類進行選擇性安裝,如企業污染源主要為重金屬離子,如果安裝了COD在線監測儀設備,根本無法進行相應的檢測監控,檢測結果居然顯示為地表水I類標準,失去了監控作用。如主要污染物為砷或汞的,則應當安裝相應的砷離子在線監測設備和汞離子在線監測設備,確保檢測的數據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防止部分排污企業與監控運行企業同流合污、私下交易。在監控設備的安裝工作中,一定要強化針對性,不能讓花了大代價的先進設備成為了聾子的耳朵,在這一方面應當完善工作制度與標準,并出臺可操作性的細則,以便于工作目標落到實處。
三要完善地方法規標準。環保部門應當建議地方有權機關,對于國家尚未明確規定的自動檢測項目,結合行業規則以及國外相關條款,制定出本地區相關檢測項目的地方性建議標準,保障自動檢測設備能夠正常運行。地方性法規應當在國家相關法律的框架內,結合本地區污染源監測工作實際狀況,制定出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地方法規,并由相關職能部門牽頭,整合全社會整治的力量與資源,保障這一項工作能夠順利推進下去。
四要優化運營付費方式。建議在排污費計算和收取中將監控檢測工作所需費用統籌考慮在內,采取收支兩條線,并將監控運行經費納入預算,由財政統一支付。由環保部門進行在線監控運營企業的招投標,避免其與企業直接發生關系,有利于其保持公正立場,提高監測監控數據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綜上所述,在當前經濟與社會發展中,污染源監控工作非常重要,各部門都應當強化這一方面的研究與密切配合,有效提升工作質效,更好地促進這一項工作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陳之至.污染源自動監控應用研究[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0,11(4):55-56.
[2]王金云.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方運營方式探究[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