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國WANG Xin-guo;韓慶田HAN Qing-tian;張毅ZHANG Yi
(①91440 部隊,洛陽 471023;②海軍航空工程學院,煙臺 264001)
(①No.91440 Unit,Luoyang 471023,China;②Naval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Yantai 264001,China)
軍事倉儲發展日新月異,對管理人才的能力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基于部隊對人才能力、知識、素質要求,以先進的教育觀念,培養素質過硬、崗位合格、適應實戰的士官人才。[1~3]
1.1 倉儲管理網絡化 裝備器材保障信息網絡是一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數學和管理科學方法對裝備器材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存儲、分析和交換的人機綜合系統。通過此系統可獲取裝備器材保障的物資資源配置、儲備、消耗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信息,也可以獲取國內外的政治、軍事、經濟形勢動態信息和有關的方針、政策、規章、制度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信息。
1.2 器材儲運作業自動化 實現倉庫物資儲運作業自動化,倉儲機械設備、設施及管理、信息、人才系統配套、協調發展是重要的發展趨勢。一是物資儲運集裝化,建立運輸工具、儲存和裝卸設備的標準化體系,加強集裝箱、托盤、集裝袋等在物資儲運中的推廣應用;二是自動化倉庫,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正推動自動化倉庫向智能自動化方向發展;三是倉儲裝卸搬運機械高效化;四是條形碼技術的推廣使用。
1.3 保障安全監控電子化 計算機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裝備器材保障安全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安全管理必將突破傳統的經驗管理模式,增加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手段,推廣應用倉儲安全監控技術,提高保障安全水平。
1.4 保障指揮決策智能化 裝備器材保障將充分利用倉儲信息網絡技術,借助計算機模擬技術、人工智能、專家系統等先進技術,在倉儲業務信息管理系統(MIS)基礎上,開發裝備器材保障決策支持系統,實現倉儲指揮決策智能化。
2.1 倉儲信息化對人才信息能力的需求 裝備器材保障系統內進行信息管理和對信息綜合利用的能力需求不斷增強,包括倉儲信息的采集和綜合、倉儲信息的分析與處理、倉儲信息的交換與共享、倉儲設備設施的自動控制等。要求倉儲管理人員通過對信息管理與運用的智能化,來提高決策、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的能力,高效地利用倉儲系統內外的人、財、物和信息等資源,實現其預期的目標。[4]
2.2 實戰化標準需要過硬的崗位任職能力 實戰化保障的需求,要求教育教學需要貫徹以崗為本的理念,緊貼部隊、緊貼裝備、緊貼崗位實際開展教學訓練,不斷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2.3 人才隊伍的發展要求較強的綜合素質能力 管理人才需要以技能培訓為主,突出操作性、應用性,重在培養動手能力。在傳承過去“四會”標準的基礎上,拓展和增加信息化內容標準。
緊貼部隊對人才能力、知識、素質要求,緊跟軍隊建設向信息化條件下體系作戰轉變的步伐,深化管理人才教育教學改革,是適應加快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的客觀要求。[5]
3.1 以軍事訓練和考核大綱為主線,確定教學體系框架 要緊緊抓住優化課程內容體系,打破課程間壁壘和重復,對現行課程體系實施結構的優化組合,實現層次上深化、體系上的完備。緊貼學員崗位任職需要,積極借鑒地方職業技術教育經驗,準確定位知識、素質和能力需求。
3.2 以裝備器材保障業務要求為標準,優化課程教學內容 在完善教學內容工作中,摸準攻堅克難的關節點,在能力本位職業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全面調查、論證各類管理人才的工作職責和崗位任務,科學剖析各專業工種崗位的知識和能力構成,在合理區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教學對象的基礎上。
3.3 以信息化保障能力和信息素養需求為牽引,提高信息化內容比重 適應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要求,任職教育院校要牢固確立面向信息化戰場育人的辦學思想,以學習信息化知識、掌握信息化裝備、運用信息化系統、實施信息化保障為重點,增大教學內容體系中信息知識和信息技能的比重。
3.4 以崗位任職和實踐操作為重點,突出實踐演練環節 按照“針對性強、突出應用、重在實踐”標準構建任職教育教學內容體系,圍繞聯合保障、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保障、數字化武器裝備操作使用等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開展專題教學,培養信息素質、形成聯合意識、強化指揮技能;要堅持“貼近部隊、貼近裝備、貼近崗位”原則,使教學內容與訓練大綱無縫銜接,使人才培養與部隊任職崗位有機對接。
著眼與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同步,轉變教學訓練模式,要始終貫徹戰斗力標準,準確把握部隊新質戰斗力建設對軍事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做到部隊建設需要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人才,實際崗位需要什么素質就著力提高什么素質,及時把部隊建設、作戰訓練和管理教育等領域研究的新思想、新觀點轉化為教學內容,保持教學內容的前瞻性和創新性,提高教學質量。
[1]唐安球,鄭哲君,陳德帥.自動化立體倉庫管理工作探討[J].后勤科技裝備,2011(2):38-39.
[2]黃斌.軍事倉儲管理研究綜述[J].倉儲管理與技術.2012(1):53-54.
[3]任瑞生,顏紅飛.對提高后方倉庫信息系統保障能力的思考[J].倉儲管理與技術,2010(6):18-19.
[4]柴植軍,鄭懷利,魏鵬等.健全完善管理機制 加強后方倉庫保障能力建設[J].倉儲管理與技術,2010(3):52-53.
[5]蘇海丁.軍隊管理人才培養淺見[J].國防大學學報(軍隊建設研究),2007(4):47-48.
[6]楊佳訓.積極適應轉型期建設要求加速培養作戰部隊信息化人才[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7,V8(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