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旭
自貢的產業轉移在中央政府的政策引導和地方政府的積極配合以及大力支持下得到了有力的推動。在得到政府政策和財政傾斜的同時,如果政府過多的干預產業的發展往往導致地方產業缺乏創新性和活力,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政府在傳統工業化的道路指引下容易產生慣性思維,在自貢產業轉型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瓶頸與政府行為的缺失。
一、自貢產業轉型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缺失,缺乏人才長效發展機制
資源型結構城市的結構轉換有自己本身的特征,新產業對原有產業的替代需要技術、人力、金錢和政策等因素的支持,而人力資源因素是最為重要因素。只有勞動者的素質和勞動技能的提高,才能滿足以市場為導向的需要。人力資源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再生性要素,在各個產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基礎教育相對薄弱難以培養出大批的高素質人才,自貢在產業發展中面臨著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隊伍缺乏的難題。資源型城市的工作、生活環境明顯劣于沿海開放城市,在人才自主擇業、自主流動的條件下,不但難以從外部吸引人才,而且還出現大批本地人才外流的現象,導致產業轉型所急需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奇缺。
(二)工業布局不合理,同質競爭嚴重,生態環境脆弱
自貢的地形地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鎮建設的功能分區比較混亂。自貢的企業往往存在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不足、布局分散等問題。由于自貢的發展過程嚴重依賴資源,加之資源型產業大多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在產業發展的進程中伴隨著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并伴隨有基礎設施薄弱、環保產業比重偏低的問題。自貢市目前有環保咨詢公司12個,但是公司資質水平參差不齊,咨詢服務的水平普遍降低,再加上缺乏具有高水準的環保公司,造成工業企業排污缺乏有效的指導,排污能力差,處理難度大。
(三)產業結構有待優化,工業發展乏力
自貢市統計局2012年的數據顯示,自貢三大產業的比例為1:3.1:2.3,2013年全國的平均比例為1.2:3.9:3.62,與全國水平差距較大,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偏低。而第二產業中的高科技產業比重偏低,附加值高的產業比重偏低,污染少、能耗小的產業偏低。2013年1至11月,自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增速分別居全省第10位和14位,比同期下降2位和7位。自貢主要支柱工業受宏觀方面影響較大,12家優勢企業完成總產值216.5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50.9%,但與去年相比僅增長10.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5.2個百分點。除四川玻璃股份公司外,東方鍋爐公司、西南昊華公司、硬質合金公司等11家重點優勢企業增長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政府在自貢產業轉移中的行為缺失
(一)政府過度干預,體制制約產業發展
在自貢產業進入市場經濟時期后,政企雖然分開,但卻形成分散管理的格局。大企業作為資源型城市的主體,大都受條條管理,服從于條條的發展目標,基本上封閉運行,即使看到單一產業對資源型城市的不利影響,也由于職能所限,只能在企業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出有限的貢獻。資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在名義上統籌全市,實際上沒有能力統帥各方面力量,不能統籌使用資金和各種資源,實現新的發展戰略。城企兩大板塊之間經濟的協調發展,仍無法解決。例如在現行鹽業專營體制下,鹽業企業的產品不能直接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產銷分割,產能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現行的鹽業管理體制已成為制約自貢鹽化產業集群化發展的瓶頸。對自貢而言,打破體制障礙和制約,改變“產地貧困、銷售暴利”的局面,對自貢鹽業做強做大,鹽業和化工行業協同發展,推動配套產業發展,打造鹽化集群并使之成為自貢市的支柱產業集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城市配套較低,城市軟環境有待提升
自貢因鹽而生,作為傳統的資源型城市往往在初期難以對城市進行科學的規劃,在以往“先生產,后生活”思想的指導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于生產發展。自貢產業轉型受到諸多制約,尤其是第三產業基礎薄弱,產業配套能力較差。目前雖然新區正在蓬勃發展,但自貢老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已經無法滿足城市的發展,城市整體規劃和布局有待統一整合。
三、自貢在產業轉型中的政府行為選擇
(一)重新定位政府與市場邊界,促進政府職能轉換
對于資源型城市的產業轉型,應該強化市場的作用,提高自貢地區的市場化程度。市場化程度高才能創造競爭環境從而提高企業的創新積極性,進而帶動地區的產業升級。所以政府應該對自身服務職能有一個明確的定位,積極為產業轉移提供完備的公共產品和基礎設施,強化政府的服務職能,做到“大市場,小政府”。加大對高科技產業和環保產業政府補貼等政策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看得見的手的調控職能。
(二)建立數字城市,推進體制創新,推動產、學、研的聯合及人力資源素質的提升
以物聯網、城市光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發展為契機,以智慧城市、無線城市建設為支撐體系,著力構建電子商務應用,通過信息化促進工業化。實施3G和光纖寬帶工程、大型物流控制平臺等信息化工程,深入推進數字城市建設,以實現工業數字化,產業信息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自貢市推動經濟增長、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同時政府應牽頭建立相關的激勵制度,鼓勵和支持各類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廣泛合作。實現校企聯合,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一方面,通過共建并依托自貢高新產業園區,積極搭建產學研聯合平臺,著力推進產業園區成長為區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以及資金、技術、人才的匯聚點:另一方面,圍繞建設創新型自貢,以推動高新技術發展為突破口,著力推進院地院企合作, 積極開發產學研合作項目,不斷推進區域創新能力的增強。
(三)以特色產業促進產業升級發展,提高第三產業比重
自貢的產業發展歷史悠久,基礎實力雄厚。自貢市已經成立了一批國家級的新型材料產業基地和頗具規模與實力的研究所,如今的自貢已發展成為新型建材、機械加工、化工食品、紡織生產、燈飾設備等為支柱產業的工業型城市。自貢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工業的同時也要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使得資源上的優勢可以轉化為經濟上的優勢。所以,自貢政府需要把發展第三產業和特色創意產業作為經濟發展新的突破口,在第二產業騰飛的基礎上,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對于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從而實現產業轉型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
四、總結
在城市轉型過程中,政府行為路徑選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發揮什么樣的職能,制定什么樣的政策,這些都需要政府高度重視。政府行為改造、控制和管理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城市的發展。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代建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