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琴,楊玉英,宋建文,曹亞琴,邱建華
(1.湖州市中醫院,浙江湖州 313000;2.湖州市中心醫院,浙江湖州 313000;3.湖州師范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湖州 313000;4.湖州市婦幼保健院,浙江湖州 313000)
進修學習是繼續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已經完成基礎醫學教育并正從事實際工作的醫護人員提供了更新知識與技能的機會[1]。護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通過進修學習,在職護士可以更新知識,掌握醫療護理新技術、新方法。動機是激發、引導、維持并使行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種力量[2]。目前有關護士進修學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護士進修教學質量的調查[3]、進修護士帶教的方法與管理[4]、進修護士滿意度的研究[5,6]等,且暫時還沒有護士進修動機的測量工具。因此,本研究在文獻復習、專家咨詢基礎上編制在職護士進修動機量表,并檢驗其信度與效度,為進行在職護士進修動機研究提供可靠測量工具。
1.1 對象 咨詢專家:聘請7名有量表編制經驗的心理學博士、護理專家和語言學專家對條目的具體內容進行審核,其中心理學博士2人、護理專家3人、語言學專家2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本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4所三級甲等醫院和1所三級乙等醫院的護士作為調查總體,用以測評量表的信效度。預調查時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150名護士,收回問卷141份,剔除填寫不全、填寫有規律等無效問卷4份,實際納入分析的問卷137份,有效回收率91.3%,137名護士均為女性,年齡18~42歲、平均(30±5)歲,其中副主任護師3人、主管護師34人、護師38人、護士62人,本科學歷4人、大專學歷133人。正式調查時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450名護士,收回問卷435份,剔除填寫不全、填寫有規律等無效問卷7份,實際納入分析問卷428份,有效回收率95.1%,428名護士均為女性,年齡19~47歲、平均(34±6)歲,其中副主任護師7人、主管護師103人、護師125人、護士193人;本科學歷21人、大專學歷407人。
1.2 量表的編制
1.2.1 初始量表編制 以國內外相關研究理論為基礎,編制包含37個條目的護士進修動機量表初始題庫。形成初始問卷后,請7名專家對問卷條目的內容進行審核,對容易產生歧義和難以理解的條目進行修改和補充,刪除部分相關性較差的條目,經過分析、加工和篩選,最終形成初始量表共27個條目,包含5個因子,即求知動機(7條目)、職業發展動機(6條目)、外界壓力(6條目)、社交動機(4條目)和逃避(4條目)。全部條目以自陳式短句列出,采取Likert 5級評分法,完全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分別賦分為5、4、3、2、1分。
1.2.2 正式量表的確定 量表條目刪除標準[7-9]:臨界比率(簡稱CR)法,刪除得分前27%與得分后27%的CR值沒有達到顯著標準的條目;相關系數法,刪除與所屬維度相關系數小于0.5的條目;因子分析法,刪除因子載荷在所屬因子低于0.5或在其余因子的載荷大于0.4的條目。對初始量表進行預調查,對預調查收集的數據進行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后,按刪除標準刪除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條目,最終確定正式量表。
1.3 信度和效度檢驗指標 評價信度的指標有內部一致性、重測信度、分半信度、調查員信度,本研究采用重測信度和內部一致性進行信度分析。評價效度的常用指標有校標效度、結構效度和內容效度,本研究采用結構效度[10]進行效度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原始數據用EpiData進行錄入,用SPSS 15.0軟件對預測量表進行項目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其后對形成的正式量表進行信度檢驗,并采用AMOS7.0軟件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使用的統計學方法有Cronbach’sα系數、相關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
2.1 條目篩選 對初始量表27條目進行分析。第1輪分析:刪除標準差<1 的條目,分別是 Q1、Q6、Q9、Q14、Q22,其余條目標準差均>1,表明量表其余各條目對調查對象具有較好的鑒別度。第2輪分析:對余下的 22 條目進行因子分析,所有因子載荷均高于0.5,因此保留所有22個條目,然后將22個條目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第3輪分析:對22個條目進行相關分析,所有條目與其自身因子相關系數均高于0.5,因此這里沒有對條目進行刪除,保留了所有條目。根據條目刪除標準,最終形成5因子22條目組成的護士進修動機量表,見表1。

表1 護士進修動機量表
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對預調查137個調研樣本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最大方差旋轉法。首先進行巴特球形檢驗,KMO=0.881,巴特球性檢驗值為2467.186,P=0.000,表明該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正交旋轉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依據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結果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貢獻率和累積方差貢獻率見表2,最終提取得到5個因子,累積方差解釋貢獻率為73.20%。提取出的5個因子分別對應條目見表3,初始量表旋轉后因子載荷矩陣見表3。

