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林桃?曹曉林?陳盾


摘 要 通過分析我國果蔬產品出口現狀,果蔬烘干設備及其購置補貼的發展現狀,提出了在我國建立果蔬烘干機作業質量評價體系的必要性及主要技術指標。
關鍵詞 果蔬;烘干設備;質量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S226.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5-0-03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果蔬生產國和果蔬制品加工基地,果蔬加工制品在農產品出口貿易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其出口占農產品出口總量的1/4,果蔬產業已成為創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國果蔬產品存在采后商品化處理程度低的問題,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水果腐爛變質不能利用,資源利用率較低,加工技術水平和工藝設備落后、粗加工產品多而附加值低等問題始終制約著我國果蔬加工業和農業的整體發展。
果蔬烘干裝備化加工是高效、批量轉化加工果蔬鮮品,增加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果蔬干燥設備體積小,重量輕,便于貯藏運輸,可產生較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因此,小型輕便、優良、高效、低耗、安全、減少環境污染的果蔬優質干燥新技術和新裝備受到市場青睞,促進了我國果蔬干制品加工數量的快速提升。但我國烘干機的作業質量評價體系還沒有建立,果蔬烘干技術推廣應用得不到規范和發展,嚴重制約了我國果蔬烘干技術應用和烘干裝備生產企業的發展。
1 產品出口現狀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國對水果等農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中國入世以后,與世貿組織成員國之間的農產品關稅大幅度削減,今后能夠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起制約作用的,就是農產品安全和品質等技術性限制。
2012年,全國水果出口量和價格都有所增加,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水果出口品種較少,競爭力不強,以蘋果、梨、柑橘等為主,這些主要水果品種種植面積大,且多為中熟品種,上市季節較為集中,早、晚熟的水果品種不足,直接削弱了我國水果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2012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部分主產區的蘋果、柑橘等水果價格急劇下跌,并發生大面積滯銷,很多地方的果農為水果“集中上市”形成的滯銷局面而犯愁。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果的下游市場過于單一,深加工比例較低[1]。
2012年中國蔬菜出口呈現量減價跌的現象,總出口量為717萬 t,同比減少5.10%。出口平均價格為每t 965美元,同比減少16.46%,出口總金額為69億美元,同比減少20.72%。造成蔬菜出口價格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蔬菜出口附加值低,市場集中度高,壓價嚴重。中國出口的蔬菜主要以初加工產品為主,且品種較為單一,價值較高的干蔬菜、蔬菜制品、蔬菜飲料等產品所占比重較低[2]。
由于我國果蔬產品深加工水平不高,水果損失率達30﹪,而蔬菜損失率高達40% ~50%,因此,烘干技術作為減少損失,提高果蔬品質的重要手段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我國當前果蔬烘干技術發展和產品質量存在的問題,既影響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也制約了我國果蔬產業的發展,面對入世后果蔬銷售方面的嚴峻形勢,提高我國果蔬產后的加工能力和技術水平迫在眉睫。因此,制定能與國際接軌的果蔬烘干機作業質量技術規范,是發展果蔬產業,提高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2 烘干設備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果蔬烘干技術在近些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已開發、應用的通用干燥裝備有100 種左右,烘干方式有熱風干燥、微波干燥,還有最新型的熱泵干燥等[3],廣泛開發應用了盤式干燥機、隧道干燥機、帶式干燥機、噴霧干燥機、滾筒干燥機、冷凍干燥機、滲透壓脫水機、流化床干燥機和聲、光、磁組合干燥機等等。
但是,我國果蔬烘干裝備的研究與開發起步較晚,在發展的過程中積存了一些問題,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主要表現為:烘干裝備控制技術基礎研究進程緩慢;低檔次機具多、高性能機具少,規模益差;區域之間果蔬烘干裝備技術發展不平衡,南方地區果蔬烘干裝備投入明顯高于其他地區,裝備的總量和結構均呈現南高北低的不合理狀況地區差異明顯[4]。
現在,我國的果蔬烘干機主要的烘干熱源以柴油、電、煤為主,能量消耗都比較高,除電加熱外,都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如表1所示)[5],新型節能,綠色機卻是市場的一個空缺。如果及時建立果蔬烘干機作業質量評價體系,將烘干性能(脫水率或含水率)、能量(燃油、電力、燃煤等)消耗、果蔬損傷率、安全指標、烘干量做為考察果蔬烘干設備作業性能的技術指標,就能很大程度的改變現在老套機器占領市場的現狀,對規范烘干裝備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促進果蔬生產的規模化和效益化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3 果蔬烘干機購置補貼狀況
從2008年開始,果蔬烘干機就進入了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到2012年全國共有16個省份將果蔬烘干機納入了農機購置補貼目錄,泉州得力農林機械有限公司、江西信豐綠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宜昌市新豐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等二十家企業的果蔬烘干機進入了補貼產品目錄,加快了我國果蔬加工產業的發展,
但是,由于果蔬烘干設備的產品型號、作業對象、作業質量等由各個企業自行制定標準。由于沒有統一的產品質量標準,各個省對果蔬烘干機的分檔標準也不同(如表2所示),難以對各種類型的果蔬烘干機進行統一分類,也難以評價作業質量的優劣,不利于國家惠農政策的實施,甚至給農民帶來損失。
4 果蔬烘干機作業質量評價體系指標的確立
我國果蔬烘干設備的技術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制定質量評價體系的指標應充分考慮我國現有的果蔬產品地域特色、生產條件、技術力量、機器功能及農業生產和對外貿易的需求,以起到提高產品質量、維護貿易公平,促進貿易合作,保護消費者利益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滿足生產者、使用者、科研單位及農業部門依法行政的需求。
果蔬烘干機作業質量評價體系主要技術內容應包括:制定果蔬烘干機的適應范圍、術語、型號編制規制、作業質量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適應性和可靠性評價方法和檢驗規則。規范制定后,能進一步推動我國果蔬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果蔬烘干裝備企業的合理布局和規范生產,強化農機產品的質量管理,提高果蔬烘干機產品質量、作業質量水平,保障農機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提高果蔬產品商業化進程和果業生產的發展,保障農機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中國情報網.2012年中國水果進出口面臨問題分析[EB/OL].[2013-2-22]http://www.askci.com
[2]李崇光,章勝勇,肖小勇. 2012年我國蔬菜出口貿易形勢與問題[J].中國蔬菜,2013,(11):1-4.
[3]沈衛強.果蔬干燥新技術及應用前景[J].農機化研究.2009,(12):236-238.
[4]陳震,李長友,徐鳳英.我國果蔬烘干裝備技術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 農機化研究.2010,(5):204-206.
[5]熱泵烘干機在果蔬烘干中的應用[EB/OL] .[2013-03-25] www.gzjoho.c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