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海+鄭宏艷
我們注意到:時下有的學生,無饑寒之慮,而往往養尊處優;有足夠的呵護,還時時得隴望蜀。物質生活攀比,學習卻缺少動力……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缺失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前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流沙河的詩,多么悅耳鏗鏘、激越洪亮。小樹的向上,在于向往陽光;燕子飛越萬水千山,是為了追尋春光;人的奮斗,也是因為有夢想。毫無疑問,理想就是強大動力。
但是,理想要從小樹立。甘羅十二為上卿,從小發憤;宗愨戰場立功名,少小立志“乘長風”;司馬光垂名后世,亦在少小苦學功;愛迪生從小愛發明……從小立志功成名就者,比比皆是。
去年,我(本文第一作者)在二年級的讀書交流會上,了解到:一個男孩居然讀少年版的《三國演義》了,我將信將疑,便問:“小小年紀,能看三國了——你知道書中有什么人物?”“有劉備,我長大要當劉備!”他竟激動地舉起了右手。我大為驚異:“好啊,真有志氣!那就要努力實現你的理想。”他點點頭,眸子里在放光;我也連連點頭,并大加贊賞。他顯然愈發振奮,此后,更加勤勉刻苦了。
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小時候,有一回,爺爺剛聽完廣播,就激勵我說:“好好學習,將來上中央。”現在看來無疑是笑談了——我畢竟連芝麻大的官也沒當嘛。后來,一位八旬的老人又說我將來能當教員。但當時,我卻覺得有一股勁兒:開始跟爺爺學毛筆字,學習成績嘛,從小學到中學都要拿第一。我一直酷愛讀書,借書、買書、訂刊物讀,當上了民辦教師,1978年恢復高考以鄉里第一的成績進了錄取線,卻因所謂心臟一級雜音未被錄取。失望——也耿耿于懷,不甘沉淪,兩年后又復習,考取師范專業。這,也有當初的心理暗示種下理想種子的緣故吧。其后,在中學教書時,又有人喊我“大教授”,便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教授也是人當的。于是,大專刊授完畢,又自考,但又因變故而中輟。好在嗜書依舊,晉了副高,真的領了相當于副教授的薪俸了。小時的——哪怕是朦朧的夢想,以及后來的職業理想,都在起作用。
“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 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蔭。(流沙河語)”放飛希望,就可見蝶舞花叢、鷹翔碧空。生命的旅途中,既有花草的芬芳,也有荊棘叢生、縱橫溝壑、驚濤駭浪。但是,玄奘取經、麥哲倫航海,雖有千難萬險,也能勇往直前。只要有堅定信念、美好理想,你就會奮然前行。
理想要從小播種,才能生根、發芽、成長。講故事,激勵讀書,活動中教育,隨機引領……只要我們能做理想的播種人,并悉心呵護,那么,就可見泥沼里的荷花吐艷,池塘邊的翠竹亭亭;就會有大漠中的綠意盎然,田野上稻色燦爛的憧憬……放飛希望,播種理想,就會有芬芳桃李、舞燕飛鷹。
(吉林省蛟河市漂河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