表2 各因子的特征根及方差貢獻率和累積方差貢獻率

表3 初始量表旋轉后因子載荷矩陣
2.3 正式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 正式量表編制后對5家醫院450名護士進行量表信效度測評。
2.3.1 內部一致性信度 對428份有效調研樣本數據進行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護士進修動機量表克朗巴哈α系數一覽表
2.3.2 重測信度 調研樣本中的50人參加了重測信度的檢驗。兩次護士進修動機量表測評時間間隔為3周,對數據進行重測信度分析,護士進修動機量表重測信度結果見表5。

表5 護士進修動機量表重測信度
2.3.3 驗證性因子分析 對428份調研樣本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進一步驗證護士進修動機量表的結構效度。護士進修動機量表驗證性因子結構模型圖(已經標準化)見圖1、擬合指數見表6。

圖1 護士進修動機量表驗證性因子結構模型圖(標準化)

表6 護士進修動機量表擬合指數
3.1 編制護士進修動機量表的目的及意義 護理工作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服務性工作[11]。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醫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患者法律意識的增強,對護理服務技能及服務質量的要求與期望也越來越高,臨床護理工作面臨新的挑戰[12,13]。護理質量的提高依賴于護理人才的培養,外出進修學習是護理人才培養的方法之一,通過進修學習可使護理人員原有的知識、技能得到更新、補充、拓展,完善了知識結構,對提高在職護士的知識水平、提升醫院護理水平和護理服務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護理人員進修動機對于其參與進修學習的積極性、效果都有重要的影響作用,進修動機與進修學習的關系是辯證的,進修動機可以驅動進修學習,進修學習又會反作用于進修人員,促使其進修學習動機的增強。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個具有客觀全面的,針對求知、職業發展、外界壓力、社交、逃避等因子設計的護士進修動機測量工具,為進一步激發在職護士的進修動機,做好護理人才建設,促進我國衛生事業的發展。
3.2 護士進修動機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 本研究在參考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構建了在職護士進修動機初始量表,采用專家咨詢法對條目內容進行審核、分析,最終形成5因子22條目的正式量表,包含求知動機(5條目)、職業發展動機(5條目)、外界壓力(5條目)、社交動機(4條目)、逃避(3條目)。
3.2.1 信度分析 信度主要是用來評價量表的穩定性、準確性和一致性,信度評價的常用指標有分半信度、重測信度、內部一致性信度、調查員信度等[14]。內部一致性是心理學標準化量表信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一般采用克朗巴哈α系數(Cronbach’salpha)來作為指標,一般而言,克朗巴哈α系數達到0.70以上即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14]。本研究采用重測信度和內部一致性信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護士進修動機量表各因子和整體量表的克朗巴哈α系數均在0.8以上,說明護士進修動機量表內部一致性較好;重測信度的測試結果顯示,各因子得分和整體量表總分兩次測試的相關系數均在0.7以上,達到可以接受水平,證明護士進修動機量表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3.2.2 效度分析 效度主要是評價量表的有效性、準確度和正確性,效度評價的常用指標有校標效度、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13]。本研究采用結構效度對量表的效度進行評價,驗證性因子分析顯示護士進修動機量表的結構效度擬合良好,結果數據基本都達到了相應標準,驗證性因子模型圖(已經標準化)顯示該量表結構清晰,其中所有條目間的因子載荷系數均在0.5以上,說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
參考文獻:
[1] 吳欣娟,宋春燕.綜合醫院進修護士管理模式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10):898-899.
[2] 秦丹.網絡環境中教師專業發展動機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5):66-70.
[3] 譚小波,李繼平,方進博.大型綜合醫院護理進修教學質量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6):4422-4424.
[4] 陳萍云,譚杏飛,藍惠蘭,等.應用角色適應理論改進ICU進修護士的帶教方法[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2):130-131.
[5] 徐敏麗,張友平,李華.護理進修導師負責制教學方法的探討[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1):57-61.
[6] 李小攀.進修護士滿意度調查研究[J].全科護理,2010,8(5):1231-1232.
[7] 韓桂鳳,徐守森,燕凌,等.青少年運動友誼質量量表的編制[J].中國體育科技,2011,47(2):134-139.
[8] 李歡歡,王力,王嘉琦.大學生網絡游戲認知—成癮量表的初步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8,22(5):319-322.
[9] 魏勇剛,龍長權.量表編制[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7-60.
[10] 侯杰泰.結構方程模型及其應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81-182.
[11] 鄭聰,張萍,陳松.護理人員院內進修模式的探索[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6):75-76.
[12] 楊麗黎,盛潔華,馮金娥.護理進修項目的規范化管理和效果探討[J].護理與康復,2010,9(7):617-618.
[13] 徐愛華,劉小琴.新護士培訓細則的制定和實施[J].護理與康復,2010,9(11):992-993.
[14] 凌文柱,方俐洛.心理與行為測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36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