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輝
摘 要 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是依照《森林法》及《森林法實施條例》等林業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對林業生產和相關產業實施的業務管理,包括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資源數據檔案、森林經營管理、林地林權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林木采伐和流通管理、林業行政執法等核心內容。近年來,廣西隆林縣堅持以保護、培育、合理利用為核心,認真宣傳、貫徹黨和國家有關林業方針政策,建立、健全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強化和完善管理措施,全面提升資源林政管理工作水平和質量,林政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由此,就目前隆林縣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現狀;對策;廣西隆林縣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1 現狀
隆林各族自治縣地處北緯24°22′~24°59′,東經104°47′~105°41′,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云貴高原東南邊緣,紅水河南盤江以南,處在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帶,國土總面積3 518 km2。屬典型的多山地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全縣以中山地貌為主,低山與巖溶地貌相互并存,境內峰巒連綿、山高谷深。隆林縣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根據2013年的統計數據,現有森林面積227 733 hm2,活立木蓄積量909.34萬 m3,森林覆蓋率64.61%,是名符其實的林業大縣。
隆林縣森林資源保護管理,一是加強木材生產源頭管理,從森林采伐、加工銷售、運輸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檢查,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從根本上減少森林資源消耗。二是緊緊圍繞發展和保護森林這一工作核心,以提高公民環境保護、生態可持續發展意識為重點,宣傳和貫徹落實《森林法》等林業法律、法規政策。三是加大森資源管理資金投入,狠抓林政資源管理隊伍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資源林政管理水平。在自治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努力做好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
2 存在的不足
2.1 法治觀念不足,生態保護意識不強
隆林各族自治縣屬國家級貧困縣,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境內居住著苗、彝、仡佬、壯和漢等5個民族,交通通訊條件普遍較為落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人們的思想文化和法制觀念也相對比較薄弱。特別是部分偏遠山區,群眾只是看到森林給他們帶來的短期經濟利益,沒有從生態效益的角度去考慮森林資源的長遠利益。部分偏遠山區群眾急功近利,盲目發展人工用材林而忽視對天然林的保護,導致濫伐林木、毀林造林等林區治安案件仍時有發生。
2.2 亂占林地、毀林開墾現象仍然存在,林地案件查處行政干預較大,林地非法占用現象得不到有效遏制
林地是森林資源的載體,科學有效的林地管理是保證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手段。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居民不斷地完善其住宅或者私家用地,這也就加劇了林地被非法占用。一些地方經濟組織或個人為發展經濟,大搞土地開發和形形色色的園區建設,他們往往打著地方政府或相關管理部門的名義,林地案件查處行政干預較大,林地資源的破壞難以有效遏制。
2.3 管理力量薄弱,工作成績不明顯
林政資源管理機構技術力量比較薄弱。特別是基層林業工作站缺編少人現象比較突出,基層林業技術力量明顯不足,加之地方政府財力有限,對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的資金投入不足,森林資源管理制度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導致保護管理工作成效不明顯。
3 隆林各族自治縣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對策
3.1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
建立一支業務技術精、政治思想素質強,作風紀律硬,熱情服務、廉潔奉公的林政管理隊伍是當前工作的重點。堅持內練素質,外樹形象,把提高林政管理人員的思想和業務素質林政管理工作的重點來抓,采取參加上級學習培訓,集中自訓,以會代訓,參觀學習等多種形式,組織林政管理人員對《森林法》、《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學習培訓。堅持持證上崗制度,林政管理人員必須取得自治區林業廳培訓頒發的執法資格證,林業行政窗口工作人員必須取得上崗證,無證者只能待崗跟班學習,不安排正式工作崗位。有效調動林政管理人員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林政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為搞好資源林政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2 加強宣傳,優化生態保護意識
加強宣傳教育,形成全社會參與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氛圍。結合公民道德建設,普及林業和生態知識,提高全民的生態建設、生態安全和生態文明意識。充分協調發揮宣傳、旅游、文化、新聞等部門工作職能,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和林業生態建設的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采取多種形式,積極宣傳森林資源保護和林業生態建設的重大意義。向公民宣傳森林是生態環境建設和向社會提供生態服務的主體,是國土安全的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等知識,增強公民的生態環境保護和依法治林意識。同時,依法堅持和完善義務植樹制度,積極引導全民植樹造林,宣傳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先進事跡和典型經驗,努力形成全民齊抓共管的良好社會氛圍。
