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方


摘 要 通過分析習水縣的氣候特點與有機高粱生長發育所需的氣象要素的關系,對提高有機高粱在習水的種植和豐產作出了論證。
關鍵詞 氣候特點;有機高粱;生長發育;貴州省習水縣
中圖分類號:S51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5-0-02
貴州省習水縣位于貴州北部,屬大婁山山脈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延伸地帶。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3.1℃,年平均降雨量1 102.7 mm,縣境內最高海拔1 872 m,最低海拔275 m。習水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大縣,全縣面積約3 128 km2。
近年來,習水縣政府大力調整本縣的農業產業結構,以增加農民收入,通過招商引資渠道引進企業入駐習水,致力發展訂單式種植,采取公司+農戶的方式,在半高山地區大力發展有機高粱。充分調動當地農民種植有機高粱的積極性,消除農民賣糧難的問題。
1 有機高粱生長發育的氣候條件
1.1 習水縣有機高粱種植的地理條件
習水縣的半高山地區(海拔高度在750~1 200 m左右),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土多田少,加之用水困難,大部分地區都是“望天水”田,屬半干旱地區,人們在此只能種植耐旱作物,如有機高粱和玉米等作物,近年來,分析研究了該縣半高山地區的氣候條件與有機高粱的種植關系,得出一些科研成果。
1.2 人工種植有機高粱實驗基地及品種的選擇
選擇習水縣東皇鎮的圖書村作為實驗基地,該基地的海拔高度在1 135 m,屬半高山地區,向陽,砂質土壤,土地肥力中上等;采用的氣象要素與之相距1 000 m左右,海拔高度為1 180.2 m的氣象測站的資料進行分析。
有機高粱品種選紅纓子,該品種屬糯性中桿中熟常規種,春播時的生育期130 d左右,較易脫粒,抗病、抗旱能力較強。
2 氣象條件分析
2.1 溫度
有機高粱種子發芽所需的最低溫度為5~7℃,因此播種期我們選在3月中旬,當地的氣溫與地溫均≥5.0℃時開始播種,研究表明:測站5 cm地溫穩定通過5.0℃的時間為3月中旬,穩定通過10.0℃的時間為3月下旬,穩定通過12.0℃的時間為4月中旬。
有機高粱從播種開始,隨著地溫和氣溫的升高,出苗率增大,到4月中旬,氣溫已穩定通過12.0℃時,有機高粱已長出5~7葉,而此時時宜于有機高粱的大田移栽。
從拔節至抽穗期為有機高粱生長的旺盛時期,此時已到5月中下旬,氣溫﹥20℃;而從7月上中旬開始,已是有機高粱從開花至成熟期階段,這時對溫度要求比較高,而當地的氣溫均﹥25℃,這對有機高粱的豐產起到關鍵性作用,但要防止高溫和伏旱天氣。
2.2 降水
有機高粱是一種喜溫耐早的作物,從生育期到拔節期間(4月中旬-5月中旬)需水量較少;而在拔節到開花前期(5月中旬-7月中下旬)和灌漿期需水量較大,因此降水量的多少對提高畝產起關鍵作用之一,否則將導致籽粒產量下降。而東皇鎮從3月中下旬到9月中旬累計降雨量為768.5 mm。這對于降水較充足的半干旱地區種植有機高粱,從水資源總量上來說,正常年份當地的降水可以基本滿足有機高粱生長需要的水分。2012年,由于降水較多,實驗基地的有機高粱生長較好并獲得了較高的產量。
但是當地各季的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勻,各年總降水量變化差異較大。因而在特定的年份或者生育階段, 需水量與降水量不均衡時,將會出現不可預測的階段性干旱威脅,需要適量補充灌溉,見圖2。
2.3光照
有機高粱屬喜光作物,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條件。特別是后期光照不足,將直接影響質量和產量。因此,除了氣象條件的影響外,大家在耕種前要充分利用地理條件,選擇向陽地種植。
3 結語
(1)根據習水縣的氣候特點,應選擇適宜的品種,且產量高、品質好的有機高梁進行種植。春季應防春旱和“倒春寒”給有機紅粱帶來的不良影響。
(2)防止由于降水時空分布不均造成有機高粱階段性干旱從而帶來的產量降低,適時適量進行節水灌溉,可明顯提高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3)在夏季有機高梁應防范伏旱,特別是在生長拔節和灌漿期不可缺少水份,應增加人工增雨和加強山塘水庫的蓄水能力。
(4)要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合理密植,增加有機高梁的產量。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