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婧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創新日益被許多企業視為重要的組織目標,同時它也對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產生越來越顯著的影響。企業戰略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企業戰略決策的制定并不僅僅取決于企業的經理人,企業家團隊才是組織戰略決策的制定者[1],他們的戰略選擇會直接影響企業的行為。然而,現有關于企業創新的研究卻沒有考慮哪些因素影響企業家團隊的戰略行為選擇。本文基于激勵理論,探討企業家團隊所有權與企業創新績效之間的關系。同時,考慮到我國轉型經濟背景下存在的兩種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國有企業以及民營企業,進一步分析了在不同所有制下企業家團隊所有權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差異性影響。
對創新活動的高投資一般來說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戰略,這對股東有很強的吸引力,而企業經理人一般都不愿意投資長線的創新活動[2]。因此,在研發密集型的行業中,經理人傾向于多樣化戰略,而股東傾向于創新戰略[3]。經營者與企業所有者在創新行為選擇上的差異性,導致了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代理問題,這種代理問題的存在不利于股東獲取創新壟斷“準租”。根據創新企業的公司治理理論,創新企業應當實行戰略控制,企業的實際控制者必須對創新有足夠的激勵[4]。若沒有有效的激勵,經營者內在的進行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往往不足[5]。因此,必須對企業家團隊進行有效地激勵以激發其承擔風險的意愿,調動其進行創新活動的內在積極性。
筆者認為,提高企業家團隊的所有權可以使經營者與所有者的利益保持一致,從而提高企業家團隊進行創新活動的積極性[5]。企業雇傭的企業家團隊所從事的不是簡單的勞動,而是一種企業家活動。企業家活動是一種企業家精神的激發和學習過程[6]。剩余控制權是與企業家能力直接關聯的,包含著要承擔風險和進行戰略決策的內在要求,而沒有或缺乏剩余索取權的經理人的引入會造成剩余權利的不對稱分布。因此,為了提高企業創新的效率,必須對企業家團隊進行剩余索取權激勵,有效實現經營者在創新中的剩余索取權與其擁有的剩余控制權的兩權對應,部分消除創新的外部性,實現外部性的內部化,提高經營者對創新的支持力度[7]。此外,賦予企業家團隊一定的股權,還可以提高企業家對企業的心理所有權,使其認為企業是“我的”或“我們的”,并對企業有較強的認同度、歸屬感以及責任感[8~9],消除“別人的錢”的問題,從而從所有者角度出發,減少對機會主義以及短期行為的選擇,傾向于創新性行為。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企業家團隊的所有權與企業創新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企業家團隊所有權與企業創新績效之間的關系受企業所有制性質的影響。國有企業由于經營目標多元化、產權主體虛置、多層委托代理關系的存在,加之技術創新的專業性、復雜性以及非程序性特征,導致國有股東及其代理人的監督動力和監督能力不足,易形成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現象。按照經營者的風險規避和理性人假定,內部人控制會帶來企業經營目標的單一化,不利于企業的技術創新[6]。其次,既然股權集中度與股權激勵存在沖突,而國有企業的股權集中度遠高于非國有企業,那么股權激勵在國有企業中的效果就要比在非國有企業中差。再次,對于傳統的國有企業來說,其管理層具有很強的政治色彩,相對于政治激勵,源自股權激勵等形式的貨幣激勵處于次要位置[10]。因此可以推斷,激勵機制在國有企業的實施效果要弱于在民營企業的實施效果。從而可以得出以下假設:
假設2:民營的所有制性質可以強化企業家團隊所有權與企業創新績效之間的正相關關系
本文以企業家團隊為研究對象,以我國上市公司中創新行為密集的制造業為研究樣本,從中選取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配對樣本進行分析,并參照國內學者的通行做法,刪除ST、PT類的公司以及在2004~2008年期間數據缺失過多的樣本,最后得到790個樣本的配對面板數據,其涉及能源、原材料、工業、消費者相機選購品、日常消費品、醫療保健、金融房地產、信息科技等8大類行業。
1.解釋變量。(1)企業家團隊所有權(MASHP):用當年年末企業家團隊所持股份占總股份比例進行測量。(2)企業所有制性質(NATURE)。本研究將其設置為虛擬變量,如果企業控股股東為國有企業則為0;如果企業控股股東為民營企業則設定為1。
2.被解釋變量。筆者從技術創新績效(TINO)和管理創新績效(MINO)兩個方面對企業創新績效(INO)進行了測量。(1)技術創新績效(TINO)。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測量,應該考慮投入和產出兩個方面[11]。就技術創新投入而言,主要包括技術投資(INV)和技術人員比例(TEC)。技術投資數據主要來源于企業年度報告的“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管理費用”、“董事會報告”、“公司投資狀況”以及“在建工程”項目。企業技術人員比例的數據主要來源于企業的年度報告“員工情況”部分。就技術創新產出而言,采用企業專利數量(PAT)進行測量。在處理過程中,筆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技術創新投入方面的測量指標(技術投資以及技術人員比例)以及技術產出方面的測量指標(企業專利)進行分析,共隨機產生兩個主成分。各年份主成分分析結果顯示,Cronbachα均在0.680以上,KMO值均在0.697以上,技術創新因子解釋率均在67.294%以上,信度和效度都是可以接受的。(2)管理創新績效(MINO)。管理創新主要指組織的制度創新[12~13],包括組織結構、戰略等構成要素。參照芮明杰[14]以及Bantel和Jackson[15]對銀行業進行管理創新的問卷調查,本文設定以下指標對管理創新進行測量:是否有新戰略產生,是否有新的管理制度產生,組織結構是否發生變化,是否發生資產重組行為,是否有培訓活動,員工待遇是否發生變化等。發生設為1,不發生設為0,然后求和,把其作為當年企業管理創新的度量值。管理創新的相關信息提取自企業年度報告。
