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自2010年6月1日起在新疆率先啟動,2010年12月1日,試點擴大到內蒙古、甘肅、四川、青海、貴州、寧夏等12個西部省區。改革的內容主要是將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過去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
然而,占據國內能源消耗70%的煤炭,卻在改革中缺席煤炭資源稅依然沿用從量計征。煤炭資源屬于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應該采取合理開采、節省使用的原則。
從量計征是定額征收,它是按照資源的開采量,以數量確定一個稅額進行計算,稅額=數量×單位稅額;從價計征是定率征收,是按照資源銷售的價格、按照一個比率(如5%)來進行計算,稅額=金額×稅率。主要區別在于,“從價計征”反映煤炭價格變動,有利于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過度依賴煤炭的局面;“從量計征”最大的局限在于沒有考慮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浪費和對環境的破壞成本,也不能反映資源的稀缺性和資源價格的變動。
目前,絕大多數國家特別是市場經濟國家與礦業有關的稅費,概括起來主要有:權利金、資源超額利潤稅、礦產權租金和資源耗竭補貼。目前,除美國外,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重要的礦產生產國都有這種耗竭補貼制度。
國際市場上,出于保護礦產資源的需要,提高資源品的稅負似乎已成為全球普遍實施的手段。2011年6月澳大利亞政府公布了醞釀已久的礦產資源稅改革草案,草案提議對澳大利亞境內鐵礦和煤礦所產生的利潤,征收30%的稅。
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資源稅制,其稅制由各州地方政府自行制定,這使得地方政府能夠根據當地資源消耗的實際情況,自主選定稅率,取得合理收入。例如開采稅是對自然資源開采征收的稅種,目前美國已有38個州開征開采稅,各州能夠根據各自的情況合理開發資源,使對自然資源開采保持在一個理性的范圍內,主要征收對象是對銷售給本州以外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征稅。
俄羅斯資源稅征收范圍廣,將土地、森林、草原、灘涂、海洋和淡水等自然資源都列入資源稅征收范圍,同時做到“專款專用”。俄羅斯實行中央稅,在2002年前征收的水資源稅有60%左右入國庫,其余40%-50%歸屬地方政府;2002年后水資源稅則全部上繳中央財政。俄羅斯資源稅采用的是從量稅與從價稅相結合的辦法。
巴西資源稅采取從價征收。巴西礦山企業綜合稅費負擔水平約在10%-15%,同時,礦產品進口關稅稅率在3%-9%之間,礦石多為5%,其他礦產品多為7%。巴西資源稅同樣也是專款專用。巴西資源稅采用中央稅,巴西聯邦、州、地方3級政府分別設置了3套稅務機構,各自征收并管理劃歸本級政府的各項稅收,各級稅務機構均按稅源分布與便于征管的原則設置,不受行政區劃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