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耀文
(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廣東珠海 519000)
探索科技對飛行安全的意義
付耀文
(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廣東珠海 519000)
隨著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航空運輸業也得到迅猛發展。與此同時,航空事故也頻頻發生,使得人們對于飛行的安全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近幾年來,飛行安全事故更是對航空公司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因此,只有確保擁有高效、穩定、安全的空中交通環境,且合理的飛行控制技術,才能有效確保飛行的安全,從而使航空科技穩健發展。對此,本文主要針對科技對飛行安全的意義進行了詳細探索,從而為飛行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
科技 飛行安全 意義
近幾年來,航空事故頻頻發生,尤其是近期的馬航MH370事件,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飛行安全也引起了眾多人士的高度關注。因此,建立高效、穩定、安全的空中交通環境已成為當前的重要工作任務。所以,探討科技對飛行安全意義更為航空安全提供了有效依據。
航空器的誕生經歷了長期的發展歷程。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一種名為木鳶的飛行器,它是一種以竹、木等材料制成的類似于鳥類形狀的機器。直至風箏的出現,為現代飛行器的誕生和發展提供了諸多空氣動力學經驗,并成為固定翼升力方式的典型代表。而火藥的發明為火箭的誕生提供了有效保障,火藥燃燒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通過尾部噴射出去, 給予后方空氣一個作用力,空氣同時也會給燃氣及火箭一個等大反向的作用力,正是憑借這個力的作用,推動了火箭的升空和飛行。這一基本原理為現代火箭和現代噴氣式飛機的出現奠下基礎。明朝后期,國外的航空事業開始發展,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小鷹鎮,第一架固定翼飛機試飛成功,為人類航空史上記下濃厚的一筆,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萊特兄弟駕駛他們自行研制的“飛行者一號”實現了人類史上首次重于空氣的航空器持續且受控的有動力飛行,為飛機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人類航空事業的巨大進步。同時會飛行的機器也迅速在各個國家掀起熱潮,關于航空領域范圍內的理論研究也得到了迅猛發展。1914年,世界第一條定期民用航線正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開通,標志著人類航空事業的發展新道路。由于飛機的應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成為飛機發展的催化劑,也產生出不同種類的飛機,對戰爭的結局產生了重要影響。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各式各樣的軍用飛機和民用飛機得到迅猛發展,又加之科技的進步,不同先進的制造技術和新型材料應用于飛機中,使得飛機能夠更快、更高的飛行,推動了航空事業的再次發展。而今,航空飛機已經擁有更加寬大的機身,以及更加舒適的環境,且座位也增加至800個左右,甚至更多,使得航空飛行更加安全和穩固。由此可見,航空飛機的發展是一個相當長久的歷程,而航空飛機的發展也為人類的科技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成為其發展的不竭動力之源。
影響飛行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從飛行員本身的技能以及飛行員的心理素質等,到環境的變化,如雷暴影響等,都能夠使飛行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首先是人為因素。飛行員心理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了飛行的安全。在飛行過程中,飛機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人很容易引起高空缺氧,從而使人變得思維緩慢、甚至喪失判斷力。只有不斷加強對飛行人員心理素質的不斷訓練,及時解決飛行人員的心理安全問題,才能確保飛行安全。其次是低空風切變的影響。由于不同的高度,天空中的云是按照不同的方向移動,甚至呈現出“墻狀”塵土,這便是風切所引起,對于航空飛行安全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在飛行的過程中,應及時避開這種低空風切變,比如通過觀測航空氣象,增強識別和預報的能力,或者加大探測能力,加強風切變情況下的飛行程序訓練,從而確保安全飛行。
從航空飛機的發展歷程來看,科技的發展對于飛行安全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不僅有利于加強對駕駛艙資源管理的培訓工作,同時還有助于提高飛行員技術的訓練和實際操作能力,確保飛行員綜合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得到有效增強。具體如下。
由于傳統的航空飛行自動控制系統,包括增穩和控制增穩系統,它們的功能僅能減輕飛行員的負擔,而目前已出現的介于數字式與模擬式之間的數模混合式自動駕駛儀,這種新的操作系統與機械裝置相聯,采用三余度技術和系統內部自檢測技術提高系統的可靠性,一旦飛機自動控制系統失靈,飛機仍能依靠常規操縱系統進行正常操縱。因此,飛行員在接觸這種新技術的過程中,會通過加強對新技術的實際操作能力,使自己的飛行技能得到有效增強,促進飛行員技術的不斷提高,從而確保飛行安全。
由于現行的航空工業系統是一種典型的計劃經濟體制,而當下的航空工業體系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科技發展的需求,傳統的航空體制缺乏相應的創新思想,直接制約航空事業的發展。因此,科技的發展對于民用航空事業來說,或者是對于軍用航空事業來說,都將是一場新的變革和創新之路。除此之外,整個航空體系的發展不僅要擁有雄厚的科技基礎,還要擁有優秀的管理和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推動航空事業的穩健發展。盡管,航空工業體系的革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在發展科技的過程中,將飛行事業得到逐步發展和革新,進而實現整個航空事業的市場化和民用化,從而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
綜上所述,掌握和了解飛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有針對性的進行科技革新, 對其影響安全飛行的因素進行避免,對于航空安全飛行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除此之外,還要嚴格遵守航空管理工作中的相關制度法規,充分認識到飛行安全的重要性,嚴于律己,提高航空安全管理效能,使行員技術的訓練和實際操作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從而確保飛機的飛行安全。
[1]舒明江.駕駛艙資源管理(CRM)對飛行安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45-49.
[2]王意.影響飛行安全的幾大因素[J].科技致富向導,2012,(12):69.
[3]張澤卿,薛斌.飛行控制與飛機發展[J].安徽科技,2014,(3):54-55.