3.3 依法從嚴管理,確保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
3.3.1 加強限額采伐管理,杜絕超限額采伐
一是嚴格憑證采伐制度,強化林木采伐許可證的發放管理,對申請采伐的證明文件,要認真審核,嚴格把關,嚴禁越權發證,嚴禁超限額發證。二是要強化森林采伐限額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林政管理部門要對采伐作業進行跟蹤檢查,進行現場核實。發現超范圍采伐、超數量采伐或異地采伐的,要依法嚴肅處理。三是加強巡山護林,加大林政執法工作力度,森林公安、林政執法大隊對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確保森林資源安全。endprint
3.3.2 加強木材流通領域管理,強化林木運輸監督檢查
一是依法強化木材運輸管理,嚴格執行木材憑證運輸制度。加強木材檢查站的建設和管理,完善檢查站管理制度,加強木材檢查員業務培訓,提高木材檢查站工作效率。二是進一步加大對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的監督管理,清理整頓木材經營加工市場,維護市場秩序。對未經林業主管部門批準的加工廠點,一律予以取締,對已辦證的木材經營加工企業,要加強監督管理,督促企業做好原材料進入臺帳,嚴把進貨渠道關,防止來源不合法木材進入流通領域。
3.3.3 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切實抓好林地保護管理工作
一是正確運用經自治區林業廳審核同意并經自治縣人民政府批準實施的《隆林各族自治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年》指導林地資源管理工作,嚴格控制使用林地定額。二是建立健全工程項目使用林地審批制度,包括占用征收林地的審核、臨時使用林地的審批(包括森林經營單位修筑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使用林地的審批)。三是做好山林權屬糾紛調處和林權檢查登記發證工作,真正實現“山定權、樹定要、人定心”,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保護林地資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4 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實現經濟和生態效益建康發展
隆林是林業大縣,更是名符其實的山區縣,山區群眾發展經濟,“靠山吃山”,理所當然。如何做到山區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和諧推進,考驗地方政府決策和林業工作者的智慧。要正確處理好興林與富民、生態與產業的關系,既要改善生態,又要改善民生,必須把發展林業和農民致富緊密結合起來,把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緊密結合起來。一是制定優惠政策,重點培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油茶、板栗等經濟林產業,推進規模化、規范化經營管理,實現標準化生產,創建隆林名優綠色品牌產品,實現林副產品增值。二是要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和森林旅游業。整合隆林德峨張家寨民族特色旅游景點、野豬嶺森林景觀等旅游資源,形成民族旅游文化特色,逐步發展壯大民族特色旅游業。三是重視引導農民開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等林下經濟產業,促進林農增收。
3.5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更新管理模式,促進林業科技推廣,推進林業重點工程項目建設
3.5.1 改善基層林業生活生產條件,更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一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完善和提高國有金鐘山林場管護站、大哄豹保護區管理站、木材檢查站、鄉鎮林業工作站生活和辦公條件,為基層林業職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充分調動基層林業工作者的積極性。二是對森林資源管理進行統一規范,形成流程,把服務延伸至鄉鎮、村屯,實現數據共享與信息聯通,將林木采伐、木材運輸,森林監測、林地管理、古樹名木、林權糾紛等信息管理系統組合起來,形成規范化的森林資源監管信息新模式,有效規范和提高森林資源管理效率。
3.5.2 開展種源基地建設,促進林業科技推廣
重點建設隆林播立種苗示范基地、金鐘山林場林木良種繁育基地、采種基地,逐步實現隆林縣主要造林樹種種源基地化,完全實現種苗自給。同時,加強林木種苗執法管理工作,形成種苗質量監督檢驗體系,提高營造林質量。
3.5.3 推進林業重點項目建設,增強林農保護森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加強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和生態公益林補償等林業重大項目實施工作,使廣大林農真正得到實惠。森林資源保護是一項社會性的工作,要做好此項工作,必須提高公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近年來,退耕還林、公益林補償等多項林業重點項目在隆林縣的實施,造就了山上綠色銀行,廣大林農得到經濟實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林農的物質需求,極大提高了林農參與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 結語
林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又是一項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既有不可代替的生態效益,又有十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森林資源管理作為一項有重大意義的社會性工作,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生態的穩定持續。盡管當前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亂砍濫伐、非法占用林地的問題仍然存在。依法治林,加大執法力度,加強思想教育和意識培養,提高公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促進森林資源有效可持續發展,是當前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