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藍瑞榮(1977-),男,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廣東 東莞/52396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度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30301004)。摘要:該文從采用模塊化教學、“承包式”體驗和教學做一體化等方面,積極探索如何把“協同創新”理念有效運用到高職語文教學中,提高高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遷移和內化高職教育對學生的職業文化、職業素養、職業道德、職業技能等的培養和熏陶,促進學生語文素質養成和語文能力養成,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從業能力。
關鍵詞:協同創新;高職語文;模塊化;承包式;教學做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7-0072-02高等職業教育應堅持以提高質量、促進就業、服務發展為導向,培養符合未來職業需求的高素質職業人才。高職語文是高等職業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在高職人才素質培養與職業能力培養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如何把“協同創新”理念有效運用到高職語文教學中來,提高高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遷移和內化高職教育對學生的職業文化、職業素養、職業道德、職業技能等的培養和熏陶,成為當前高職語文教學中一個值得深入研究和不斷探索的課題。
“協同創新”是指創新資源和要素有效匯聚,通過突破創新主體間的壁壘,充分釋放彼此間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活力而實現深度合作的新組織方式。2011年4月24日,胡錦濤同志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上發表重要講話,緊扣“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這一核心問題,提出“推動協同創新”的要求。當年,教育部、財政部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高度,出臺《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正式啟動“2011計劃”,其工作重點是健全“協同創新”機制,推動高等學校內涵式發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協同創新要求組織內部各獨立的創新主體擁有共同的目標、內在動力、直接溝通、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資源平臺,進行多方位交流,多樣化協作。本文從采用模塊化教學、“承包式”體驗和教學做一體化等方面,積極探索運用“協同創新”理念提高高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模塊化教學
模塊化教學法(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簡稱MES),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出來的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以崗位任務為依據確定模塊,以從事某種職業的實際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為主線,可稱之為“任務模塊”。筆者認為,借鑒“協同創新”理念,根據不同職業崗位群或技術領域的職業能力需要,將高職語文課程進行模塊化教學,有助于促進知識之間、知識與技能之間的聯系,有助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語文應用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培養,增強就業能力和從業能力。(一)高職語文課程教學模塊
在模塊化思想的指導下,注重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筆者根據實際情況,將高職語文課程分解為以下模塊:(1)經典導讀模塊:講解經典名作,傳承傳統文化,陶冶道德情操,提升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2)口語交際模塊:突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進行普通話訓練、職業口語訓練和會話能力訓練等,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3)應用寫作模塊:常用應用文書寫作指導,注重應用,強調技能培養,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4)綜合閱讀模塊:綜合閱讀訓練,內容涵蓋社會、自然、科學、歷史、人生等各個方面。采取“閱讀—鏈接—交流—評價”四個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篩選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擴大知識面,培育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高職語文課程模塊教學法的實施
教師應對課程的主體模塊、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等內容徹底地講解透徹,明確目標,案例教學,優化教學過程,激發興趣。提出要求,指導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學生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實際應用,分組討論,學生代表講解分析,互動模式。課堂上未安排的教學內容,設置成問題,由學生科泰思考和查閱資料,讓學生獨立出來,注重語文能力的培養。
