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平
2012年的夏天特別熱,才5月初,學校給各個教室安裝的空調便開足馬力運轉起來了,學生也進入了高考前的最后沖刺階段。在這種幾乎凝滯的空氣中,作為班主任的我,時刻留意著學生的情緒變化,發現有的人摩拳擦掌,有的人躍躍欲試,有的人惴惴不安,也有的人心事重重。這是我的第一次高三畢業班的經歷,對自己而言,這一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雖然已經不是自己在沖鋒陷陣了,而是第一次作為一個“統帥”在指揮“千軍萬馬”,壓力不小卻責任重大。
雖然在“百日誓師”大會上也向學生下了“軍令狀”,但我自己的內心也還是有些忐忑不安的。從“一?!焙汀岸!钡慕y測成績看,自己班與平行班級相比都處于相對劣勢,想要“逆襲”成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為此,我在考前就在“軍心”的營造方面下功夫。恰好,那個時候一本暢銷書《明朝那些事兒》給了我靈感。
當年明月(該書作者)在“最后的名將——藍玉”這一章節中分析了什么樣的軍隊才有戰斗力的話題。作者認為,“強大的軍隊不但有統一的指揮系統,裝備精良,而且士氣高漲,有氣勢、有沖勁,他們不畏懼任何敵人。”但在作者看來,“這樣的軍隊與最強大的軍隊相比,他們還缺少一種素質。這種素質就是沉默,最強大的軍隊是一支沉默的軍隊。”
在這里,我們不要誤解“沉默”的意思。所謂的沉默不是指大家都是啞巴不說話,而是“指揮官站在高地上對他的十五萬大軍訓話,這十五萬軍隊漫山遍野,黑壓壓的占滿了山谷、平地。他們不同相貌、不同民族、不同地方、不同習好,卻擠在同一片地方,聽著同一個聲音,看著同一個方向,鴉雀無聲?!边@是何等的威武之師,擠在同一片地方意味著我們彼此都是戰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聽著同一個聲音意味著一切行動聽指揮,令行禁止;看著同一個方向意味著我們同仇敵愾,為了共同的目標而戰斗。因此,這里的沉默包含著三層意思,即:團結、紀律、目標。
班級,雖不是軍隊,但多少也有軍隊的影子。試想,一個班級有目標、重紀律、講團結,其戰斗力不言而喻;而一個班級目標缺失、紀律不明、一盤散沙則容易成為烏合之眾,戰斗力是極其低下的。不少有帶高三畢業班經驗的老師會發現,考前的最后一個多月,不少學生會進入“高原期”,出現學不進、低效率、易浮躁等問題。表現在行為上則會出現學生自己認為的“理所當然”的“違紀”問題。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平時考試成績較好的班級出現最后“滑鐵盧”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高考前的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就著重解決上述容易出現的三方面問題,做到軟硬兼施、剛柔并濟。首先是不斷強化學生及班級的整體目標意識。通過個別及小組交流、班團活動等形式,讓學生牢記使命、腳踏實地;其次是對個別出現的“違紀”苗頭進行嚴厲整治,爭取扼殺在萌芽狀態之 中。比如,不少學校都有“跑操”,有些學生這時開始偷懶不穿校服跑操,甚至借故不跑,那就得像治理“戚家軍”一樣進行嚴厲整頓,讓學生明白,只要一天身在校園,一天都得遵守校紀校規。也要讓學生明白,即使要畢業了,班主任也不會在紀律方面放任自流;再次,也要加強人文關懷。一個團結友愛的班級會讓學生感到如家般的溫暖和親切,才會身心愉悅。在教室晚自習有蚊子的時候,我會點燃蚊香;去寢室查寢的時候我會帶上些水果。記憶深刻的是距離高考剩下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由于天氣更加炎熱了,我自掏腰包,從批發市場買了西瓜。每個寢室先分好,剩下的放在教室里,每個晚自習前同學們都到齊了一起吃西瓜。頓時,教室里瓜味飄香,大家心里都涼涼的,甜甜的。當然,衛生和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到位。
高考,是學生的重要人生轉折點。要讓學生走好這一步,需要我們有責任心、有勇氣,當然,也需要我們有智慧。事實證明,我班“逆襲”還真的成功了。
(作者單位:浙江桐廬中學)
高考,是基礎教育的終點,卻是學生成年人生之路的起點。想明白這一點,心態會輕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