3.控制變量。為了更準確地分析企業家團隊所有權與企業創新績效之間的關系,筆者選取以下變量作為控制變量:企業壽命(LIFE)、企業規模(SIZE)、所處行業(IND)、公司財務杠桿(FL)、股權集中度(INT)、高管股權集中度(MAINT)、獨立董事比例(INDIR)以及企業家團隊特征變量,如企業家團隊成員規模(TSIZE)、企業家團隊成員平均年齡(TAGE)、企業家團隊成員平均學歷(TEDU)以及企業家團隊成員平均任期(TTEN)。

表1 各主要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表1給出了各主要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由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國有企業企業家團隊的所有權在2004~2008年期間比較穩定,而民營企業中企業家團隊的所有權在2006和2007年經歷了小幅度下跌。筆者認為,2006年企業家團隊所有權的下跌主要是由于企業股權分置改革的影響。同時,由T檢驗結果可知,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之間企業家團隊所有權的差異非常顯著。就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而言,國有企業在創新資金投入方面顯著高于民營企業,而在技術人員比例方面,兩種性質的企業差異并不顯著。就技術創新方面的專利產出而言,國有企業均值雖然高于民營企業,但是差異也不顯著。就管理創新而言,國有企業低于民營企業,且T檢驗結果表明,這種差異非常顯著。最后,通過對各主要研究變量進行相關性統計分析,各研究主要變量之間不存在共線性問題,可以進行回歸分析。
在進行假設驗證之前,筆者對技術創新績效指標與管理創新績效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以提取企業創新績效主成分因子。結果表明,2004~2008年企業創新績效主成分因子的累計已解方差均在70.156%以上,KMO值在0.732以上,最低的因子負載值為0.582,且反映信度的Cronbachα值均在0.717以上,組合后變量的信度與效度都是可以接受的。表2列出了企業家團隊所有權與企業創新績效主要研究變量的回歸分析結果。

表2 企業家團隊所有權與企業創新績效主要研究變量的回歸分析結果
注:(1)*,**,***分別代表10%、5%、1%的顯著率;(2)括號中的數據為標準差;(3)地區、行業、年份等其他控制變量回歸結果省略。
模型1檢驗了企業家團隊所有權與企業技術創新績效之間的關系。由回歸分析結果可知,企業的所有制性質與企業技術創新績效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即國有的企業所有制性質可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績效,而民營的企業所有制性質不利于企業技術創新績效的提升,不過這種負相關關系并不顯著。企業家團隊的所有權與企業技術創新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且這種關系非常顯著。模型2檢驗了企業的管理創新績效與企業家團隊所有權的關系。由回歸分析結果可知,所有制性質與企業管理創新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且非常顯著。這一結果說明相對而言,民營的企業所有制性質較國有的企業所有制性質更能促進企業的管理創新績效。企業家團隊所有權與企業管理創新績效之間也存在正相關關系,但是這種正相關關系并不顯著。但這一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所有權作為一種激勵機制對企業家團隊戰略以及經營行為選擇的影響。模型3將創新績效因子引入研究模型,對企業家團隊所有權與企業總體創新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企業所有制性質與企業創新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且這種正相關關系非常顯著。模型4檢驗了企業所有制性質的調節作用。由分析結果可知,企業的所有制性質對企業家團隊所有權與企業創新績效之間的關系具有顯著的正向調節作用,即民營的所有制性質更能夠促進企業家團隊所有權對企業創新績效的促進作用?;貧w分析結果與假設一致。
筆者以我國制造業類國有和民營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探討了企業家團隊所有權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并考慮了所有制性質在這一影響過程中的調節作用?;?004~2008年的相關數據,得出了以下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結論:第一,所有權作為一種激勵機制,通過將企業家團隊成員的個人利益與公司長期利益掛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企業家團隊對風險的規避心理,提高企業家團隊的忠誠度以及對企業的心理所有權,降低企業內部的代理成本,促使企業家團隊制定創新型戰略,進行創新型活動。第二,在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中,企業家團隊所有權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是不同的。具體而言,民營的企業所有制性質對企業家團隊所有權與企業創新績效之間的關系起正向調節作用,且這種調節作用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