二、“承包式”體驗
“承包式”體驗是筆者抓住企業通過“服務外包”形式,把本單位中有關活動外包給能做好這些事情的專業組織這一做法。以學院名義承包外單位的一些“辦會”活動,也包括學院內的大中小型會議活動。
筆者在講授應用文寫作中,強調學生要掌握好“三辦”,即“辦文、辦事和辦會”。而落實到課程內容上,主要是辦文和辦會。現就以會議通知的寫作為例,把學院關于召開優秀教師表彰大會“承包”下來,讓學生進行組織、策劃。
首先,筆者把課堂搬到學院會議室。在會議室傳達學院關于組織召開優秀教師表彰大會的有關事項轉告學生,希望學生能從學院的高度明確召開此次會議的目的、意義、程序、參加人員、時間以及后續的報道等注意事項,并對此次會議進行任務分解:設置策劃組,負責會議通知的撰寫、參會人員的通知;設置會務組,負責會議室的布置;設置后勤保障組,負責燈光、茶水以及獎品購置等;設置禮儀組,負責接待及頒獎過程中的獎品分發等;設置報道組,負責會議主要人員講話稿的撰寫和會后的報道。讓同學根據任務自行分組,確保每位同學都有任務。
其次,根據任務,請小組召開會議,確定組長人選,以便承擔責任。用責任驅使學生能高度重視自己從事的工作。組長召集大家圍繞所選任務開始進行任務分解。特別是每個小組的任務,以及由任務涉及到的文本寫作,都必須讓學生心中有數,最后組長決策。
再次,在這個過程中,筆者對整個“辦會”流程進行梳理,請各組長匯報本組工作開展進程,回答筆者所設置的關鍵點。當發現同學們能解決本章節教學重點、難點之后,本次授課基本結束。最后,就是檢查學生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筆者基本上在第二堂課把話語權交給同學,由他們分享自己承擔工作的一些體驗和暢想。
三、教學做一體化
教學做一體化,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打破了理論、實驗和實訓課的界限,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融于一體,教學環節相對集中,重點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把課堂環境轉為仿真環境、網絡環境、企業環境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做一體,還須依托項目來完成。筆者試著以對東莞水鄉經濟區社區文化建設開展一次調查為例,進行一次教學做一體的課堂演練。
·教學教法·如何運用“協同創新”理念提高高職語文教學有效性首先,確定調查項目,即對東莞水鄉經濟區社區文化建設進行調查,將調查范圍及重點進行講解,然后交由學生自己處理,包括信息的收集,題目的設計,調查的開展以及最終統計分析,都由學生自己負責,最終要形成一份調查報告,以反映東莞水鄉經濟區社區文化建設現狀,存在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思路。寫作時為一個月。
其次,按照筆者上課慣例,首先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制定寫作計劃,并根據任務進行分工,明確開展調查研究的一些基本要領和寫作知識點。筆者在授課中還就學生的寫作計劃進行指導,讓每個計劃責任到人,步驟科學合理,措施切實可行,特別是對問卷的設置以及最后的歸納統計,小組的討論分析以及最后觀點的提煉。
再次,各小組開始根據計劃開展工作,在此期間,筆者主要是對問卷的調查進行指導,如針對東莞水鄉經濟區社區文化建設的調查,關鍵詞是東莞水鄉經濟區和社區文化,如何有效的開展問卷,首先是必須選擇合適的調查人群,根據這些人群可以用不同的渠道開展問卷,比如可以開展網上調查、進入社區走訪,然后進行統計分析,討論提煉觀點。
最后,還要對調查報告進行評價,可以采用小組、自我與教師評價,讓小組組長介紹本組調查報告的內容與調查經過。而其他學生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評價:調查報告寫作的知識、調查過程與人溝通的技能、調查者自身素質、調查中團隊合作精神、思想收獲等。各族之間相互點評,發現對方的優點再加以學習。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協同創新”理念對指導教師探索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在各個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問題轉化能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追求自我發展有很大幫助。通過書本知識點的協同,實現模塊化教學;通過與企業在辦會上的協同,實現“承包式”體驗;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協同,達到教學做一體。而“協同創新”在理念的高度又促成教師從傳統的關注“教”徹底向關注學生的“學”轉變,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從而提高高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楊文豐.現代應用文書寫作[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潘菊素.實踐教學三課堂聯動培養高技能人才[J].中國高教研究,2008(5).
[3]應金萍.論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及作用[J].中國高教研究,2005(2).
[4]俞仲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踐教學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5]朱敏紅.高等實踐教學體系結構研究[J].職教論壇,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